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最高明的13個字

王羲之《蘭亭序》(馮摹本)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之蘭亭修“拔禊”之禮,舉行盛大的風雅。當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名士們飲酒賦詩,五十一歲的王羲之用蠶繭紙,鼠須筆,興樂而書,完成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詩序》,遒媚飄逸,縱橫變化,氣韻完美,雄秀之氣,出於天然。

當時王羲之已醉,下筆如有神助,醒後自己也感驚異,他日更書數十本,比原稿終莫能及。

《蘭亭序》中20多個“之”字,字字不同,每個字都有每個字的寫法,筆法千變萬化,令後人歎爲觀止。除了“之”字之外,在《蘭亭序》中,凡是重複出現的字沒有一個不變化的,這也反映了中國書法作品中筆法的豐富和多變。

本文列出了蘭亭中部分重複的字的高清放大版,供大家細細玩味。絕美蘭亭,每個人心中不一樣的美,奧妙不盡,亦在此。分析不足之處,歡迎各位書友補充。

“之”

短短三筆,變化無窮。之字的變化,總結起來,主要有三種:1,行書、楷書、行楷書用筆的變化;2,行書用筆變化,比如折筆、頓筆、回鋒等變化;3,主筆變化、比如第二筆、第三筆主筆轉換的變化。大家可以細細欣賞玩味:

“文”

力度不一,張力都很足

“會”

兩個“會”字,變化不大,但終歸不同,表現在粗細、輕重和結構輕微變化。如圖:

“山”

兩個“山”字的筆順是不是不一樣?

“修”

行筆速度的變化

“事”

第三個“事”字變化最大,或許正當興頭上寫的。

“也”

起筆、主筆力度都有變化

“有”

“有”字主筆有一定變化

“竹”

兩個“竹”字變化就大了,我們看看行書和行楷書:

“其”

“其”字也不少,變化主要表現在行筆速度,和結字顧盼的變化。

“和”

好吧,請理解異體字也算變化吧!

“以”

不少人“以”字寫不好。我們看看書聖的寫法。在蘭亭序中,“以”字數量僅次於“之”字,行筆速度、行楷書的用筆不同咱就不多說了,就一點:前兩筆和後兩筆的距離感產生空間美感,你發現了沒?所以,別把“以”字寫太攏了,注意布白關係。

“爲”

幾個“爲”字筆畫較多,主要是粗細和行筆速度的變化吧。馮應該是理解到了的:對於微醉的書聖而言,粗細變化也許是當時性情所致,但求逸而不飄,重而不沉。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爲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