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觀光客超愛逛西門町!達人今昔對比...嘆「下一個老街」
記者周亭瑋、盧映慈、丁維瑀/專題報導
近來,西門町商圈店面租金不斷飆漲,國際連鎖品牌看中其廣告效益,競相開設大型店;而西門一些老字號、僅此一家的特色店家則不堪負荷,紛紛走向歇業命運。另外,爲了因應大批外國觀光人潮,許多店家轉賣同質性高的名產,這讓文史工作者張哲生不禁憂心,西門會逐步走向「老街化」一途,而喪失已有百年曆史的獨特味道。
西門町是指中華路、康定路、成都路、及漢口街之間的區域,由於早在日據時期,就被日本移民規劃成娛樂特區,因此除了充斥着現今的青少年文化外,還存有豐富歷史及文化底蘊,更是臺灣最早有戲院聚集的地方。
▲西寧南路與成都路口。(圖/張哲生授權引用,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說起西門町過往的輝煌,住了40多年的張哲生說,「70、8年代的西門町最爲繁榮,當時整個中華路一帶還有裡面,開了很多百貨公司,像來來、今日、遠東、人人、國泰、第一百貨等,而戲院更多,鼎盛時期高達30多家【注1】。」
【注1】當時一個廳就是一家戲院。像獅子林大樓的4、5樓,早年爲金獅、銀獅、寶獅與雙獅4間戲院,雖稱是戲院,但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就是4個影廳。
直到90年代,由於捷運施工工程,整條中華路進入交通黑暗期,中華商場也面臨被拆的命運;同一時期,臺北東區開始崛起,隨着忠孝東路sogo的開幕,統領、明曜、到後來信義計劃區的出現,讓人潮逐漸往東移,也造成了西門町的沒落。
▲1995年的西門圓環。(圖/張哲生授權引用,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西門徒步區街區發展促進會第七屆理事長劉家鑫就感嘆,當時真的很慘澹,陸續關了好多店,「那時候好多房客都要求降房租,我跟房東說降沒關係,房子是你的怕什麼?關了4、5間,人家一看這邊都暗暗的,誰還要租?這樣一講有效,我知道一間22萬變成19萬,大家共體時艱嘛」。
他接着說,本來還有間店面2、3個月租不出去,房東堅持要租30萬,每天在門口抽菸,後來好說歹說才妥協租出去,「現在還不是翻倍賺回來,跟11年前比,租金至少漲5成」。
張哲生表示,後來市府、業者和居民爲了重振西門町,挽救曾經的風華,就想到來建徒步區,「這是東區無法辦到的,因爲那邊都是大馬路,不可能把忠孝東路、仁愛路封起來做徒步區,但西區比較多小條的路密佈在裡面,所以他們可以從中挑幾條,讓假日或晚上的時候當成徒步區」。
▲▼徒步區。(圖/記者盧映慈攝)
從1990年開始,陸續有一些區域示範,接着再造西門的計劃,將整個徒步區鋪上漂亮地板,成功讓部分人潮迴流,無奈效果有限,畢竟東區設備新、又吸引人,因此當時西門町有不少戲院關掉。其中,張哲生就分享一個奇妙現象,不知是巧合還是風水影響,武昌街北邊(右手邊)的戲院現在還在,但南邊戲院全都不見了,而那邊的店家也不斷在換。
談到對西門町的印象,許多人會說「它是一個永遠不老的地方」、「屁孩聚集地」、「擠滿國高中生」。的確,90年代到2000年,唱片行與簽唱會讓西門町人潮年輕化,而店家們也配合賣年輕人的東西,所以一些高檔精品就不會出現在那;此外,刺青、潮服、舶來品的注入,也讓當地成爲青少年次文化的殿堂。
►1坪3萬8!西門11年租金漲5成 「一根柱子比人家房子還貴」 ►西門町變身「小型聯合國」!韓國客夜排腳底按摩店…狂掃家樂福6商品
▲▼塗鴉牆。(圖/記者盧映慈攝)
不過「西門達人」林恆升對此抱持不一樣的看法,他表示,其實西門許多過往的歷史痕跡依舊存在,像老店咖啡館、紅包場、紅樓、天后宮等,文化遠比東區多,「年紀大的人也會來這懷舊,所以不管是哪個年級的朋友,都能體驗它的魅力。」
2010年後,開始有大批觀光客朝聖,從最初的陸客,一直到現在日本、韓國人。「我們這些4、50歲的人會明顯感受到,現在西門町雖然人多,但沒有繁華的感覺...」張哲生笑嘆,由於當地保留臺北舊城區的特色,同時也有商圈、潮流商品,所以給觀光客的感覺會比東區新奇,但許多店家逐一被名產店取代,豐富度不斷下降,無疑是抹煞西門町特色的危機。理事長劉家鑫也說道,原本三家賣不同商品的店,全變成伴手禮,「賣鳳梨酥的店還會配合不同國家遊客,賣不同的伴手禮,像泰國喜歡芒果軟糖,越南喜歡芋頭酥......。」
▲近來許多日韓觀光客朝聖西門町。(圖/記者盧映慈攝)
張哲生表示,「對於觀光客來說,他們可能沒什麼感覺,畢竟只是慕名而來,所以他們看到豪大大雞排會想買;可是對我們住西門町的來講,這個雞排是士林的東西,這現象讓西門町變得不特別了,裡面都是賣來自各地的名產,那西門町特色在哪裡?還有臺北本地人可能原先就不太逛西門町,現在更不會特別來了。」
現在,張哲生偶爾還是會去萬年大樓,找尋過往的回憶,他笑說,「我從小就會在裡面逛,到4樓買模型,對我來講是蠻珍貴的。它不僅維持40幾年的風貌、外觀,裡面店家結構也有保留許多以前的味道,重點是去B1還吃得到天婦羅、墾丁牛排......。」
▲萬年大樓。(圖/張哲生授權引用,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模型店。(圖/記者盧映慈攝)
臺灣老街文化徒有外觀,賣的東西卻十分雷同,這個現象值得西門町借鏡,張哲生直言,「西門町有很豐富的文化底蘊,歷史積累的產物是其他區域趕不上的,並不是說要一味的懷舊,而是該將西門町既有的文化發揚光大;另外,它也是個很好做文創的地方,與其用新建築物談文創,不如在百年曆史建築裡談,所以要重振西門町風華,是要包裝而不是消滅它。」
而林恆升對於西門未來的發展,是相當看好的,雖然從歷史角度看,臺北過去最繁榮的商圈,繁榮期大多約60年左右,可是西門町的懷舊特色、徒步區「開放式」格局、與便捷交通,都是它的優勢,「沒有重大變故的話,我認爲西門町會繼續繁榮好一陣子,幾十年跑不掉。」另外,劉家鑫也自信地表示,大環境不好,其他商圈都在下滑,只有西門町在往上走,「問其他聯合商圈的理事都說很慘、有些還說已經在加護病房了」。
▲西門紅樓。(圖/記者盧映慈攝)
▼西門町1969 vs 2017。(圖/張哲生授權引用,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