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地重疊獼猴被貼標籤 林美吟揭神秘面紗「食不露白」化衝突
▲臺灣獼猴時常被人們貼上負面的標籤。(圖爲資料照/臺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提供)
實習記者鄭暐儒/綜合報導
用正確的方式與動物共處,才能打造出友善的生態環境!人猴衝突近年來不斷躍上新聞版面,讓許多人對臺灣獼猴留下了「潑猴」、「搶食」等負面印象。臺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日前開設講座,帶領大小朋友們一同揭開這羣「野生鄰居」的神秘面紗,透過認識與瞭解,撕下對牠們的負面標籤。
▲透過講座,讓更多民衆瞭解臺灣獼猴。(圖/臺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提供)
「都市其實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人,沒有辦法跟自然區離開來。」講者林美吟說道。都市與大自然從不是對立的概念,再怎麼發達的城市,也都會有野生動物的蹤跡;然而,現代人多會有「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的想法,在城市中遇到這羣野生住民時,更容易引發一片惶恐。
2020年時,曾有獼猴在臺北市文山、萬華一代出沒,最終在臺大校園被臺北市動保處補捉;而這隻獼猴的出現,讓北市動保處決定與臺灣獼猴共存協會攜手合作,讓民衆能對臺灣獼猴有更多的認識,化解過往的偏見。
▲▼都市中也時常可以看到臺灣獼猴的身影。(圖/臺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提供)
►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
解開誤會便是從認識彼此開始,以獼猴「舉尾巴」的動作舉例。林美吟說,「舉尾巴其實有多種情境與意涵,並非猴王的專屬動作,理毛並不是在吃跳蚤,而是一種社交行爲。」除此之外,獼猴的表情其實也大有學問,人們認知中的「露齒笑」,其實是獼猴感到恐懼時的表情,而「碎念不滿」的動作則是種示好的表現。
獼猴的「搶食」事件頻傳,林美吟也有不同看法。她說,「我們對野生動物的道德要求其實滿高的。」人們總是希望野生動物按照自身的「道德觀」行動,但爲了野生動物與無痕山林着想,做到「食不露白」纔是最好的選擇。林美吟表示,「對臺灣獼猴來說,食物就跟金錢一樣充滿吸引力。」進入獼猴活動的區域,最好將提袋或後背包環抱胸前,若重要物品被奪走,只要在原地等待,當獼猴發現不是食物後,就會將物品棄置不顧了。
▲不少大小朋友一起參與講座,場面十分熱鬧。(圖/臺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提供)
在臺灣獼猴被移出保育類動物後,協會便曾在一年內收到65件「私養獼猴」的通報,山林中捕獸陷阱也更爲氾濫,林美吟特別分享,近日在東臺灣有民衆將受傷的幼猴關在籠中,試圖吸引成猴。透過鑽法律的漏洞,對獼猴造成傷害。
對此,北市動保處技正賴家倩指出,「《野保法》有不足的地方,動保處會盡量用《動保法》去處理,例如獸鋏已經全面禁用,任何人看到獸鋏都可以通報1999,動保處會派人前往移除。」而野生動物也是不容許遭到獵捕的,連公園內的松鼠也是受到保護的,若民衆對法規有疑問,也都可以洽詢動保處。
▼臺灣獼猴講座。(圖/臺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提供)
►我沒有遲到,是時間遲到了!
【你可能也想看】
►體感9度柴柴玩嗨不回家! 她白眼扛11kg「奧嘟嘟瓦斯」:心好累
►穿越1.5km!虎斑汪只爲「陪愛人倒垃圾」 他感動喊:好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