先探/減資股的華麗轉身
臺股上市櫃公司大吹減資風,特別是國巨集團的現金減資示範效應,讓這個族羣關注度直線上升,還有哪些進行減資的公司值得留意,各界緊盯。
【文/謝易軒】
農曆年開紅盤才一個多月,就已經約有十家公司宣佈減資,有的是藉「減資」打掉累積虧損,有的則是將資本以現金方式退還股東,這波減資熱潮背後,大股東盤算爲何?對各家公司後續股價如何影響?而是否能從中找到有機會的標的?值得深入探討。
顧名思義,減資就是減少資本額,目前市場上主要分爲三種,第一種是實施庫藏股後註銷股本,這種情況是公司在實施庫藏股之後把從市場買回的股票註銷藉以將股本縮減,是一種很常見的方法,且這種減資效果對股價的影響比較溫和,資本額的減少通常在兩成以內。
現金減資取代現金股利
第二則是嚴重虧損的公司,藉減資打掉累積虧損,一般而言,對施行這種減資的公司而言,情況是不得已的,因爲這等於是經營者承認經營不善,藉由減資讓公司一切重來,減資後股東的持股數會因而減少,但每股價值會拉高,雖然表面上看來沒有損失,不過通常走到這一步,意味着公司營運風險加劇,因此,一般來說如果產業情況、營運策略沒有很大改變,減資後掛牌的股價還是會再走跌,過去的華亞科、茂矽、茂德、力晶與今年的旺宏都屬這類型。
而最後一種則是公司將資本以現金方式退還股東,也就是俗稱的現金減資,公司將手頭多餘的現金退還給股東,藉此讓公司股本降低,而股東可以拿到一筆盈餘配發的股息,再外加一筆現金減資發還的金額,因此對股價通常帶來正面幫助。
特別是,過去幾年股利補充保費上路帶來的影響,爲避免股東遭課徵補充保費,更多的上市櫃公司開始思索以現金減資取代現金股利,而在會計解釋上,現金減資屬於原股東拿回投資股款,自然就沒有課稅與補充保費的問題,一來一往間,股東可拿到的現金就比拿現金股利多出超過兩成。
讓籌碼趨於集中
實際分析,進行現金減資的公司,有可能意味着未來營運發展有限,不需要額外的資金;但若正面地想,有能力現金減資的公司,多數應該屬於財務健全者,辦理現金減資至少得帳上擁有充裕、甚至浮濫的約當現金部位,且沒有短期內需要支付的流動負債或資本投資。
加上就籌碼面而言,減資也有利於讓籌碼趨於集中,且在股本減少的情況下每股純益跟着順勢提高,也對市場評價本益比帶來正面幫助,只要現金減資的幅度適當,以至於公司保留資金仍足以支應營運發展,往往現金減資後對股價會有層面上的正向影響。(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92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