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如國姓爺 充滿多元之美
立在赤崁樓前的鄭成功受降圖,從前跪着的荷蘭人雕像,後來站起來了。(本報資料照片)
擁有海盜父親、日本母親,又恰好在明、清之際來到臺灣;除了有開臺之功,也長眠臺灣,鄭成功的一生不論是時間或空間都處在時代轉換的夾縫中,充滿太多看似違和的元素,也使得中日臺各方人士各取所需。
歷來政府對鄭成功的評價非常不一致:清朝初期之後200年認爲鄭成功是割據一方的反叛勢力,視鄭成功爲「敵方」;清朝晚期開始積極治臺,沈葆楨奏請朝廷力表「鄭氏明之孤臣,非國朝之亂賊」,還設置官廟祭拜;日據時期總督府因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而特別偏愛;國民政府時期,又因蔣介石「反攻大陸」之志與當初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劇情」太相似,將鄭成功做爲政令宣傳的最佳樣板;中國共產黨則在教科書中以「民族英雄」、「收復臺灣」等語形容鄭成功。
近年來綠營致力將鄭成功「去神格化」。先是2015年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向臺灣原住民「道歉」時,提及「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羣屠殺和經濟剝削」;2016年有原住民立委國會質詢時「提醒」中央應停止每年祭祀鄭成功儀式;同年4月鄭成功祭典,臺灣打破54年來由內政部長中樞主祭慣例,降格爲臺南市長主持的地方祭典;108課綱高中歷史教科書第1冊第1章談原住民,鄭成功形象已從民族英雄變入侵者。
說到底,鄭成功會令綠營尷尬地想起:綠營口口聲聲的「本省人」,400年前不過是隨鄭成功一起渡海來臺的「外省人」。
鄭成功本身就是多元駁雜的混血歷史人物,很難定調;換個角度來看,臺灣不也就像鄭成功一樣,充滿了多元駁雜的「混血」之美?
這令人們反思:綠營一心想「去中國化」,「中國元素」也是臺灣一部分,「去中國化」等於「去臺灣化」,因去掉中國之後,則臺灣也不是臺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