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通海 古城韻味長(歷史文化名城)

俯瞰通海。   盧貴謙攝(人民視覺

通海古城導覽圖。   通海縣宣傳部提供

通海縣聚奎閣。   盧貴謙攝(人民視覺)

通海縣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90處,其中,秀山建築羣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藏文物4000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件。通海古城依山就勢,形成了“山城湖”空間格局;古城內103個院落民居爲歷史建築,其中有8個院落爲明代建築。全縣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通海縣先後榮膺“全國文物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楹聯文化縣”“中華詩詞之鄉”等榮譽稱號。

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將雲南省通海縣列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至此,我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數量增加到136座。

通海不算大,只是韻味長。

幽深古巷,一頭連着主街,一頭勾着院落。漫步其間,腳下是青石路,擡頭是木屋檐,家家院內有盆景,戶戶門前掛楹聯。

一地三城 各司其職

遠望通海古城,滿眼古色古香。御城中,一座硃紅色樓閣位居主街中央

“這是聚奎閣,始建於明,重建於清。空中俯瞰,正方形的御城猶如一方印璽,而聚奎閣則像一把印把子實實地壓在了正中間。”通海縣住建局局長鬍煒說。

御城的古城牆雖已不在,但明清時期街巷肌理和空間尺度都基本保存下來,留下的居民仍過着悠閒的慢生活。

“御城的建設,還得從明代說起。明洪武年間,置通海御,在元朝臨安路治所上建御城。御城內專駐屯軍,居民則住御城南門外。”御城歷史文化街區的地圖牌前,胡煒介紹到哪兒,手就指到哪兒。

明代,通海是“一地三城”:御城、舊縣和迎恩城,三城各司其職,整個古城依山就勢,坐南朝北,形成了山、湖、城的空間格局。位於城東面的迎恩城,原本爲政務接待、保護商旅所建,只是清順治年間因戰亂燒燬,不復存在。

“正因如此,還在的古城,我們更得保護好。” 胡煒說,爲了保護、恢復古城風貌,通海縣先後拆除了包括財政局辦公樓等影響風貌的建築1.5萬平方米;成立專門委員會、管理所,針對每個區域分別制定保護規劃。目前,破壞古城風貌協調性的“礙眼”建築逐漸減少。

如今,在古城街巷隨便逛,“第一批歷史建築”牌子隨處可見。“掛牌讓老人居住的堅守有了意義,讓遊客也多幾分敬畏。” 胡煒介紹,一方面,對歷史建築院落,我們要求只能修舊如舊,修繕必須經過審批、驗收;另一方面,對古城範圍內的一般建築要求建新如舊,逐漸恢復古城風貌。2014年12月,通海縣公佈的首批103處歷史建築中,明代建築就有8處,通過專家的調查、測繪,每個古建築都有了自己的檔案,並開展掛牌保護。

梳狀街巷 湖壩城市

逆水而上,出御城,至舊縣。

胡煒介紹,舊縣在唐代南詔時稱通海鎮,是“通海城路”南下越南,北入滇中,再與巴蜀、緬印相連的交通樞紐。康熙五年“裁御歸縣”,縣署遷入御城後,原縣城被稱爲“舊縣”。

兩座古城緊密相連,卻不盡相同。舊縣處秀山山麓,主要街道平行於湖岸呈帶狀展開,其他街道呈南北向交於主街,形成梳狀的街巷體系,體現出雲南高原湖壩城市的典型特點。不再具備防禦功能的御城,和舊縣在功能上已差別不大。只是舊縣生活氣息更濃,更因秀山建築羣,增添了更多文氣。

“通海,是歷史上爲數不多被官方認證過的‘禮樂名邦’。”通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鬍柏指着舊縣文廟照壁上四個蒼遒有力大字,講起了歷史典故。

據通海縣誌,清乾隆年間,通海縣令朱陽上任三年不見有人來打官司。爲一探究竟,他行至北街,發現有幾位老人“常駐”街口調解糾紛,經常雙方怒氣衝衝而來,走時矛盾煙消雲散。“民間調解化解矛盾,自然不用再去衙門訴訟;傳統社會厭訴,朱陽將所見上報朝廷,獲得認可後才題下‘禮樂名邦’四個大字。”胡柏說。

不僅是古建築羣,通海縣文物衆多,有新石器時期遺址3處、貝丘遺址3處,春秋戰國至明清古墓羣、古建築遺址16處,古祠堂廟宇300多座,古民居300多所,有價值的古碑刻68通,古匾聯160多件。目前,通海累計投入5億多元,實施秀山古建築羣、小新村三聖宮廂房、馬克昌故居、九龍池大寺、河西文廟、河西大福寺、四街常氏宗祠等文物修繕工程,先後完成文廟街文星街等13條歷史街道基礎設施改造項目。

三間四耳 明清不同

不像其他古城早已熙熙攘攘,通海古城內,遊客不過十之一二。不少客棧老闆,多半也是本地居民,爲了照顧老宅,順便做點生意。

孫氏老屋,就被主人孫秀麗改建成了客棧。“父親退休後捨不得老宅,我爲了照看就跟着搬了過來;其他幾家親戚都已經搬出去了,我們一商量乾脆租過來,修繕後開起了客棧。”

通海文化底蘊深厚,即便普通羣衆,也是家家養盆景、掛字畫。“堂前無字畫,必是俗人家,不養蘭草不掛字畫,會被周圍人笑話。”胡柏說。

孫家老宅便是一處典型的“一顆印”民居——三間四耳倒八尺,中開天井來採光。院落中央擺滿盆栽,蒼翠的綠色讓古樸院落變得生意盎然;幾乎每根柱樑都有楹聯。“花個一兩百,就能住明朝房間”,不少四川、重慶遊客冬天來此曬太陽,夏天到此避暑,入住率倒也可以。

通海老宅衆多,保存較完整的就有200多處,怎麼判讀是哪個時期的呢?

胡柏指向屋檐,說:“看建築風格。孫家屋檐沒有太多雕琢,簡潔質樸,而且架樑較低,這是明代民居的風格。”

胡柏一邊說着,一邊走到同位於秀山街道文獻裡的張家大院。院落是一進三院佈局——前後三間四耳的四合院爲主房,三間四耳的三合院爲花廳,還有門廳,整體規模大了不少。室內鋪青磚,天井用紅方砂石,整院花枋、木雕錦窗、槅門均保持原貌,樑頭“抱月”。“這是通海典型的清末民居,清代建築工藝有很大提升,整體雕刻更爲精美,規模體量也明顯高於明代。”胡柏說。

爲了更好保護古城,這幾年通海不斷加大投入,水、電、網等公共服務逐漸均等化;同時,引導居民向新城區轉移,緩解古城保護壓力,打造“古城古韻、新城新景”的歷史文化名城。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名城和文物保護,深入研究發掘歷史文化資源的內涵與價值,開發好通海女子洞經古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推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良性互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胡煒說。

遊覽貼士

入御城後,可沿穿城而過的水系溯溪而上,行百步,便至城中央。硃紅色樓閣挺立,是爲聚奎閣。東面“四維統紐”、西面“高拱辰居”,通海“匾山聯海”在此便能領略一二。

穿順城街,行至舊縣。舊縣不大,不似御城那樣規整威嚴,多出不少小巷,也多出些生活的味道。古巷之中,有一沈家大院,青磚墁地,花枋、樑頭雕刻精美,槅門及錦窗依然保持着清乾隆年間的建築風格;文廟附近,就有孫氏老屋。類似明清古建築,幾乎每個小巷均可見。

過文廟繼續往前,是秀山公園。古樹名木繁多,鬱鬱蔥蔥;沿石階而上,每幾百步,便遇上一處古寺觀。樑有牌匾、柱有楹聯,濃厚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秀山中部、清涼臺前,翰墨景觀映入眼簾。蓬萊閣中懸掛闞禎兆的“惠我雙湖”、祖良範的“山水文章”、江宏道的“湖山煙雨”等匾額,與湖光山色相宜。若還剩了些力氣,繼續向上,到涌金寺看看也無妨。進寺內,仰視閣樓,許弘勳所書橫匾“秀山古柏閣”蒼勁有力,兩側懸掛的“湖空山氣靜,閣迥樹光寒”楹聯堪稱空靈。

轉完一圈,至少也要半日時間;下山回舊縣,隨便找一古院落改建的客棧,歇腳、飲茶,感覺時光也跟着古城慢了下來。

版式設計:沈亦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