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如何陪伴父母老去呢? 心理師分享三方法

長者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諮商心理師張璇

對許多成年人來說,獨處有助於創造力和自我恢復,讓人得以調整心緒和靜下來思考,但對於子女經常不在身邊的銀髮族,或是獨身、已失去配偶的年長者而言,大量的獨處時光,往往更突顯生活的寂寥與冷清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臺灣有超過4萬6000多名的獨居老人,其中有將近1/5患有老年憂鬱症。即使不是獨居,家中尚有看護或其他親屬陪伴,與兒女保持聯繫,許多年長者仍經常覺得空虛寂寞覺得冷。

父母生病不適或需要陪同就醫時,通常子女都願意幫忙,但對於不時被要求回爸媽家拿食物、代購物品,或是修理家中器具、搬移傢俱……等,常不知如何迴應,分不清父母是真的需要協助,還是因爲不知如何驅遣寂寞或想引起注意而不斷找些事情給孩子做。

雖然獨居不一定會感到悽清或怏怏不樂,但因家人陪伴減少,而可能會自怨自艾或愈來愈自我封閉,其心理健康可能需要更多的關注。太過保持距離,可能彼此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長者示意圖。(圖/CFP)

如何幫助較容易感到孤寂落寞,或是感到不安的年長父母調適情緒?面對較固執、難溝通或依賴子女的銀髮父母,如何緩減自己的壓力?以下提供個人的三點建議:

1. 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被在乎的

不少個案友人告訴我,家中年邁父母的固執程度,實在令他們難以招架、身心俱疲。「我跟父親說過起牀下牀時不要太急,最好先側身再慢慢坐起來,他不聽,結果閃到腰了。提醒他冬天出門要戴帽子,他說那樣不好看,堅持不戴。忍不住碎念他太任性,唸完又很自責。」

也許沒辦法事事順應、滿足父母需要更多陪伴和照應的期待,但如果你愛他/她,不妨說出口讓他/她知道。

可能他/她的話題總是圍繞身體的種種不適、擔心,或充滿對生活、親友、共同居住的家屬,甚至是對外籍看護的抱怨,但偶爾花些時間聆聽他們說話、不那麼容易不耐煩,以語言或非語言表達「他/她的存在對你來說很重要」,都能傳遞愛與溫暖,減輕孤寂感。

▲長者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2. 適度設立界線,避免因關係緊密而被壓力擊垮

愈來愈多的銀髮族健康研究發現,經常與人互動活躍的年長者,活得較久、較開心,也較健康。有些熟齡長者積極上課、追求靈性成長、參加社團戶外活動,但也有不少照護者或家屬告訴我,他們想邀請家中長輩外出活動、多與人接觸,他們卻很抗拒,連市辦的日照中心或社區樂齡中心也不願意前往。

長輩較缺乏與外界連結的意願,究其因素,除了和本身人格特質有關──較害羞或不習慣麻煩他人,也常受到親子之間的鬆密程度(依附關係)影響。雖然不少銀髮族願意學習3C產品的使用,藉由網路生活排遣些許寂寞,但內心仍渴望能多與自己的兒女或孫輩互動(尤其長期與配偶關係不佳者或單親喪偶者)。

不只一次聽到個案說:「有時真的忙得不可開交,很難在周間的晚上回父母家,週休二日也想好好休息一下,但若拒絕了她/他,又會因爲她/他的不悅反應心裡很糾結,覺得自己好像很不孝。即使沒說甚麼,我也會很有罪惡感。」

也有不少中壯年子女經常得在上班時間接聽熟齡父母或看護的來電,長輩的過度關心、期待多一點相聚或不時溢於言表的哀怨與悲情常令子女備感壓力和難以承接過多的負面情緒。所以,即使是與至親家人,「適度設立界線」仍有其必要;若未拿捏好分際又不擅於運用資源,一旦長輩的身心健康狀況更加惡化,便可能因疲於照護而倒下。

適度拿捏分際,並不是情緒切割、冷漠無情,而是引導長輩培養新生活的適應能力,降低對子女精神上或生活上的依賴。

以個人例子來說,沒有其他兄弟姊妹的我,一直與獨居的母親保持良好連結;平時以line彼此關心,儘量每兩週一起吃頓飯或外出走走,讓她感受到並相信,當她遇到問題時我一定會在,並持續鼓勵原本習慣宅在家的母親有更多社會參與、對長照資源也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以便未來不時之需。

至親長輩內在的安全感獨立性增加了,便不致那麼容易感到孤單和對未來憂懼。

▲長者示意圖。(圖/CFP)

3. 提升長輩生活意義

許多熟齡長者雖然時感孤寂,也未失能或行動不便,卻不太願意參與社會活動,只喜歡待在家,除了對子女或家人較依賴,「在自己的家裡比較自在。」也是常常聽到的說法。

不敢踏出那一步,常是因爲低自尊,覺得自己甚麼都不如人,或受到「人老了,沒甚麼用」的想法囿限,而對於外界的人事物失去興趣,較無活力,內在充滿強烈的失落感空虛感,容易否定自己的價值

子女們須體恤、同理他們不停在面對各種分離及不斷消逝的一切,也愈來愈失去對生活的掌控感,心靈舞臺充滿無奈、無助的獨白。除了不時受到死亡與未知恐懼的襲擾,也覺得自己似乎不再被需要。

存在治療大師Frankl在其經典作品《活出意義來》中提到,人類生命的動力在於「尋出意義」;瞭解自己爲何而活,便能承受任何煎熬。哲學家尼采也說:「參透『爲何』,才能迎接『任何』。」

樂齡生活專家們認爲「培育動植物」和「擔任志工」對於使熟齡長者增加人生意義感大有助益,可使熟齡長者瞭解自己存在的無可取代、仍有能力照顧其他事務,較容易爲自己的存在負起責任和珍重自己。

也許周遭的一切都可能被剝奪,但心靈的自由和平靜卻誰也奪不走。

▲長者示意圖。(圖/CFP)

綜合以上,藉由生活中「愛的經驗」與「美感經驗」提升生活意義感、增進內在的安全感,有助於使父母以更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較冷清的熟齡生活。而子女也毋需將父母的快樂責任揹在自己身上,能做的,就是讓他們「感到被在乎」,和「與他們同在」。

即使有時心理壓力很大,還是可以試着不逃避或閃躲,量力而爲,與時而不安、的長輩保持連結。

縱然每位長輩的獨立性不太一樣,若對他們內在的「存在空虛」及「時而無助時而驚恐」有更多的理解和看見,或許更能鼓勵熟齡摯愛不因身體的退化或需要他人協助而自我否定、沮喪,爲生活創造新的意義和價值。

成年子女提早作些自我建設和適度設定心理界線也是必要的;樂觀面對新階段的挑戰,不被孝親思想箝制、學習兼顧彼此的需要,或許能更有耐心和穩靜地陪伴他們安然變老、一同走過身體機能變化和心境轉換的歷程。

※本文經授權轉自:愛長照【我們要如何陪伴父母老去呢?心理師分享三方法:表達在乎、設立界線、提升生命意義】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