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如何避免2035年被迫統一

中國時報社論

日前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讓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中等收入羣體要顯著擴大。若「中等發達」設定爲人均GDP在1.5到2萬美元間,而去年大陸人均GDP爲10262美元,意味着未來15年大陸人均GDP成長鬚維持在4%~5%之間。

這當然不容易,大陸經濟發展面臨三大不利因素:勞動成本飆升必須加速轉型人口結構老化負擔沉重,不利發展;全球化逆轉,出口受限,減緩高速成長,在在都對北京設定的目標造成嚴峻挑戰。然而今年8月布魯金斯研究院和北大國發院聯合發表研究報告《中國2049:走向世界經濟強國》,以量化模型推估,2025年中國人均GDP就可達到高收入經濟體水準,2030年規模將超越美國,呼應了中共2035年遠景目標的高度可能性。

尊嚴靠經濟實力支撐

2019年臺灣人均GDP約2.5萬美元,中國大陸1萬美元,臺灣爲陸方兩倍有餘;但陸方人口爲臺灣59倍,經濟規模爲臺灣24倍。若未來15年陸方年均成長率爲5%,臺灣2%,則15年後陸方經濟成長會是臺灣的1.54倍,讓雙方規模差異變大,從24倍擴大爲37倍。若一國國力取決於經濟力強弱,15年後兩岸政治關係維持現狀,兩岸經濟實力對比將決定臺灣政治自主空間。如何在大陸相對快速成長之下,維持臺灣的經濟動能,當是臺灣朝野必須時時惕勵的重大議題

過去5年來(2016年~201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爲3.4%;富裕國家爲2.1%,遠低於開發中國家的4.4%。被IMF歸爲富裕經濟體的臺灣是2.5%,稍優於富裕國家的平均值;但這種成長不足以扭轉兩岸經濟「競賽」下的劣勢。若不看受「反送中」抗爭影響的香港,曾同爲亞洲四小龍的南韓同期表現爲2.8%,新加坡更達2.9%,都高於臺灣。

國際貿易理論,參與國際貿易的小國會比大國獲得更大的貿易利益。參酌同屬富裕集團的小國,同期間獲得快速成長的案例很多:盧森堡3.2%、立陶宛3.3%、以色列3.3%、紐西蘭3.5%、捷克3.7%、愛沙尼亞4.0%、冰島4.3%,塞浦路斯4.4%,馬爾他6.3%、愛爾蘭10.3%(不計因修改統計而偏高的2015年,也有6.6%)。換言之,臺灣要達成3%~4%的經濟成長絕對很有機會,並非如少數論者所言,發展程度已高,沒有太大的成長空間。

然而,這些快速成長的小型經濟體,要不就是歐盟成員,依賴歐盟沒有貿易障礙的廣大腹地,要不就是已和大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得以利用廣大腹地獲得成長機會的國家,如以色列和美、加、歐盟;紐西蘭和中、韓、澳、東協。而四小龍的港、星、韓都已經和中國簽署自貿協定掌握成長機會,韓、星更和美國自由貿易,即便臺灣未來有機會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若缺了大陸的自由貿易市場,如何脫穎而出?

臺灣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似乎表現不錯。然而,所有的成長几乎都集中在資通訊電子業,傳統制造業和比重最高的服務業卻幾乎是「百業蕭條」。以製造業在經濟總生產的佔比只有3成不到,而相對較依賴本身和鄰近地區市場的服務業佔比卻超過6成的狀況看來,沒有大陸廣大市場對服務業的加持,臺灣經濟只靠製造業的成長力道只會逐漸衰弱,越來越無力支持爲保有尊嚴所需的經濟實力。

回到兩岸一家親策略

臺灣最佳策略,應該回到「兩岸一家親」,善用軟實力與大陸謀求共識,完成完整的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讓北京不再阻擋我與他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藉同文同種的優勢充分利用大陸經濟腹地,並開拓更大的國際經貿空間,才能獲得較快的成長。說來弔詭,政府急於脫離和大陸的政經關係,臺灣反而會因成長無力而失去選擇自主性,推高了被統一的力道;更緊密維持和大陸的政經關係,卻可因加速成長而更有議價能力,讓臺灣更有尊嚴。

因此,如何避免2035年沒有尊嚴地被統一,應是臺灣的重大課題決策者須凝聚共識,並做出有智慧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