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珍院士:他們用一生寫就的科學家精神
王志珍院士
近日,中國科學報社給我送來一本書稿。爲了深入弘揚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學報》近年來開設了名爲“風範”的專欄,每期講述一位老科學家跌宕起伏而又自強不息的人生故事。現在,報社決定以“風範”欄目刊發的絕大部分稿件爲主體,按照出版物的要求,經過再編輯與再加工,正式出版《風範:他們用一生寫就的科學家精神》一書。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達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要成爲富有創新能力的先進國家,必然要擁有科學精神的豐厚沃土。中國近代科技史的每一筆、每一頁,都是由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燃燒他們的一生寫就的。弘揚科學家精神是我們的歷史責任!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六大特質,在這些老科學家的人生故事中都能找到最生動的詮釋和最全面的示範。
一
本書向讀者呈現了21位科學家的故事,他們大多數出生於20世紀前25年,愛國是他們最厚重的底色。很多老一輩科學家年輕時曾在西方求學、工作過,並已在那裡嶄露頭角。爲了改變祖國的命運,他們義無反顧選擇回到落後西方几近一個世紀的祖國。比如馬大猷先生,1940年在美國參加完學校畢業典禮後,立即啓程回國,後來奠基、開創了中國現代聲學事業。
書稿中還有更多的科學家是新中國成立前後,在中國共產黨的感召下,克服重重困難回到前途光明但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的。比如黃葆同先生,在美期間因申請回國遭到美國當局無理拘禁,在埃利斯島經歷了114天的囚禁生活。重獲自由後,他不得不申請“被驅逐”,才於1955年登上“威爾遜總統號”客輪,回到魂牽夢縈的祖國。
很多老一輩科學家經歷過或參加過殘酷的抗日戰爭,比如我的老師、中國人工合成胰島素的主要完成者之一鄒承魯先生。他在西南聯大讀書的最後一年是21歲,在抗日戰爭最血腥的決戰階段,爲保衛祖國堅決投筆從戎,成爲一名真正的抗日戰士,經歷了和祖國共生死的火與血的淬鍊。
老一輩科學家多半成長在封建落後、積貧積弱、飽嘗外侮的舊中國,但他們對祖國和民族的前途從來沒有過任何迷茫和失望。他們毫不猶豫地捨棄了因自身才華而獲得的西方優裕生活,以身許國的初心從未有絲毫動搖。他們滿腔熱忱、全心全意、殫精竭慮地爲祖國科技事業奮鬥,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完全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展科研工作的,有着深厚的科研功力,不僅理論水平高,動手能力也極強。
比如,爲新中國軍工事業發展立下不朽功績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創始人李薰先生。從事博士後研究期間,因爲練就了一門“獨門絕技”——吹玻璃,可以將玻璃吹成橢圓形、方形等各種需要的形狀,李薰先生做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真空定氫儀,也因此在不到30歲時就破解了二戰中英國新型噴火式戰鬥機失事謎團,爲反法西斯空戰締造了奇蹟,獲英國廣播電臺特邀作有關科學講座的殊榮。1946年,李薰先生機智地回絕了中央研究院負責人的邀請,之後卻在王大珩先生的安排下,於1951年回到新中國,籌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爲新中國空軍事業發展、原子彈以及核潛艇製造作出了關鍵貢獻。
再比如,王守武先生是從設備到戰略都能“一把抓”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的很多設備都是他親自畫圖加工的。早在2018年美國政府對中興通訊實施無端制裁的28年前,71歲的王守武先生就在1990年政協提案中鄭重警示——“要想發展我國的微電子工業,光靠引進是不行的”“想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的微電子技術和裝備純屬幻想”“我們必須以自力更生爲主來加速發展我國的微電子工業”。這種戰略眼光既源於學術之積澱,更發自愛國之深切,是他們對國家的大擔當。
書中有很多科學家的名字是與新中國諸多“第一”緊密相連的。比如中國第一位走進西北戈壁茫茫鹽湖區的化學家柳大綱先生、被譽爲“中國激波風洞第一人”的俞鴻儒先生、研製成中國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和水下機器人的蔣新鬆先生,等等。
二
新中國科技發展的主力軍,是我們自主培養的廣大科技人員,比如書中寫到的李振聲先生、楊樂先生等正是這一代科學家。當國際上“誰來養活中國”的說法甚囂塵上時,李振聲先生果敢提出“中國人自己養活自己”。他耗費20餘年育成了“小偃6號”等多個小麥新品種,持續提出並實施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濱海草帶”等糧食安全戰略,改變了中國北方地區的糧食生產面貌。楊樂先生早年成名,但爲了中國數學事業發展和數學人才培養,將大量精力用於科研管理,以“捨我其誰”的勇氣銳意改革、無懼流言,爲中國數學走向世界舞臺中央貢獻了畢生心血。
胸懷愛國愛民之情,就必有憂國憂民之心。中國科學家中很多人具有直言不諱、剛正不阿的鮮明個性。他們不計個人風險,只爲捍衛科學的尊嚴、建立風清氣正的科研氛圍,與那些違規違法者進行了針尖對麥芒的戰鬥。
馬大猷先生,這位聲學界的巨擘不肯做“好好先生”,對我國科技界的浮躁情緒十分擔憂,公開發表了多篇“火藥味十足”的文章。鄒承魯先生面對各種學術不端、學術欺騙、學術造假行爲,總是挺身而出、公開抨擊。陸大道先生牽頭起草了29篇中國科學院學部諮詢報告,基本格調是“批評”,沒有“歌頌”。他們求真務實、敢於直言的本質是大公、是無私,不怕打擊報復的勇氣來自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人民的忠誠。今天,我們弘揚科學家精神,他們不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嗎?
科學家們雖然個性耿直,但個人品德修養極高,待他人平等如友,滴水之恩以涌泉相報。李薰先生因受過英國房東的照拂,在畢業後10年裡仍不間斷地爲這位寡居老人提供生活費用。在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後,他還會跟以前一樣,蹲在樹陰裡與工人下棋。書中還有許多介紹科學家鮮明個性的動人細節。
值得一提的還有楊承宗先生。我的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時,系主任名單超級“豪華”——錢學森、華羅庚、郭永懷、貝時璋、趙九章……楊承宗先生也位列其中。楊先生從法國居里實驗室歸來,爲中國原子彈事業奉獻了一切,即使失去一隻眼睛也始終開朗豁達。花甲之年的他一個暑假揮汗如雨,在蝸居中每天拿着放大鏡、眯着眼幫學生逐頁逐字審校16萬字的鈾化學譯稿,還另外寫了33頁的“其所以然”詳解。學生來取書稿,滿身是汗的老先生卻只顧幫學生扇扇子。這是一種多麼令人感動的“風範”!
書中寫到的夏培肅先生是一位傑出的女科學家。她是當時英國愛丁堡大學工學院唯一的女生,新中國成立後,與丈夫一起回到祖國,併成爲我國第一個計算機三人研究小組的成員。她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臺自主設計的通用計算機“107 機”,培養了一大批計算機專家,是被刻在國產芯片上的“計算機女神”。她爲我國計算機事業作出的重大貢獻必將被我們永遠銘記。
書中“附錄”部分的文章《地下 700 米的孤勇者》,在《中國科學報》發表時我就讀過,感動之餘立即轉發朋友。文章講的是江門中微子實驗大科學裝置建設團隊的故事。我曾有幸與享有國際聲譽的年輕科學家同時也是這個團隊的領導者王貽芳先生一起參加“我是科學家”的科普活動,對他領導建設的這個大科學裝置印象深刻。但我沒想到的是,這麼一個浩大的實驗裝置建設總工程師卻是一位女同志——“馬總”馬驍妍。她在地下700米的大工程建設中事無鉅細、整體把控、指揮若定;同時她還是“馬導”,充分激活地下700米大科學裝置裡的科學家的藝術細胞,拍出以“王哪吒”爲首的年度視頻,連黃永玉老先生都滿懷興趣地爲這羣“小哪吒”們作畫。有人說,我們國家現在的條件好了,但年輕人似乎開始“躺平”,不如前幾代人有奮鬥精神了。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中國還是有許多年輕人熱愛科學、志向高遠、朝氣蓬勃、才華橫溢、幽默可愛。有他們,我們中國就有希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老科學家用他們的心血、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所有,譜寫了科技救國、科技報國、科教興國的篇章。我相信,年輕一代一定會繼承、發揚,繼續寫好科技強國的新篇章。
來源:《中國科學報》(略有刪減)
作者:王志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