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留學生喜歡抱團 語言問題or文化差異

本站教育頻道綜合訊 爲何留學生喜歡抱團?這有什麼奇怪的,人類本能嘛。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區,當然會傾向於跟自己有共同點的羣體混在一起。

不要說生活國外會跟本國人抱團,有一次與一位女士(她是邁阿密人)講起這個話題,她是這樣說滴:“哦別說你們外國人了,以前我去紐約大學,發現邁阿密人在紐約也抱團的——大家在一起開party說:“艾瑪紐約好冷!”

我:“……- -b……”

以上說的是人類的共同存在的對不確定性的不安和對安全感需求。

事實上,之前我曾經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維吾爾族大學生喜歡和漢族同學朋友嗎? 這兩個問題其實非常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某種程度上簡直是perfect match。

另一個問題的題主感覺(一些)維吾爾族大學生“很難交往……想說話卻總覺得對方跟你保持心理上的距離,他們總是喜歡和自己族的朋友來往”,其實往往也是外國人對中國留學生的看法。

然而恐怕也不僅僅是中國留學生中才存在這樣的現象。幾年前,我還在國內上大學之時,我們大學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就是韓國人。那時候我對韓國留學生也抱有同樣的疑惑——“爲什麼他們不願意與當地人交往?”、“爲什麼只跟韓國留學生交流?”、“爲什麼整天說韓語(既然都來中國了,來都來了)?”等等。

再後來去了美國……感同身受,逐漸理解了上述疑惑產生的原因

所以除了人類共有那些跳出comfort zone之後的感受以外,還有什麼原因會讓某些國家或者民族在這一問題上表現的更明顯呢?我個人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因,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由於文化的影響,普遍比較含蓄,尤其是會擔心對別人提出要求/尋求幫助是“麻煩別人”(儘管這並不代表他/她不會坑你)這種“擔心麻煩別人/讓別人討厭”的潛在心理,在來到另外一個國家的時候簡直達到了頂峰。

比如說,課業上遇到了困難(尤其是在因爲語言障礙情況下),許多中國學生的第一反應不是去跟老師聊聊或者寫郵件給老師,問問老師可不可以幫助他們,而是選擇默不作聲得忍受,或者跟同班的中國學生吐槽(如果彼此熟了的話);

再比如,聽到當地學生之間聊得流行話題/詞彙自己不太懂,許多中國學生是不會主動問的(儘管在內心深處ta可能很想加入對話),因爲擔心“這樣問多了會不會令別人討厭?”(雖然ta其實根本一個問題都沒問過)——這其中甚至還有一個潛在的心理,希望對方能照顧到自己是歪果仁,get到自己聽不懂的眼神/腦電波,而主動跟自己作出解釋,把自己拉倒對話中。

——是的,這個“希望對方主動get並主動幫助(否則會被認爲可能對方根本不想幫忙/對話,也就不要提出要求自取其辱)”是一個跟美國社會非常不同的文化現象。這一點甚至從知乎和Quora (國外問答網站)上本國網友對待歪果網友回答的做法中就可以看出來。在知乎上,如果網友們對待受歡迎的外國用戶,譬如一些回答中出現錯字或不妥當的措辭,會踊躍的主動前來修改(主動提供幫助儘管當事人沒有提出要求);而我在Quora上的回答(我自信上面一定有很多類似的大小錯誤)幾乎從來沒有人主動修改,更不要說被人在評論裡指出。

上述對比誠然有我在Quora上關注者不多的緣故,但是更重要的是,(據我觀察)美國社會似乎更傾向於認爲,如果當事人沒有提出要求或很明顯得做出需要幫助的舉動,有時候主動提供幫助(如改正外國人說話時語音/語法的錯誤)是對對方的不尊重。對於美國人而言,如果你沒有主動提出加入對話/糾正(我的)發音語法錯誤etc.,那說明你可能對他們聊的話題不感興趣、不希望別人糾正自己的錯誤。

這可能是兩國社會中最大的文化差距之一。而這一社交文化上的不同,儘管我們可能知道,卻也很難改變潛意識對自己行爲的支配。

我在來到美國很長一段時間以後,才逐漸習慣在遇到困難或者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選擇主動與人交流、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自以爲是的想着“不要麻煩別人,還是自己忍一忍到受不了的時候在尋求幫助吧”。

(即便我還算是個活潑大方臉皮厚的人但是)在我剛來美國的時候,我沒有車,所以去超市買重的東西是個難題(比如大米)——那一個月裡我從來沒有主動詢問過房東(我跟房東住在一起)是不是可以帶我去超市,這一切都是因爲覺得“實在太麻煩別人了,跟房東也沒有那麼熟”。甚至有時候房東對我說,“你要去超市嗎?我可以帶你去”,也會連忙的說“不必了”(儘管確實需要去)——這一切都是出於認爲“這樣太麻煩別人”的緣故(但是美國人會傾向於認爲你真的不需要,被拒絕多了說不定認爲你根本不想跟ta接觸)。唯有一次,房東的妹妹從加州來,房東指示她妹妹帶我去超市:“你帶她去超市買個大米”——於是我樂顛顛的去了。

也就是在這一天,房東的妹妹對我說了一番很重要的話,我在日後的生活中逐漸悟道,走上了沒羞沒臊的不歸路——她是這樣說的:

我知道或許亞洲的很多國家認爲這樣是不禮貌的,但是在美國,如果你想要什麼,你一定要說出來。如果你覺得不滿意,你要告訴對方;如果你認爲你收到不公正的待遇,你不要不好意思抗議。總而言之,這就是美國做事情的方式:如果是你想要的,你一定要勇於爭取;而如果你不爭取,人們就不會意識到或在意你的想法。(大意)

儘管她談的是權利方面的問題,但是社交上其實也是一樣的。中美兩國人對待與陌生人交往的預期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從而可能會在剛一結識之時,就造成了誤會——本地人會覺得中國學生似乎有些冷漠;中國學生則覺得不知道怎樣與本地人相處才恰當,如果當地存在中國學生的圈子,可能呆在其中更容易應對人際關係。

有這樣一個笑話,在中國學生學習TOEFL(尤其是聽力部分)的課程上,幾乎每一個老師都會講給學生聽。老師說:美國人的思維是直線式的,有什麼就問什麼——你們答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而中國人的思維則是彎彎繞繞的,很多話不能直說。接下來,老師們會列舉那個著名而又真實的“中美兒童是如何借橡皮的”笑話——

典型的中國兒童式借橡皮對話:

A: 同桌,今天的天色好藍啊……

B: 是啊……

A: (儘管可能明明看到同桌帶了橡皮但依然要假裝很不經意的) 誒對了,你帶橡皮了嗎?我沒帶誒……

B: (默默掏出橡皮遞過去) (主動get到對方是想借橡皮)

(如果這時候B很呆萌的說“帶了啊”卻沒有主動遞上橡皮的話……A大概會難受很久,然後艱難的問出最重要的那句話“那能借我你的橡皮嗎?”……遇上個羞澀點的說不定只能傷心的說一聲“哦”覺得同桌是討厭自己才故意不主動借橡皮過兩天就哭着要換座表示友盡了呢!)

Typical conversation when American kids want to borrow eraser:

A: Can I borrow your eraser?

B: Yeah。

這個場景太太太真實了。哪怕是中國成年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借東西的時候也是這樣預期的對話:“你帶橡皮/透明膠/格尺/剪刀了嗎?”(並期待對方主動遞上自己需要的東西)。

有一個發生在我高中時代的真實故事。有一天有個老師C沒帶辦公室鑰匙,於是就去另一個班級,詢問正給學生上課的同辦公室的另一位老師D,於是他們當着全班學生面發生瞭如下的對話:

C:D啊,你帶辦公室鑰匙了沒?

D:帶了啊~~~~

C:(默默看着D,等着D把鑰匙扔過來……)

D:(大概是上課上傻了,也純情的默默凝視着A……)

————無語凝噎了半晌後的分割線————

C:(無奈地)那你倒是給我啊!

D:噢噢噢……(丟)

學生:哇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國人與人交往之時,一方面是含蓄的(不熟的情況下不主動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可能又是過於熱情的(會多想一步,主動替人解決問題)。身處國外的時候,很多中國學生其實不一定是不想與當地人交朋友,可能只是不知道怎樣做纔是恰當的社交模式,從而在相識的一開始就錯過了。

中國學生相比美國學生,更擔心自己會“丟臉”噢是的,這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緣故——不僅僅會造成許多中國留學生不喜歡在課堂上公開發言,也會造成社交障礙。原因很簡單,留學生多多少少都是有語言障礙的,我們很擔心在跟歪果仁(不對這裡我們纔是歪果仁,恩,本地人,本地人)交流時說錯話——因此我們乾脆選擇儘可能減少跟本地人說話的機會……

中美兩國人對“丟臉”的定義,我想的確是有程度上的差別的。也許美國人覺得,作爲一個歪果仁,說不好中文/用錯詞彙是很正常的,也很願意跟中國人練習口語——但是多數中國人只在本國的時候才願意跟歪果仁練習英語(因爲身爲本地人有一種自然安全感,鑑於周圍的本地人英語可能都不好)。但是出國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在一個英語國家、多數人英語說得那麼好(這是當然的)、一旦自己犯了錯誤這是多麼令人尷尬啊……如果對方的交談中有什麼文化梗不知道/不懂,過去詢問又顯得多蠢啊(我又不是小學生!),所以就不太願意主動跟本地人交流。

關於中美學生在這一點上的不同應對方式,我的一位日本教授也曾發表類似的感慨。有那麼一次課,日本老教授問我們是不是都聽懂了——大家用一種“亞洲人都懂”的神交方式看着老教授,默默無語。這時候老教授看着我們的樣子,忽然就呵呵呵呵得樂了,然後說:

我在日本、中國和美國都教過學生(*他是芝加哥大學的博士、蒙代爾的學生,在美國也教過大學生經濟學),我發現日本和中國的學生,每當問到他們“懂不懂”的時候,大家明明都懂,看起來卻也像是不懂的樣子;而美國學生可能根本不懂,但是人人看起來都是一副“完全明白”的表情。

於是我們也笑了。事實上中國學生們默不作聲(不主動跳出來表示自己懂了),完全是本着“明哲保身”的哲學思想——反正老師問的是“大家”,又沒有問“我”,我爲什麼要跟其他人不一樣,表示懂了呢?萬一老師問到我我又出了錯(儘管回答可能完全不會出現錯誤但依然擔心),那在衆人面前該多丟臉啊?

侷限在課堂上,很多中國學生的心理會是如此;放大到社交上(尤其是使用另一種語言、在陌生的國家中),就會出現抗拒與本地人主動交流的行爲。而碰巧美國人可能不是很理解中國人/亞洲人的這種心理(因爲他們完全沒有這種困擾),也自然不會主動拉着羞澀的亞洲人一起玩(美國人大[微博]概認爲這個人根本不想跟我們一起出去玩)——事實上如果美國人主動拉住你的中國同學然後說“走吧我們一起出去high?你不喜歡嗎?喜歡的話一起來吧!”(老師指着一個特定的學生說“你說!你聽懂了沒有?”),你會發現他/她還是會做出正面的迴應的。當你們熟了或者他/她喝多了時候,你會驚訝的發祥那個羞澀的中國人居然是個話嘮……(不我不是說我……)

寫到這裡,我忽然覺得可能大部分中國學生在小時候都有這樣那樣的心理陰影(一般都是父母造成的)……不然爲什麼潛意識裡如此怕丟臉。

中美民間文化差別太大,與本地人的社交中可能沒有太多的共同興趣(或中國學生認爲雙方沒有共同興趣)在中國,最常見的夜生活模式是擼串(路邊攤吃燒烤喝啤酒)+KTV——很不幸,這兩樣活動在美國都不常見。美國絕大多數城市似乎不可以在馬路上喝酒,也很少見KTV(美國的KTV建的都像紅燈區一樣……)

而多數留學的中國研究生/博士,並不太喜歡club(個人觀察的結論)(因爲我們不擅長跳舞、又太擔心過去現學現賣會“丟臉”),恰恰美國人比較喜歡這種娛樂方式。所以雙方想要一起過晚間正常的娛樂生活,這恐怕有點困難。

再說說球類。美國流行的棒球橄欖球,中國人乾脆不玩,國內也沒有轉播。這麼久了,我都沒搞清楚橄欖球規則到底是什麼……跟別說球隊了(是的我只負責在我校Hurricane贏了的時候跟校友比一下U的手勢而已,更多的我什麼都不知道……)可能唯一能聊一聊的就是NBA(其實我對棒球還是挺有興趣的)。難道要相約Sports bar 天天看NBA嗎?可能中國學生寧可相約打三國殺or麻將——這又是沒法跟本地人玩的遊戲(除非對方懂中文)。

再說到House Party——如果是正經的那種,中國學生往往會擔心自己搞不清楚社交禮儀(如應該帶什麼東西去?應該穿什麼樣子?遇到不認識的人舌頭打結怎麼辦?)而拒絕,或者去了之後純是吃一頓零食乾脆不跟人說話。以我的經驗,最好先從出席“大多數人都認識你”的那種House Party,慢慢體會過這種趕腳、認識到House Party沒什麼可怕的之後,再出席有很多陌生人的House Party——很多中國學生可能沒有這類的經驗,第一次去心靈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木有人理我!),之後索性就不去了,還不如跟中國學生抱團打麻將……

這也是中美社交文化的不同。中國很少有House Party這種社交形式——反正我小時候別說邀請多個,就是邀請一個好朋友去我家,都得小心翼翼問清楚父母同不同意,慢慢得覺得很麻煩,乾脆就都約出去玩了。

如果是狂歡放浪型House Party……恩……我沒去過……只聽別的MM說過……年紀大了不比他們年輕人啊(唏噓臉)~ 這種類型的趴踢我沒興趣,所以是不會去的。

至於美國其他的民間文化,比如萬聖節裝扮、愛爾蘭日綠帽子等等,其實都是很有趣的文化。中國留學生對於這一類的活動,其實還是挺願意的參與的(儘管自己可能不會裝扮一下自己)——反正我在萬聖節的時候,看着大家那麼角色扮演的那麼拼命,心中也是非常敬佩的,並開心得給他們拍了照……

我能想到的、比較與衆不同的緣由,大概就是以上幾點了。我所說的現象,主要是針對大多數年齡在20+的中國留學生——如果是初高中就出國留學,尤其是中國學生比較少的學校的中國少年,通常不在此列。這個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他們面臨的社交環境,逼迫着他們不得不努力融入當地人的圈子(因爲中國學生太少形不成圈子);另一方面,也是少年人往往比較容易受到peer pressure的影響,可能會爲了交朋友而努力瞭解本地文化——年紀大一些(20+)的留學生,則往往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至於題主問到“各位主觀覺得這種行爲好嗎?好處或不好處在哪?”——我認爲只要自己覺得okay就是好的。很多中國留學生出國的種種目的中,可能並沒有“瞭解並融入當地文化”這一項(可能很多中國學生只是想好好學習、好好吃好吃的、好好出去旅遊、好好購物買包包等),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這些學生會覺得沒有必要花費成本讓自己瞭解本地的文化、結交本地的朋友。

相反,如果你來到美國就是希望看一看不同的世界,認識不同的人,那麼就勇敢一點,多跟當地人交流、交朋友並且保持聯繫吧!(本文整理自 INSIGHT CHINA 作者Hasuran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