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與阿斯麥,分化在哪裡?

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US)在公佈了2024年第3季業績之後,股價大幅下挫;而全球頂尖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TSM.US)在公佈了2024年第3季業績之後,股價大漲,並創下新高,市值更突破萬億美元。爲何會有此分化?

臺積電與阿斯麥在產業鏈中的位置

AI的投資熱潮帶動了AI芯片產業的蓬勃發展,無論臺積電還是阿斯麥,在其細分領域均爲首屈一指的行業巨頭,因此最能得益於AI的發展。

要生產出最先進的AI芯片,需要採用5納米工藝製程,目前佔了邏輯芯片至少六成市場份額的臺積電能夠生產出最先進的AI芯片,並且實現5納米以下工藝製程的量產。見下圖,臺積電甚至實現了3納米工藝製程的量產,而5納米以下工藝製程佔其收入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到2024年第3季已達到52%以上,爲行內領先。

臺積電要生產出尖端的晶圓,就需要用到光刻機。目前最廣泛使用的ArFi(浸潤式光刻機)理論上可以支持7納米工藝,如果使用7納米以下工藝,成本會大幅增加。極紫外光刻(EUV)可以大幅降低5納米制程成本,並實現3納米和2納米芯片的製造,而目前EUV光刻機主要由阿斯麥供應。

換言之,阿斯麥與臺積電是上下游的關係。對AI芯片的強勁需求首先傳導給臺積電,然後通過臺積電對光刻機的訂單,傳遞給阿斯麥。

存儲芯片需求下降,原因爲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臺積電在邏輯芯片領域佔據主導位置,但AI的發展也需要存儲芯片的供應,而後者的主要供應商爲三星電子等韓國廠商。

財華社根據阿斯麥提供的數據估算,其第3季邏輯用戶提供的收入或按季增長48%,達到37.93億歐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由上季的54%上升至64%;而存儲用戶的收入或按季下降3%,至21.33億歐元,佔總收入的比重也由上季的46%下降至36%。

在阿斯麥的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強調,AI的強勁表現仍在持續,而且還會帶來一些上行空間。但在一些其他細分市場,復甦需要更長的時間,而這種情況到2025年還會持續,這確實導致一些客戶採取謹慎態度。

從細分市場來看,這樣的漸進式復甦對邏輯芯片帶來影響,再加上晶圓產業的競爭問題,部分客戶可能放緩推出新節點的時間,從而也導致需求的變化和時間的延遲。

而從內存芯片業務來看,客戶顯得更爲謹慎,而這體現在產能擴張方面——變得更加抑制。但阿斯麥表示,當涉及技術轉型,特別是與高帶寬內存和DDR5相關的技術轉型時,確實看到了很多需求。所以,管理層認爲AI仍在強勁發展,只是產能擴張顯得較爲抑制。

值得注意的是,信誓旦旦要做晶圓代工的英特爾(INTC.US),代工業務虧損持續,而且推進也似乎未見大的進展,當前英特爾的AI芯片還需依仗臺積電的代工,這或影響到其對阿斯麥光刻機的需求。

另一方面,最近管理層發佈道歉信的三星,業務推進也未如理想。

三星在7月時曾野心勃勃地表示,其HBM(高帶寬內存)銷售在今年下半年會增加三至五倍,但是,韓國傳媒報道,該公司仍在爲12-Hi HBM3e產品通過驗證而苦苦掙扎,主要問題可能在於HBM的核心芯片,而1a DRAM的採用阻礙了三星最近爲英偉達(NVDA.US)供應HBM3e的努力。

據報道,三星電子最早曾表示會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量產線寬約爲14nm的1a(第4代)DRAM(動態隨機存取內存)。該公司期望通過積極採用EUV(極紫外光刻)等先進技術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三星使用五個EUV層來生產1a DRAM,遠高於其競爭對手SK海力士的一個EUV層。

韓媒指出,儘管與當前的ArF(氟化氬)光刻工藝相比,EUV在減少線寬方面具有優勢,但EUV的高技術難度對工藝的穩定性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三星的1a DRAM成本並沒有像最初預期的那樣降下來,而良率問題還阻礙了三星就HBM3e獲取英偉達驗證的進展。

所以,有傳三星或正在考慮重新設計其1a DRAM中的一些電路,如果真是如此,三星可能至少需要六個月才能完成,也就是說起碼要到明年第2季才能實現量產,從而影響了其產品供應的進度,這或影響到其對阿斯麥光刻機的需求。

2024年第3季,阿斯麥的已預訂系統價值較上季下降52.7%,至26.33億歐元,見下圖。

AI還有戲嗎?

在回答分析師就AI是否爲泡沫以及臺積電如何看待AI的投資回報時,臺積電的CEO魏哲家表示:“根據我的判斷,AI的需求是真的!”

他指出,幾乎所有的AI創新者都在與臺積電合作,臺積電可以說比任何人都對這個產業瞭解得更深、更廣。他強調,臺積電的晶圓廠和研發部門都在使用AI和機器學習,AI能夠提高產量、效率、速度和質量,創造更高價值。他舉例說,生產效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已相當於臺積電10億元收入,這就是有形ROI收益。

同樣,阿斯麥的管理層也強調AI未來的強勁發展會持續。財華社根據阿斯麥2024年第3季的數據估算出該光刻機巨頭來自美國的收入大幅增加,或達到12.44億歐元,而上年同期或爲2.65億歐元,上季或爲1.43億歐元。這或許反映美國正加緊建立其晶圓產業鏈。

魏哲家在業績發佈會上透露,其亞利桑那州第一家晶圓廠將從2025年初投產,而第二家和第三家工廠將使用更先進的技術。按計劃,其第二家晶圓廠將在2028年開始量產,第三家晶圓廠則會在2030年前投產。

此外,臺積電的日本晶圓廠已在本季開始投產,第二家位於熊本的第二家專業技術工廠的土地準備工作已經開始,將於明年第一季度開始建設。第二個晶圓廠將爲其戰略客戶提供消費、汽車、工業和高性能計算相關應用;目標是在2027年底實現量產。

在歐洲,其位於德國德累斯頓的專業技術工廠於8月舉行了奠基儀式,該晶圓廠將專注於汽車和工業應用,採用12/16和22/28納米制程技術,計劃從2027年底前開始量產。

從臺積電的產能擴張計劃來看,其對上游的需求仍在,也意味着阿斯麥未來的收入應有保障。

在第3季業績發佈會上,阿斯麥的管理層強調,從更長遠來看,其增長驅動力仍沒有改變:AI的發展仍非常強勁,而阿斯麥在客戶的業務所佔份額也越來越大,這是有力的證明。能源轉型、電氣化等的長期趨勢仍沒有改變,這擴大了先進製程和成熟製程的應用空間。

爲此,阿斯麥將繼續爲客戶開設新的晶圓廠做好準備,雖然計劃可能會延遲,但從當前的計劃來看,未來幾年會有許多新的晶圓廠開建,而且遍佈全球。阿斯麥會繼續擴張產能以把握這些機遇。

總結

AI芯片的上游臺積電和阿斯麥均明確地告知,需求很強勁,未來很美好,AI很真實,產能擴張依然在路上,雖遲但必到,只是這個時間差距或造就了臺積電與阿斯麥在公佈第3季業績後引發的不同反應。

但善變的資本市場,在臺積電管理層發表了樂觀的展望之後,又一次從對AI投資回報的困惑轉爲了看好。阿斯麥在臺積電公佈業績後股價反彈2.50%,而當前其盤前的股價仍見上漲。

本文源自財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