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到上班我就累?

最近你的工作還順利嗎?

如果要選出普通人一生中最荒誕的事情,那麼工作肯定能進入熱門候選。

因爲工作充滿悖論:

找不到工作時,總覺得天要塌了;找到工作後,才發現這下天真的塌了。

工作後雖然精神變得貧瘠,但是物質上也毫不充裕,可以說是出現了沒有贏家的局面。

我們既厭惡工作,又依然像餓狼似地找工作,窮兇極惡地找工作......

而且打工人很難被理解:

父母會說:“你們現在都坐辦公室吹空調,怎麼會累呢?”

甲方會說:“我們不就是想再改一點點,難道很麻煩嗎?”

領導會說:“我對你的期待是能把這個項目做到市場第一。”

工作讓週一不再是單純的週一,而成爲一週疲憊的開始:

每到週一我就累。

週一週一,精神宕機。

遲到、請假、離職,都想過了,最後還是艱難起牀,這就是我的週一。

週日晚上睡覺前忍不住打開手機查:週日晚上你是如何安慰自己週一要上班的?

工作能對個人身心健康帶來的消極影響實在是太多了。

世界上究竟存不存在讓人充滿成就感的工作?

爲什麼一到週一我就特別累?

爲什麼一上班我就煩?

我該如何與煩人的工作和諧相處?

如何減輕工作中的疲憊感?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作的那些事。

01

用輕體力運動減輕疲憊感

“爲什麼我們只是坐着就很累?”

不少人都聽過父母說這句話:“你們的工作是辦公室坐班,怎麼會累呢?”

不僅父母不理解當代年輕人的壓力,甚至有時候我們自己想想也覺得奇怪,是啊,爲什麼我們只是坐着就很累?

其實這是因爲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做了很多勞動。

工作不僅僅有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還有情緒勞動,

其中,情緒勞動是隱形的、極容易被人忽視的。

剋制憤怒、努力保持冷靜、煩躁不安、失望、失去理智......

當我們因爲工作中種種煩心事而出現負面情緒,並且開始自我消化、控制負面情緒時,

我們就是在做情緒勞動。

和體力勞動、腦力勞動一樣,情緒勞動也在消耗我們的精力和心力,

甚至這種看不見的勞動帶來的消耗比傳統勞動更甚,

比如,我們會覺得應付完一個難纏的客戶比寫了一上午文檔還要累。

即便大腦欺騙自己“沒事”“不累”“還行”“在哪兒不是這樣”,

但誠實的身體早早就做出了反應——我們感到疲憊。

因爲人的本能會抗拒重複、機械、毫無成就感的工作,

所以,當我們坐在工位上開始和無意義、挫敗感對抗時,

我們就開始了無盡的情緒勞動。

那麼,我們有辦法減輕這種疲憊感嗎?

答案是“有”,用輕體力運動來激活血清素!

研究表明,運動能夠促進血清素分泌,提振低落的心情。

血清素含量高,可以有效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爲什麼年輕人常說“上班太累了,想去搖奶茶”?

其實就是希望用輕體力勞動來代替繁重的腦力勞動和情緒勞動,從而減輕工作帶來的壓力。

對很多人而言,一頭腦熱辭職去“搖奶茶”並不現實,

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在現在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裡見縫插針加入很多動起來的環節,

充分促進血清素分泌。

去洗手間的路上,可以做一做伸展運動;

返回座位之前,去買一杯茶,養成少量多次、放鬆身體的好習慣;

少坐車,多走路,多溜達,腦子裡什麼也不想,充分休息大腦。

除了這些見縫插針的動起來外,運動本身也是調節情緒的好工具,

如果你恰好是一個不喜歡運動或者無法運動的人,

你還可以試試健步走,

哲學家西田幾多郎、史蒂夫·喬布斯就很熱衷於健步、散步。

健步走很簡單,只需稍稍加快一點散步速度,保持較高的心率,

堅持步行30分鐘,就能收穫良好的效果。

讓我們適時放空大腦,見縫插針地把運動融入工作之中吧。

多走走,相信你的狀態一定會大有改觀。

02

週一想要過得好

週末安排很重要

週一在年輕人心裡已經是宛如伏地魔的存在了:

“我們都知道它遲早會來,但沒有人願意提它的名字。一提它的名字,周圍的人就會瞬間面如土色,心如死灰。”

無論你上班多少年,無論你有多堅強,只要你還是一個打工人,都會被“週一”二字輕而易舉地擊倒

如何減輕週一的疲憊感和悲傷感?

週末的質量很重要。

週末過得不好,新的一週必定會很難熬,

策劃一個充滿收穫感的週末,能爲你的週一打下良好基礎。

“收穫感”並不意味着你一定要在週末去做什麼意義重大的事,

你只需要做那些讓自己感到充實和快樂的事。

做家務、電影、書、遊戲、散步、短途旅行、音樂節......

或者僅僅只是放空兩天。

找到那一件真正能讓你愉悅的事情,並且讓它成爲你的週末主旋律,

那麼,你就能恢復足夠的能量來應對週一。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放鬆很重要,但最好不要打亂生物鐘。

顛倒黑白的放鬆確實很吸引人,但這會造成人體生理節律紊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理節律”,人體內的所有細胞都要遵循生物鐘,

如果週末的節奏太亂,那麼週一的早晨我們就需要痛苦地調整工作狀態,

令本就“難過”的週一早晨雪上加霜。

03

跳出情緒框架想問題

來瞧瞧,以下場景有沒有對你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難纏的客戶週末發來信息了,兩眼一黑不知如何回覆;

項目很難推進,被老闆訓斥;

同期入職的同事項目進度非常好,獲得了升職加薪;

被老闆質疑能力不足,陷入自我懷疑。

以上這些場景,相信我們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

除了工作本身會帶來壓力外,職場中的還有許多無形壓力,

比如說上司的評價、同事的關係、上級與下級的溝通,甚至我們與同事之間的差距,都會在無形中對我們造成心理壓力,

這些壓力使我們陷入情緒泥潭中。

如何走出工作中的情緒泥潭?

可以試試跳出情緒框架想問題。

我們可以用“嫉妒心”來舉例。

雖然沒有多少人會坦率承認,但是在工作中我們難免會生出嫉妒心,並且承受着嫉妒心帶來的壓力。

因爲工作是成果導向的,所以我們常常身不由己陷入與他人的成果比較中,

而那些好勝心、自尊心更強的人,就更容易在比較中產生落差感,甚至會生憤怒、仇視、自怨自艾的情緒。

這就是嫉妒心。

嫉妒心會帶來各式各樣的負面情緒,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

但是,輕飄飄地勸大家“放下”“別往心裡去”,又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

那麼究竟該治好嫉妒心?

你可以在嫉妒心發作時,嘗試對自己說這句:“哎呀,‘紋狀體’又鬧騰起來了。”

近期研究顯示,嫉妒與大腦當中一個叫作“紋狀體”的部位密切相關。

紋狀體是大腦基底核的一部分,主要任務是控制調節,

當嫉妒情緒產生時,大腦皮層和紋狀體之間的神經迴路發揮着關鍵作用。

所以,當你感到妒火中燒,就是“紋狀體”在活躍。

此時你只需要安慰自己一句,會嫉妒並不意味着我是個很差勁的人,這是大腦的生理反應,再正常不過了。

用“紋狀體”這個冷冰冰的專業名詞替代讓人神經敏感的“嫉妒”,

不失爲一個平復嫉妒心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僅是嫉妒心,當我們在工作中面對各式各樣的負面情緒和壓力時,都可以嘗試跳出情緒框架來看問題,

用一個具象化的答案迴應虛無又洶涌的情緒

又比如,我們即將入職一家新公司,

我們可能會對未知的環境和即將發生的重大變化而感到恐懼、怯懦,

此時你可以對自己說:“杏仁核,別鬧了。前扣帶皮層,加油啊!”

杏仁核是恐懼、反感等負面情緒的源頭,

前扣帶皮層則是額葉的一部分,具有理解複雜事物和調節不確定性等功能,

額葉能夠有效抑制杏仁核所產生的對新事物的恐懼感,

當前扣帶皮層活躍時,我們就不那麼容易恐懼。

當我們把恐懼感歸因於杏仁核的“作祟”而非自己時,

我們就跳出了當下的情緒,能夠更好地平靜下來。

週一煩躁症、上班倦怠感、挫敗感、無意義感......

工作中我們會遇到的煩惱實在是太多了,

但幸運的是,相應的解決小tips也有很多。

如果你發現以上三個章節並沒有解決你工作中的煩惱,

不如試着翻開這本書《每到週一我就煩》(本文中提到的三個tips就出自這本書)。

《每到週一我就煩》

作者: [日] 西多昌規

來自日本資深精神科醫生的打工人關愛手冊,寫給每個週一穩定發瘋的你,

39條簡單建議,結合神經科學和心理學,幫你擺脫職場焦慮。

看完又是精神正常的一天。

祝大家本週工作順利,後天又是週末啦!

別走,我好怕會失去你!

點個關注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