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你已經第幾次放棄寫作了?試試這個微習慣
圖:Photo by Pixabay
文 | 葉偉民
和人大出版社合作寫作課已有四年,來去有2000多名寫作者。時間長了,我發現學習新技能這事,焦慮常常和熱情一樣巨大。例如,寫作不外乎多讀多寫多生活,一聽都高興,這還不簡單?這就寫。
確實,寫作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了。拉開椅子坐下來,打開電腦就可以開始。只要不以此爲生,也不用遭截稿時間的罪。
不過,壞就壞在這個「多」。多少才叫多呀?很多學員這樣問我,而且他們都很迷信數字與時間。於是產生了兩個典型問題:「我得寫夠多少字才能出師呀?」「是不是要等財務自由了纔有時間寫啊?」
他們唯一沒想起的,是頻率。
什麼意思呢?好比追女孩,是每天見30分鐘好呢?還是一個月見一天好呢?很顯然,多數人會選前者。每天甜一甜,比報復性膩歪一天要舒心得多。只有這樣,愛才能成爲習慣,而非任務。
回到上述「多寫」的迷思。我對提問者講了個故事。鬧鐘剛出廠,就遇到賣主。到了新家,它自覺沒有什麼「鍾生經驗」,很迷茫。於是請教牆上的老鍾:「老同志,如何能讓鍾生美麗?」
老鍾想了想:「那你得努力準時走個十年。」鬧鐘覺得投錯胎了,連鐘錶界也這麼卷,有點喪:「這也太久了,我怎麼可能走得完!」
老鍾又說:「那你就每秒走一下吧。」鬧鐘覺得這還差不多,於是一秒一步,一秒一步,不知不覺走了十年。
這算童話也好,雞湯也好,道理還是在線的,無非「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老話。映射到寫作上,寫多少,寫多長時間都不重要,重要是每天都要寫。
信心起來了。不過,很快,他們又遇到新難題:定了一大堆目標,結果都完成不了。剛燃起的心又掉冰窟窿裡。
我說簡單,給目標減肥,減到你能完成爲止。有人說2000字,挺好,村上春樹的量;有人說500字,也挺好,海明威的量。好玩的是,減到最後,都沒有低於100字——應該是觸及恥辱線了。確實,50字誰說得出口啊!
我想起我堅持了很多年的晨間習慣——發一段短文案,也就百來字。一是給大腦熱熱身,再是敦促輸入。現在流行說「微習慣」,正屬其列,我也順勢稱之爲「微練筆」。所謂「微」,就是以足夠小的目標來修煉某種習慣,小步快跑,最終積小變爲大變。
我每天只更一條,內容很自由,所見、所聞、所思、讀書摘要、有趣的場景、對話、觀影片段、回憶、吐槽都行。然後發朋友圈、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
我把這個方法介紹給那些「堅持困難者」,當他們的陪跑。我每天更新一條,他也跟着更新一條,直至對方能扔掉我這柺杖,形成自己的寫作習慣。
現在,我也很願意將此法推薦給你。具體怎麼做呢?我選了其中5類做剖析。它將幫助你在繁忙的日常做小成本的練筆和積累。別小看它了,相信微小的力量,也相信時間的力量。
我一直建議,從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寫起。可惜很多人只侷限在文學作品的範疇裡。我的不少學員都是專業人士,也不乏博士和技術專家。我建議他們,爲什麼不從自己的優勢領域寫起呢?只有這樣,才能挖深你的護城河。
例如我喜歡寫作,每天都在琢磨,自然有些沉澱。分享出來,將輸入轉輸出,於己吃透記牢,於人增添新知,結識同道,實在划算。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人工智能專家沈向洋就堅持以寫作推動深度思考。“我們正在失去一個有價值的工具。這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深度思考,最大限度表達自我,並擴展智慧。"
最後,他號召同行:“我向每一個閱讀這篇文章的人發起挑戰:每週寫500字。如果你有一個想法,或者你發現一個問題,寫下你的建議,並且分享它!”
比如以下兩例,看汪曾祺,思考文筆文氣:
堅持每天閱讀且分享思考與精華,這也是「微練筆」不錯的來源。金句、細節、片段、場景甚至任何觸動你的點皆可。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倒逼你堅持閱讀;二是增加實際積累,避免過目即忘。任何東西,只有你能用語言精準表述,纔算理解。否則都是湊數,過眼雲煙而已。
比如以下兩例,分別是海明威的二戰故事和納博科夫寫作法:
寫作需要洞察。在此之前,得學會觀察。莫泊桑向福樓拜請教寫作要領。福樓拜既沒有拿出神功秘笈,也沒有打通其任督二脈,只讓他去看馬車。
莫泊桑有點鬱悶,好歹已小有名氣了,還要玩這些小兒科。街頭蹲了一天,回來說,就馬車嘛,有啥好看的。福樓拜說,你再去看,看馬的樣子,車上的雕花,裡面人的神情……莫泊桑又看了好幾天,一天比一天捕捉細緻精準,終悟出了點東西。
記錄生活既實用又有趣,它是寫作素材的源泉,直接且鮮活。所謂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就是這個道理。別嫌事小,記錄彼時彼景,他日再翻,又是別番滋味。
比如以下兩例,分別是我在便利店和快餐店的見聞:
每天你會產生很多思考和想法,只是大部分忘記了,不記下來實在可惜。這些思維活動,稍縱即逝,可能睡一覺就想不起來了。記下來,分享,在用戶反饋中兼聽、補充、打磨,使觀點更成熟。
點評時事、想法、觀點、立場甚至幻想、夢想都不錯。只要經深思熟慮,就無懼反對吐槽。即使有,也不要花時間和情緒去槓,不值得。
比如以下兩例,分別是金庸去世和作家往事:
我們創作故事的同時,也要蒐集故事。書上看來的可以歸書摘類。還有口述類,這類常常可遇不可求(當然,也可求,採訪就是)。
諾獎得主,白俄非虛構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非常注重傾聽。和採訪對象一天一天地待,等待某個瞬間他流露出自我,捕捉這「決定性瞬間」。
即使我們平時與人喝酒吃飯,吹牛聊天,也總有某個時刻,對方講了某句話某件事,如光如箭,刺破煙火。這也是「決定性瞬間」。記下來,豐富素材的同時,他們還是人生座標。
一些往事回憶,涌上心頭,也能寫成小故事分享。短篇故事更利於練筆。比如以下兩例:
當然,「微練筆」的取材遠不止以上5類。照片、金句、詩詞、電影或紀錄片的截圖對白、萌娃萌語、上課筆記、美食品鑑……可謂無窮無盡。
這區別於日常發微博,後者是隨意隨性,前者是刻意訓練,濃縮版的每日讀寫思。拍100張自拍不會讓你進步一點點,但「微練筆」可以。
更重要是,如果你有規劃和有主題地日寫百字,一兩週就能「縫合」成文。這就是當下蠻流行的「卡片寫作法」。文章多了,書還遠嗎?
如果你需要人陪跑,我邀請你一起「微練筆」。你可以在知乎、頭條、微博、豆瓣找到我,搜我全名或公號名。我依然會每天一更,希望能成爲你的鬧鐘。
每日100字,真的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