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智能駕駛還有多遠?
智能駕駛商業化的時候,便是大規模普及的時候,也是我們真正進入智能駕駛時代的時候。
智能駕駛要想商業化,要走的路還很遙遠。從價值上看,智能駕駛的商業化價值很高,包括現在針對私人用戶的安全保障、出行效率、出行體驗、人車家等,以及針對商業用戶的降低駕駛疲勞、降低高速公路傷亡、降低能耗成本和提高車隊運輸效率等。
但是,要想實現智能駕駛的商業化,我們卻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大到目前所不能實現。
說是代價,還不如說是高階智能駕駛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二:
其一是技術,關鍵在於智能感知的瓶頸。目前,企業能用10%的投入與時間解決90%的自動駕駛問題,但剩下的10%長尾問題可能需要90%投入與時間才能解決。從L1-L5,不斷加大傳感器數量、感知精度、算力,這些問題的解決難度呈指數級增長。
其二是商業落地的難度。道路設施環境,道路交通優化,以及車輛成本太高,都不足以支持車輛的商業化。儘管無論是選擇激光雷達還是弱感知強視覺,還是選擇視經網絡還是PBT發展,最終是由市場來決定。但無論是選擇什麼樣的發展路線,以上都是無法繞開的困難。
簡而言之,目前關於智能駕駛所作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摸石頭過河,每一條道路都有可能在下一刻就摸索到盡頭。但這並非說努力無用,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基於現有的技術,以及對未來道路的不斷摸索,纔有可能找到一條最佳的發展路徑,從而促進智能駕駛的最終落地。
中國,絕對是世界上最適合智能駕駛商業化的國家之一。自2015年以來,全球消費者爲車內互聯服務更換汽車品牌的意願一直相當穩定,約爲40%,中國居首。
這意味着中國消費者對無人駕駛的認可程度比較高,準確地說,應該是中國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可接受程度更高。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中國作爲發展較晚但發展較快的國家,國內的汽車市場變動一直很快,消費者一直都處於“動盪”之中,因而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較高。其二,則是源自中國人“我全都要”的消費觀念。
毫無疑問,底層對智能駕駛的需求,將從最直接的層面上支撐起智能駕駛商業化的落地。但這不意味着智能駕駛就能夠在中國一帆風順,主要原因同樣有二:
其一是智能駕駛的商業化必然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目前,我國智能汽車相關法律政策完善速度正在加快,但現行產品管理政策法規基於傳統汽車制定,在測試示範、標準管理、產品准入、OTA升級等領域存在不足。需要明確的是,智能駕駛的安全責任主體仍是企業,政府的責任只是創造環境,並不是爲企業兜底。
由其一導出其二,就是智能駕駛在國內出現的衆多爭議事件。無論是國內的新勢力造車企業如蔚來、理想等,亦或者是外資企業特斯拉,均在國內出現過數量不一的爭議事件。在這些事件中,關於智能駕駛是否安全、可靠、合理等問題,自然就成爲了減慢智能駕駛落地的因素。
要想讓智能駕駛商業化,首先要解決前文提到的各種問題:政策、道路基建、智能駕駛技術、成本、用戶體驗和安全性等。
對此,循序漸進或許是最佳的辦法。自主泊車場景、高速公路等特定場景自動駕駛、以及自動駕駛出租車等手段,都能有效推動智能駕駛商業化。當然,這只是針對乘用車層面,對於商用車層面,其實也大體類似,不同的地方在於商用車對於能耗的需求會更高,因而會有所出入。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對於商用車特定場景自動化已經有一定成果。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資深首席專家吳鬆泉認爲,2021-2024年是中高級ICV產業化準備階段,自動駕駛技術將在2024年左右實現量產應用,其中落地場景根據道路交通複雜程度、配套設施完善程度在不同區域逐步展開,如干線物流等,單一場景無人駕駛將有望率先落地。而在2025-2030年,產業進一步發展,監管環境持續優化,商業模式不斷豐富和成熟,市場接受度會逐步提升。
簡單來說,根據專家預測,到2030年之前,能夠實現智能駕駛商業化的基本落地。屆時,智能駕駛大概率不能夠全面普及,但在某些特定場景已經能夠實現商業化,讓消費者從純粹的自我駕駛,過渡到部分智能駕駛中去。如此一來,既能夠逐步提高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讓消費者駕駛習慣做出改變,也能有更多的時間和資金去推動智能駕駛的最終實現。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