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凱子外交回鍋了(王欽)
圖爲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掛牌。(外交部提供)
立陶宛國內的政治風向變了,總統瑙塞達以專訪形式甩鍋,聲稱以臺灣爲名設立代表處並未徵詢他的意見。政治形勢從來都是複雜的,臺灣想通過立陶宛來拓展國際存在,不僅要處理好美國、立陶宛等國的關係,也同樣要顧及立陶宛國內因素,而且這些因素從來都處於不穩定狀態。
立陶宛是半總統制國家,總統掌外交大權,但執行方卻由總理任事,更重要的是立陶宛的執政黨非鐵板一塊,而是幾個黨組成聯合政府,所以當立陶宛政府主導了這一次爭端之後,自然也就給了其他小黨和反對黨提升自身話語權的機會,畢竟敢於跟一個大國做對抗,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是不可免的,如果沒有萬全之策,無異於讓自己成爲衆矢之的。
立陶宛的執政黨認爲自己做好了準備,畢竟從外部宣傳的視角來看,美歐都給了強有力的口頭支持,而且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說這麼做也「沒錯」,一方面他們跟中國大陸關聯不密切,經濟衝擊有限,另一方面他們想要擺脫近鄰俄羅斯的威脅,通過擁抱美國、滿足制衡或對抗大陸的戰略需要,以贏得美國的支持提升自己應對俄羅斯的籌碼,看起來是對其有利的選項。
這些政客的短視決定了他們沒有料到中國大陸日漸增長的影響力,更沒有意識到其最需依賴的歐盟,其實跟中國大陸有着極密切的關係,他們現在也發現,無論是通過歐盟走反制的程序,還是進入WTO走起訴程序,都是耗時過久,根本緩不濟急。事實上,這類程序本來就是不想採取動作的一種託辭,如果真有打算反制,一切程序都可以加速。
在這個時候,臺灣爲了盡力挽回立陶宛,避免立陶宛改變政策,只能將檯面下的利益勾連擴大,並直接放在臺面上,於是我們看到了2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出爐,這是輿論場上如此多的支持中唯一落實到行動上的舉措,真金白銀可比那些口頭支持和電話聲援強多了,也難怪臺灣的金援外交會被譏諷爲凱子外交,因爲只有臺灣纔會真的願意付出代價。
不過以目前的局面來看,2億美元根本不足以撼動立陶宛政策的改變,最終的結果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是因爲立陶宛與歐盟聯繫太過密切,現在大陸的影響力直接施加在相關的歐盟企業上,這就意味着相關的投資和貿易要受到嚴重衝擊。事實上,大陸還沒有祭出真正的殺手鐗,比如對外交部長在內的主要政客實施制裁,這種釜底抽薪的措施會讓這些官員的政治基礎很快崩塌,臺灣給再多的援助也就失去了意義,要是想直接付給政客本人,那也沒有用,因爲無異授予反對黨口實,會讓他們鋃鐺入獄也不是不可能。
本來這只是一出臺灣和立陶宛共同導演的宣傳劇,但兩邊政客的短視決定了他們根本無暇顧及後續的一連串負面效應,而只能是滿足於眼前一時爽。臺灣政治風氣愈來愈向下沉淪、爲人所不齒,就始於民進黨的執政。若干年後再來回顧這一系列的鬧劇,贏的一方也不會覺得有多光榮,臺灣的外交手段還是停留在這個階段,就連無關的看客恐怕也都會感到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