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翠雲廊:古柏長青重保護 名木古韻存千載

中新網綿陽9月12日電題:四川翠雲廊:古柏長青重保護名木古韻存千載

記者嶽依桐

從李白髮出“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慨到如今四川交通之四通八達,古蜀道沿線蒼勁繁茂的古柏見證了歲月變遷、社會發展。近日,記者跟隨“萬千氣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採訪活動,走進四川翠雲廊廣元劍閣段和綿陽梓潼段,實地探訪古樹名木背後的故事。

翠雲廊地處古代關中平原通往四川盆地古蜀道的重要路段。綿延200餘公里的翠雲廊古柏與古蜀道相伴而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驛道古柏羣。漫步其中,古樹參天、樹廕庇日、綠意盎然。

古柏長青的背後,是當地從古至今對古樹保護的重視。據瞭解,“官民相禁剪伐”“交樹交印”制度從明代沿襲至今,每逢官員交接任,都要覈查清點當地古柏樹數量和生長情況,先“交樹”再“交印”。時至今日,在劍閣和梓潼,縣、鄉兩級官員交接任時,仍堅持這一傳統。

翠雲廊劍閣段古柏青蒼。苟永雄攝爲更好保護蜀道翠雲廊劍閣段的7803棵古樹,劍閣縣於今年7月投用智慧樹綜合管理平臺。智能監控設備、環境監測系統、霧森補水系統等,集森林火災監測、病蟲害監測、生態環境監測、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氣象監測與日常養護管理等功能於一體。

記者在監測大屏上看到數據不斷滾動更新,帥大柏、夫妻柏、劍閣柏等知名古柏狀態正常。當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智慧樹平臺通過可視化呈現,實現了精細化診斷、遠程指揮管理,異常情況均可第一時間預警、干預,讓古柏保護管理更精準高效。

高27米的劍閣柏已有2300年樹齡,爲保證這棵“古樹爺爺”的健康,劍閣縣爲其量身定製了保護方案。該縣翠雲廊古柏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崔劍斌用搞體檢、套馬甲、做微創、穿靴子來總結劍閣柏的保護措施。

具體而言,即是定期開展古樹的空腐檢測;在樹幹中部安裝碳纖維加固“馬甲”,與周邊[www.hf0255.com)樹木進行彈性連接,保障樹體安全穩固;對主幹損傷處進行清腐防腐並通過根部支護、土壤綜合改良等技術保護樹基。

實際上,由於古樹名木的珍稀性,劍閣、梓潼兩地都對古樹進行“一樹一檔”管理,“一樹一策”保護。梓潼縣自然資源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羅程聖鬆介紹,梓潼縣境內的11950株古樹都有自己的“身份證”。除了通[www.dwqxcqfw.com)過安裝避雷設施、定期無人機驅蟲外,梓潼還利用RTK測量系統精準定位每棵古樹,標定生命座標。

航拍翠雲廊梓潼段。梓潼縣委宣[www.drybt.com)傳部供圖同時,梓潼嚴格落實“定樹、定人、定責”制度,將古樹名木管護責任落實到1356名護林員,嚴格值班值守、巡山護林,並通過智慧林長APP及時反饋和處理相關問題,有效實現每一株樹都有人看、有人管、有人養。

西華師範大學蜀道研究院專職研究員郭洪義認爲,古樹名木承載着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保護古樹名木是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也是[www.hf0208.com)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在蜀道文化中代代相傳,古樹名木成爲人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神象徵,也是蜀道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實際上,除了地方的具體實踐外,四川爲了保護古樹名木資源,還編制《四川省古樹名木管理養護和復壯技術》和《四川省古樹名木認養辦法》,印發了《蜀道翠雲廊古柏保護利用方案》等,冀不斷健全古樹[www.mengqiqistore.com)名木保護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能。

人與自然的“雙向奔赴”也在翠雲[www.yqcdjd.com)廊體現出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傳承千年的名木古韻,爲沿線城市的旅遊業等業態賦能。隨着蜀道文化代代傳承,這些古樹名木仍將繼續見證歲月流轉、城市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