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醫生”的“流量病”也得治

身着“白大褂”的僞醫生“表演”接診、認證爲“神經康復科”的醫生“跨界”講解腸道益生菌、虛構“營養專家”頭銜的博主推銷各類保健品……近日,有媒體曝光短視頻平臺上的一些僞醫生、“僞科普”以及帶貨賣課博取流量行爲,讓醫療健康科普變味走樣,引發廣泛關注。

直播帶貨的風,還是吹到了醫療界。近年來,越來越多醫生走進直播間,將複雜的醫學知識轉化爲老百姓能聽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常識,着實提升了社會公衆的健康素養。然而,一些博主可能心思不純——有人上演情節雷同的“看診視頻”博同情、賺流量;有人大講特講五花八門的養生知識,爲賣貨“搭臺”……凡此種種,“嘴上是科普,背後是生意”。

變味的“網紅醫生”,得的是“流量病”。他們深諳穿上“馬甲”吸金之道,全然不顧對醫護羣體以及人民羣衆健康的影響,怎能不招致反感?“僞醫生”欲“真賺錢”是一回事,真醫生做“僞科普”又是另一回事。現實中不乏通過平臺資質認證的真醫生,甘願照劇本“演故事”、照需求“賣產品”,需要引起警惕。

梳理變味“網紅醫生”治理痛難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其一,平臺的寬鬆認證標準與監管缺位難辭其咎。比如,關於醫生身份審覈認證的標準,有的平臺要求醫院出具相關證明,而有的平臺僅需醫生提供相應證件,容易被“僞醫生”鑽空子。其二,識別“僞科普”的門檻高。醫療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加之一些話題有較大的靈活解釋空間,普通民衆較難辨識真僞。其三,易獲取的健康科普資源推波助瀾。據報道,有記者僅花費0.99元就獲取了9500份“體質養生科普文案”,其中不乏多個“實用帖”“熱銷帖”。

既要探病尋因,也要對症下藥。近年來,國家加大力度整治醫療“自媒體”亂象,比如中央網信辦啓動“清朗·網絡直播領域虛假和低俗亂象整治”專項行動,重點之一便是冒充金融、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專業人員,借提供所謂“專業服務”帶貨賣課,開展不當營銷。再比如,針對有博主照本宣科、上演虛假同質化醫療類內容的情況,某頭部平臺於今年8月對數千個相關違規賬號進行無限期封禁、短期禁言等處置。

期待隨着各項治理力度加強,“網紅醫生”逐漸擺脫“流量病”、走向真科普。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