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查理!「魯蛇幫幫主」查理布朗的寂寞與哀愁

▲查理布朗史努比,今年底要在大銀幕上跟大家見面。(圖/翻攝自電影《史努比》預告片畫面)

記者朱錦華特稿

有些記憶不該被遺忘,有些記憶想忘卻忘不了。有些記憶,本來忘了, 卻被重新喚醒,而且是透過一種讓人不愉快的方式;例如從上週三起佔據媒體大量版面巴黎《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 辦公室血案

血案震驚全球。引發數百萬計支持言論自由的人站出來,自稱:「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表達對《查理週刊》的力挺。

《查理週刊》的名稱借用自姊妹刊物《查理月刊》(Charlie Mensuel);而《查理月刊》名稱的由來,是因爲他們長期、大量的刊登《花生漫畫》(Peanuts),因此雜誌名稱乾脆取自《花生漫畫》的男主角查理布朗名字,並藉此向他致敬。

結果,「正港查理」:查理布朗就這樣身不由己的跟諷刺漫畫、反恐、言論自由等一堆撈什子的事情牽扯上了。

事實上,查理布朗本尊一向都不是激進的人,也絕少談及政治議題。他的世界裡幾乎沒有大人。他永遠都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儘管,他「出道」迄今已經65年。

查爾斯舒茲(Charles Schulz)創作的《花生漫畫》在1950年10月2日首度亮相,最先在美國9家報紙開始連載,之後才逐漸走紅,成爲史上影響力最大的漫畫之一。

本質上,《花生漫畫》是「療愈系漫畫」的先驅。男主角查理布朗有相當強烈的作者自傳色彩(舒茲本人也叫查理)。在舒茲的定義裡, 查理布是一個Born Loser(天生魯蛇)。 他平庸、害羞、悲觀、缺乏自信及安全感、經常受挫。

偏偏,他們家卻擁有一頭既聰明又自負的米格魯(Beagle)史努比(查理布朗名言:我爲什麼不能跟別人一樣擁有一隻平凡的狗?),以及一個愛言語霸凌他的朋友露西(Lucy)。所幸, 最後他總是能夠熬過來。

在唯「贏」是問、崇尚強者的美國資本主義社會裡,《花生漫畫》療愈了很多人不快樂的童年,「魯蛇幫幫主」查理布朗也成了全美知名的 Icon。

不過,時間、文化和地域性差異可以改變很多事情。《花生漫畫》到了臺灣,在受歡迎程度上遠輸給日系的《哆拉A夢》及《海賊王》。而粉絲羣裡也出現女遠多於男的現象。

當臺灣要舉行《花生漫畫》問世65週年紀念展時、當巴黎爆發《查理週刊》喋血案,讓查理布朗再度成新聞焦點時,臺媒對查理布朗的不瞭解、誤解和曲解, 就紛紛出爐了。

包括《蘋果日報》和65週年紀念展的展覽文宣在內, 都把《花生漫畫》說成是《史努比漫畫》。事實上,史努比(Snoopy)本來只是《花生漫畫》裡的寵物犬,牠的出現,本來只是爲了對照男主角查理布朗。但是這隻米格魯太可愛、太迷人了,結果造成「妹仔大過主人頭」(主僕易位)、狗比人更紅。年經一輩中,許多人只知史努比,卻不識查理布朗與《花生漫畫》。

一家電影公司預定在2015年11月推出3D版的《花生電影》(The Peanuts Movie),臺灣的譯名卻是《史努比》。意思是說:史努比就等於《花生漫畫/電影》,查理布朗又被晾到一邊涼快了。

當TVBS報導這則新聞時,自作聰明的說:這是《花生漫畫》首度躍上大銀幕。事實上,《花生漫畫》早早就在大銀跟幕上亮過相了。最早一部是1969年的《一個叫查理布朗的男孩》(A Boy Named Charlie Brown),1972年又有一部《 史努比,回家吧》(Snoopy, Come Home!),電影長片前後共5部(至2015年)。至於專門電視上播映的特別版影片,更不知凡幾。

在臺灣,《花生漫畫》比煙花寂寞。而查理布朗,比誰都寂寞。因爲臺灣比誰都不喜歡「魯蛇」。更多影片請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