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瓦罕走廊”,連接中國與阿富汗,接壤地區滿大街金髮美女
說起阿富汗,在國人的認知裡,它是何其遙遠的國度。
其實,它是與我國有領土接壤的。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跨過國界線,就可以踏上阿富汗的領土。
阿富汗,在歷史上有“帝國的墳場”之稱,自古以來充斥着很多戰爭。正因如此,我們才總覺得它離我們很遠。
從地圖上可見,在阿富汗的西部位置,有一條長長的觸角,長達400公里。正是這個“觸角”的存在,才使得阿富汗與中國接壤。
這個“觸角”式的長長的走廊,叫作“瓦罕走廊”,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的領土。
瓦罕走廊,位於帕米爾高原的南部,全長約400公里,西起阿富汗,東至中國新疆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與中國接壤的部分約92公里。
瓦罕走廊的寬度極不均勻,東端最狹窄處只有1公里,西端最寬處超過了75公里。別看這窄窄的一條走廊,在歷史上曾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曾是中國的領土。
文獻記載,公元前6世紀,大約我國的春秋時期,瓦罕走廊屬於波斯帝國的領土。
公元前2世紀,屬於大月氏國;此後被匈奴佔領,漢朝時期漢武帝驅逐匈奴後,歸屬大漢。
漢之後,瓦罕走廊又被北方遊牧民族突厥等佔領,唐朝又歸屬大唐。
公元747年,唐朝安西都護府、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曾率輕騎通過瓦罕走廊消滅了小勃律國(居克什米爾西北部),重新打通絲綢之路。
唐之後,瓦罕走廊又被遊牧民族佔領,元朝時期屬於蒙古統治區。
直到公元1755年左右,清朝乾隆皇帝多次派兵征服準噶爾汗國,佔領新疆北部地區後,瓦罕走廊再次成爲我國領土。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清政府設立“伊犁將軍”,建立了軍政合一的軍府體制,此後瓦罕走廊正式列入我國有效管轄範圍之內。
瓦罕走廊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是連接東亞、中亞、西亞、東南亞,甚至歐洲地區的重要通道,也是歷史上絲綢之路最爲重要的路段節點。
公元399年,東晉僧人法顯,就是通過瓦罕走廊西行求佛的。
唐朝時期,公元627-644年,大唐高僧玄奘赴天竺(印度)取經,也是途經瓦罕走廊才能抵達。在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記》中就有關於瓦罕走廊的描述。
正因爲瓦罕走廊位置的優越性,到了清朝中晚期,俄羅斯帝國和大英帝國崛起後,先後有意佔領瓦罕走廊。因爲只有通過瓦罕走廊,他們纔能有效抵達東南亞開展侵略和殖民。
1895年,沙俄與英國私自簽訂了《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通過這一協議,他們瓜分了屬於中國領土的瓦罕走廊。
當時清政府正處於甲午戰爭期間(1894—1895),內憂外患下早已無暇東顧,面對英、俄的佔領,大清雖向兩國提出了抗議,但終究無濟於事。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喀布爾條約》,正式放棄了對瓦罕走廊的主權要求。
新中國成立後,1963年我國與阿富汗簽訂了《中阿邊界條約》,雙方最終以實際控制線作爲劃界依據,瓦罕走廊劃入到阿富汗的版圖。
現如今,瓦罕走廊雖已不屬於我國領土,但是長達90餘公里的邊界線控制區,依然發揮着重要作用。
它不僅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言,“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我國安全的重要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瓦罕走廊東部與阿富汗接壤的一個叫作“塔什庫爾幹塔吉克”的自治縣,非常有特色。在那個只有4.1萬人口的小縣城裡,滿大街都是金髮碧眼的美女。
因爲地域關係,這一地區在歷史上曾有過大規模的血統融合,正是基於此,在基因融合的影響下,纔會產生出與漢民族不一樣的容貌和諸多外族血統的美女。
在維吾爾語中,“塔身庫爾幹”是“石頭城”的意思,“塔吉克”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名字,連在一起的意思是,居住在石頭城上的塔吉克民族。
其實,在這個縣城的北部,還真有一座用石頭建造的古城池。站在已經荒棄的石頭城上,我們彷彿看見了歷史的風煙,也看見了瓦罕走廊上曾經的駝鈴古隊。
讀者們,關於“歷史上的瓦罕走廊”,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