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樓市 多城購房即可落戶
一線城市“買房送戶口”了?近日,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傳出買房即可“準落戶”消息。儘管截至發稿,官方未公開發布相關政策調整通知,但房地產市場已經聞風而動。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已有超10城出臺購房即可落戶或即可申請落戶政策,其中包括多個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
受訪專家表示,多地“鬆綁”戶口政策,提振樓市交易,無疑是一場雙贏變革。接下來,城市管理者需要應對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公平分配公共資源、維護社會治安穩定大局等議題。
廣州市花都區“花卡”不等於戶口
近日,廣州樓市廣傳一則消息:全面解除南沙區商品房限購,南沙區不再納入限購區域範圍;在南沙區購買商品住房可直接落戶,3年內不得市內跨區遷移。
廣州市南沙區與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等城區一樣,屬限購城區。非廣州市戶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購房之日起前6個月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證明的,纔可享受戶籍居民家庭購房待遇。
針對南沙區買房即可“準落戶”的傳聞,9月19日,南沙區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迴應媒體訪問稱,目前南沙區並未出臺購買商品房後能夠直接入戶南沙的政策。
雖然該傳聞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已讓房地產市場產生了波動。一位廣州市的房產中介表示:“如果因爲‘取消限購’政策不實的原因買不了房的,就算付了首付和定金,也可以退房。”
房地產商和房產中介積極籌備並非毫無緣由。8月初,廣州市花都區住建局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非廣州市戶籍人員在花都區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可以領取花都“花卡”,憑花都“花卡”及購房合同享受區政策性照顧入學待遇。
消息發出後,有人將其解讀爲花都區的“買房即可落戶”政策,但中國城市報記者發現,花都區在其政府網站上特別寫明瞭買房領取花都“花卡”不等於買房落戶,不享受機動車搖號等其他戶籍待遇。
此外,針對民衆關心的“花卡”附帶的子女教育權限,花都區住建局迴應表示:“‘花卡’持有人適齡子女可參加本區域公辦幼兒園招生;憑本區域內的房產證按相關政策申請入讀區內的公辦學校(起始年級)的,由房產證所屬區域的教育指導中心參照當年的招生政策統籌安排。具體招生政策以當年區教育部門公佈的最新政策爲準。學前教育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只接受起始年級報名申請,不接受轉學申請。”
新一線城市購房落戶力度加大
購房落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僅僅是擁有一個可居住的空間,更是對未來的投資、對安穩生活的追求。今年,不少新一線城市吹響了“購房落戶”的號角。
5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關於優化調整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通知》,提出只要在杭州取得合法產權住房即可申請落戶,不再受學歷等限制。
次日,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印發《關於合法穩定住所落戶有關事項的通知》,在該市城鎮地區擁有合法穩定住所(即取得合法產權住房)人員,可以申請本人戶口遷入該住房,其配偶、未婚子女、父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已辦理退休手續)可以申請辦理戶口隨遷。
6月25日,江蘇省蘇州市發佈通知,明確在蘇州行政區域內實際居住的非蘇州戶籍人員,符合擁有該市合法產權住房、購買該市新建商品住房且完成網籤備案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戶口遷入擁有或者購買的住房,其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申請辦理戶口隨遷。
遼寧省瀋陽市是全國首個租房即可落戶的副省級省會城市。對於那些原本因戶籍問題而對在瀋陽定居有所顧慮的人羣來說,這一政策無疑是一顆“定心丸”。與此同時,人口的增加意味着住房的潛在需求也在不斷積累,這些租房人羣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後,其中一部分人可能會轉化爲購房需求者。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管是購房落戶還是租房落戶,都旨在貫徹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
記者注意到,國務院印發的《深入實施以人爲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提出,全面落實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要求,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城市落戶條件,以及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鼓勵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
“此舉不僅爲商品房去庫存創造了有利條件,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爲內需增長和消費市場繁榮奠定堅實的人口基礎。”李宇嘉說。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持有相似觀點。他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城鎮化率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城市需要吸引和留住人才以滿足支持經濟增長和社會服務需求。同時,一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面臨庫存壓力,通過購房落戶政策可以激活需求。
據中國城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全國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超大城市中,四川省成都市、廣東省東莞市、湖北省武漢市等新一線城市均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居民購房落戶;常住人口超過500萬人的特大城市,如江西省南昌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等地基本實現“零門檻”落戶;而常住人口不超過300萬人的城市,落戶幾乎全面放開。
“整體來看,當前多數城市落戶條件已較爲寬鬆,預計後續購房落戶政策或在更多城市中推廣。”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說。
購房落戶政策有跡可循
事實上,購房落戶政策並不是新舉措。中國城市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房地產市場剛剛起步,東部沿海地區尤爲活躍,但市場低迷、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成爲困擾地方政府的難題。
爲了刺激房地產市場,促進經濟發展,同時緩解“農轉非”指標過少和大量農村人口要求進城落戶的矛盾,藍印戶口政策應運而生。
這一時期,藍印戶口政策的出現不僅深刻影響了城市的人口流動格局,更爲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例如廣州市在1999年爲減少空置積壓商品房,實施購房送藍印戶口政策。這一舉措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購房,使得原本庫存積壓的樓市迅速活躍起來。
1998年出臺的《上海市藍印戶口管理暫行規定》提出,外省市個人在本市購買商品住宅,其建築面積或者房屋總價符合一定標準的,可爲其本人、配偶、本人和配偶的直系親屬申請1個藍印戶口。
“當時購買一套市中心總價達到35萬元的房子,或者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總價達到18萬元的房子,就可以拿到藍印戶口。”上海市民朱先生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回憶道。
此後,隨着戶籍制度的不斷推進,到了21世紀初,藍印戶口完成時代使命,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有觀點認爲,與多年前的邏輯類似,現在不少城市推出“買房送戶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商品房庫存壓力並提升城市人口聚集度。
專家:大城市戶口“含金量”有下降趨勢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公安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亓延軍介紹,2014年以來,共有1.5億農業轉移人口平穩有序進城落戶,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由2014年的35.9%提高到2023年的48.3%。
同時,截至2023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爲66.16%。
隨着我國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寬落戶限制,未來這兩個數據之間的差距將會逐步縮小。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城市報記者此前在華北地區鄉村採訪時發現,部分地方的村民落戶城鎮的意願有下降趨勢。這一趨勢並非僅在華北地區出現,李宇嘉在貴州省調研時,同樣觀察到了類似現象。
對此,李宇嘉分析認爲,一方面,城市的生活成本較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回報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與過去相比,農村戶口現在擁有的政策優惠和福利在不斷增強。
“綜合這些因素,許多人在面臨戶籍選擇時,並不一定願意落戶到城市。”他說。
在柏文喜看來,隨着城鎮化率的提高,人們對城市戶口的需求可能更多地集中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的獲取上。而且,隨着戶籍制度的改革和公共服務更加均等化,戶口的“含金量”可能有所下降。
財經評論員劉曉博撰文分析:“爲了獲得大城市戶口而買房,這樣的人將越來越少,除非這個城市跟天津一樣,有高考紅利,否則吸引力不大。”
在採訪中,多數受訪者表示,比起一紙戶口帶來的“城裡人”的身份,他們更想在城市中擁有一份有可觀收入的工作,過上安穩有保障的生活。
可以預見的是,無論是購房租房落戶,還是“零門檻”落戶,未來城市間對於人才的競爭已不再侷限於戶籍制度的簡單比拼。各地在完成通過戶籍“搶人”的短跑後,還要跑一場做強產業經濟、提升民生福祉的“長跑”。
■中國城市報記者 鄭新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