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大陸對美不必硬碰硬(王欽)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會初審通過《臺灣政策法》。(美聯社)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新版本《臺灣政策法》,後續還需在本屆國會明年1月期滿前送交參衆議兩院全體審議及表決通過,並由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生效。這一法案此前在臺灣引發相當大關注,論者認爲該法案對行政部門有強制力,後續會大幅提升臺美外交層級,而大陸一度也對此大爲光火。
不過從實際公佈的版本來看,該法案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最敏感的問題上還是不敢逾越雷池,大幅淡化或刪去會提升美臺官方關係的諸多條文,只剩下對臺軍事援助總額達65億美元看似最具創意,但因爲是無償援助,又看起來極不符合常識,後續會如何實施,還待觀察。
美國政府也曾對法案表達關切,法案通過後行政部門也明確表示對臺政策沒有變化,顯見美國三權分立的架構下,立法部門就算想幹預具體施政作爲,也沒有太多抓手可用,主導權和決定權仍然還在於行政部門。這其實也正是大陸應該重新思考的一個重要面向,近年來中美因爲臺灣問題屢生齟齬,其中大部分挑釁作爲都來源於美國國會,大陸一直強調國會同樣屬於美國政府的一部分,美國行政部門應該在外交問題上約束議員。
大陸的這一要求看似不妥,畢竟作爲外國,本就不應該關心美國內部的權力分工。但是從現實政治的角度來看,美國國會議員的行爲多爲選舉,若放大其影響力,其實並不利於中美雙方化解衝突。因爲國會議員直接面向民意,而不必考量具體實施是否能夠實現,他們的權力來源和維繫方式決定了他們更容易變成鷹派,也更樂於製造對立。事實上,如今在臺灣問題上已經形成了一種破窗效應,美國國會議員紛至沓來,以在臺灣問題上展現強硬爲樂,他們可以藉此累積政治資本,如果大陸給予制裁,他們反而更能向選民展示其功績,可謂無本萬利。
問題就在於,這些政客的表演並不會真的給中美關係或者兩岸關係帶來實質性衝擊。中美雙方業已達成的某種平衡,沒有那麼脆弱,一系列涉臺法案對行政部門沒有約束力,即便有約束力,行政部門基於專業分析也會技巧性迴避。事實上,美國國會近年來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如《臺灣旅行法》、《臺灣再保證法》,蓬佩奧卸任前還大幅鬆綁了一系列行政限制,但實際上美國官方依然在堅持過往的工作慣例,這就說明在兩岸問題上美國政府充分認知到敏感性,不願輕易打破雙方的平衡。
有意思的是,這次外委會有5位議員投下反對票,分析就認爲他們是擔心大陸會認爲該法案過分支持臺灣,進而採取行動導致對臺灣不利,他們纔是理性的抉擇。從這個角度看,大陸應該做的是不給那些投機政客炒作的機會,淡化處理運作相關法案的各種關係人,同時致力於內部修法和對臺政策升級的準備,從而在法對法、實力對實力的層面上獲取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