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喀左縣

只聽名字,我曾一度以爲喀左縣在內蒙古或者新疆,卻沒想到它在遼寧朝陽市

關於喀左的印象,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走在龍鳳山上,走進原始部落刀耕火種的歷史,去傾聽中華文化悠長的吟嘯。龍是古人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思考與想象的載體。在龍鳳山,有很多龍的雕像,或吞雲吐霧、鎮守樓閣,或源源不斷地從口中噴出泉流,逸散在空氣中。這或許便是龍鳳山如此富有靈氣的原因吧。

因爲是喀斯特地貌,這裡既有黃山的巍峨雄偉,也有桂林的靈秀恬靜。登高遠眺,龍鳳山把雲霧當作絲巾披在肩上羣山如層疊的浪濤,按照不同的聲階在風中和着希聲大音

穿過奇石怪柏,拜會經年古剎行經觀音聖像,攀登崖壁棧道,探訪山泉巖洞,我們在綠樹年輪裡迎接與告別一個個春天;在山的輪廓節理中磨礪自己的肩膀與力量;在水的波紋浪花裡洗滌沉靜的性靈,打撈時光裡的碎影

在喀左,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座山是樓子山,它是喀左的一張名片形狀如同一座樓宇,一層層向上擡高、縮小。這樣奇異的形狀,只屬於喀左。“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它是最懂得求索道理的山吧。等到地殼再次擡升,它將沿着天梯,繼續向上,往更高的穹頂探去。

有山,自然還要有水,才能讓自然擁有生生不息的流動與沉靜。

大淩河是喀左的母親河,它的第一灣便在喀左。河水玉帶一路蜿蜒而來,帶着粼粼的波光,帶着遠天的純淨與明亮,把山握在掌心。它本可以筆直地傾瀉而下,卻固執地彎轉,環繞着山,要把三生三世的浮沉都沖刷山石印記裡。

泛舟其上,聽山水囈語,聽漁民的歡笑,聽野鴨鴻雁的嬉鬧,不覺間便進入了天人兩忘的境界,彷彿我們與世界是如此的親近。

龍源湖是大淩河上的另一顆明珠被譽爲“北方西湖”。這裡的水鳥尤多,水鳥或邁着優雅的長腿漫步水中,從田園詩中帶着墨意款款而來;或拍打着翅膀,在湖面上濺起水花,踩着水將要騰飛。它們在岸邊一羣建築的陪伴下,無憂無慮地翱翔着。

水鳥是自然留在現代化城市中難得的筆墨,承載着整個城市的鄉愁深情。在岸邊,時常能看見人們駐足觀賞,眼中滿是拉長的夕照。人在岸上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樓上凝望。這一刻,人與自然和諧又統一。

走進喀左縣,在綠水青山中補全塵世中所沒有經歷的修行,突然發現,原來我們的身體本就是自然用山水塑造而出的。骨骼血肉眉眼,都是鍾靈毓秀的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