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產”變成“香餑餑”:讓一方鄉土孕育特色品牌

黃盛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支撐,品牌是做好“土特產”文章的重要方式。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支持打造鄉土特色品牌。如何讓“土特產”變成“香餑餑”點土成金,讓一方鄉土“香飄四方”,是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

日前,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2024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正式發佈,82個區域公用品牌納入新一批培育計劃,涵蓋糧油、果品、畜禽、蔬菜等多個類別。培育計劃品牌總數已達到226個。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培育計劃以打造“精品”爲總目標,以區域公用品牌爲主抓手,以核心授權企業和產品品牌爲基礎支撐,推動農業品牌由小、散、弱,向大、精、強轉變。

奉節臍橙、茂名荔枝、延安蘋果、大同黃花、柞水木耳,來自鄉野田間的“土特產”,正快速成長爲一個個大產業。

讓“土特產”成爲帶動農民增收的致富產業,需要有立足土特產來延伸產業鏈的思維。一顆“黃金果”,帶動30萬果農致富。在重慶奉節縣,大力發展以臍橙爲代表的山地特色現代化產業,全縣果農年收益達23億元,臍橙主產區的果農戶均年收入超10萬元。

“培育農產品品牌,要以品質爲基、創新爲翼、市場爲舵。”奉節縣委書記張果介紹說,通過聚焦農文旅數融合,來搭建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互動平臺,架起現代科技與傳統農業對話的橋樑,努力做到呈現方式更多樣、特色亮點更突出、交流互動更緊密、影響傳播更廣泛。

有業界人士表示,一份份土特產,既承載着無法割捨的鄉愁,也映照着廣闊的消費市場。要根據產業規模、品牌基礎、市場消費和國內外影響力等要素,分品類、分梯次、分年度培育一批高水平的農業品牌。

與傳統農產品相比,“新”土特產也在快速獲得消費者的關注。四川魚子醬、新疆三文魚、山西大閘蟹、安徽鵝肝,帶給消費者全新的購物感受,成爲了傳統土特產的延伸,在具備傳統土特產基礎內涵的同時,也呈現出了新特點。以安徽鵝肝爲例,安徽六安市霍邱縣是養鵝大縣,如今發展成爲鵝肝生產基地,成爲了“新”的土特產。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韓一軍表示,農業產品品牌的培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除了政府引導、企業牽頭以外,也要加強對養殖戶品牌認知的培養。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農業技能,還要有互聯網、營銷、市場運營等知識,這是持久培育和保護農產品品牌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