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大學城貝崗村 直擊大學生租房記

“最難租房季”

廣州,一座承載着年輕人夢想的城市,每年,數以萬計的大學生選擇在畢業之後留下來。

媒體上充斥着各種關於房價高低的觀點時,“買房夢”對於畢業生來說,卻還是一個沒有“資格談論的問題。

活躍焦點之外的事實是,畢業生打完“找工作”這場大戰,又馬不停蹄投入“房子”的大軍中。

與此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住房租金自2010年以來一直保持上升趨勢,已連續43個月上漲。

北京日報的觀察是:大學畢業生遇“最難租房季”,工資一半僅夠合租

中華英才網的一項求職成本最新調查顯示:今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求職成本是5年前的5倍。而在高昂的求職成本中,88.7%的求職者認爲房租是最大支出。

什麼催生了大學城租房熱?

市區的高房租讓畢業生望而卻步,而城中村改造,也讓可供畢業生選擇的房源越來越少。

廣州早在2002年就正式提出城中村改制,“力爭用3至5年的時間基本完成(52條村)改造任務”,而在剛剛結束的2013廣州住博會上,“三舊”改造板塊也圖文展示了獵德村東濠涌太古倉的改造成果

於是相比而言,大學城貝崗村在此前“只拆地攤不拆村”的承諾下,成了廣州大學城畢業生“性價比”較高的棲身之地

貝崗村,與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相鄰。距離番禺市區22公里。大學城興建前,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後因應大學城學生的生活需求,衣食住行服務行業迅速發展。

三個月搬了三次家

小劉,來自河南駐馬店,今年六月,她從中山大學畢業,到一家廣告公司上班。

六月底,趕在學校的最後期限之前搬離宿舍,她住進了大學城貝崗村。深巷裡一間出租屋單間,成了她在廣州的第一個“家”。

她說,自己最初對房間的要求只有兩個:夠便宜,有陽光。但就是這麼簡單的要求,也在現實面前不斷妥協。

九月是貝崗村出租屋的旺季。大批新生家長的到來,一下子擡高了貝崗村出租屋的入住率。相比每個月680元的租金,房東更願意把房間以每天90元日租出去。所以,在房東的“逐客令”下,小劉只住了兩個月,就不得不另覓住處

畢業三個月,她已經搬了三次家。儘管每次都只是從貝崗村的一間出租屋搬到另一間出租屋,但這幾百米位移的背後,是漂泊不定的不安全感

在她如今的“蝸居”裡,手機常常一整天都沒有信號,而一到晚上用水高峰,洗個澡都成問題,但一想到每個月只要500塊,小劉覺得這一切也沒什麼。

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間裡,堆滿了雜物。她習慣了把衣物裝在行李箱裡,其實只是爲了節省空間,但感覺好像隨時又要走。

盛夏八月正午十二點,房間裡也看不到陽光,有時燈一開就是一天。沒有異味飄進房間的時候,她會把窗打開,但看到的也只是對面樓的水泥外牆。洗過的衣服只能晾在房間裡,讓這個沒有陽光的二樓單間,溼氣更重。

小劉其實在楊箕上班,之所以選擇留在貝崗村,是因爲在離公司近的地方,只有找人合租才能勉強找到負擔得起租金的房子,但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室友,卻更是一件考驗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