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淘汰人類還是服務人類?

如今的浙江人工智能的熱度無處不在。觀察最近半個月內的幾個論壇,11月22日,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上展示了無人駕駛藍色小巴,11月28日落幕的2020浙江義烏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上,機器人表演了送餐、接水、舞蹈,11月27日,在舟山普陀區舉行2020海洋科技產業戰略發展高峰論壇上,幾乎所有專家都圍繞一個主題:信息科技助推海洋強國跨越發展。

深刻感受,從日常到未來,人工智能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融爲一體。

我們身邊,已經冒出了哪些“黑科技”?專家眼中,未來世界是什麼樣的?中國能否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實現彎道超車,走到世界前列?

人工智能,催化出無所不在的“黑科技”

智慧雲棚內,一個個機器人穿梭不息,忙着運輸剛採下來的農產品。半空中,軌道機器人整日巡視監測,發現病變植物就拍照傳回。雲棚系統數據方艙的大屏幕上跳動着一串串數據,氣候、生產、農資、專家、銷售、市場……一目瞭然。“我們這個試驗場,以數字孿生技術爲支撐,將關鍵要素數據全部‘上雲’,實現種植、追溯等全流程自動化,用‘智慧’帶來更安全的農產品!”浙江譚家灣遺址公園運營管理(桐鄉烏鎮)有限公司副總裁韓震介紹。

一根水管伸進水面輕輕一吸,一分鐘後,電腦屏幕上就出現水質監測結果――金華市浦江縣的這輛水質走航監測車,外表跟普通車輛無異,內部安裝了流動注射儀,內含氨氮、總氮和總磷等水質指標模塊,能對河流、湖庫水質做“實時CT”。遇到污染,能快速繪製出流域水污染畫像,準確鎖定污染源。“傳統監測需要人工取樣,再送實驗室檢測,等結果出來,污染源頭可能已經擴散甚至消失,現在污染源無處遁形。”金華市生態環境局浦江分局黨組書記黃海感慨,“護好一灣清水,離不開高科技!”

實現人、車、貨、場、企等資源全部數字化的傳化智能公路港內,5G無人車24小時按既定巡航計劃監控,對異常移動物體自動抓拍,生成告警推送,輔助安保人員降低安全隱患。在這裡,智能的物業、物流、安防,配合無感停車、無人巡檢,打造完全智慧園區。

浙江已經把更遠的目光放到未來。這次烏鎮互聯網論壇展示了之江實驗室研發的類腦計算機,外表是個機櫃,裡面卻有大乾坤:這臺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包含792顆達爾文2代類腦芯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能指揮多個機器人模擬協同抗洪,也能“意念”打字輸入。操作員給計算機演唱一句歌詞,它還能“回想”,唱出後續的歌詞。

之江實驗室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大學、阿里巴巴集團共同舉辦的混合所有制新型研發機構,瞄準的就是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以突破智能計算面臨的算力、能效、智能、安全瓶頸爲目標,百億神經元類腦計算系統、光計算芯片與系統、廣域協同智能計算操作系統等5個重大項目,每個都將爲社會帶來深遠變化。

未來,人是“廢人”,智能算法纔是“超人”?

人工智能一日千里地發展,讓人欣喜之餘,也有深切的不安全感。

“未來智能算法將是控制這個世界的超人,大量的人將會成爲‘廢人’,是這樣嗎?”

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人工智能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直接回答:不是。

他的理由很簡單:這些智能從哪裡來?來自於人類行爲大數據,在今天,每個人都在貢獻數據。比如每天經過人臉掃描儀器,就是一次次的數據標記。數據提供給機器學習算法,下一次採集數據的時候,機器又給出自動的判讀,這就是我們感受到的人工智能。“智能社會,每個人都在其中,每個人都在享受,又每個人都在貢獻,人機互相影響,不是隻靠一個超人。”王懷民說。

隨着標識越來越多,數據的增長快得驚人。“我們已經進入了數字化3.0時代。”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張亞勤說,車、街道、交通燈和整個城市在數字化;電網、工廠、機器在數字化;在家裡,各種家電在數字化;同時生物世界也在數字化,大腦,身體各個器官,DNA、RNA、蛋白質都在數字化。

數據越來越多,是過去的成千上萬倍,這在過去難以想象。這些數據提供給機器學習後,最近5年,機器深度學習水平快速崛起,語音、人臉、物體分類等方面,人工智能水平已經超過人類。芯片、軟件、架構以及算法方面的快速進展,不斷提升新的數據,新的算法,新的場景,促進快速迭代,很多傳統產業被改變甚至顛覆:教育、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每個產業都被人工智能所改變。

社會財富的積累和分配也在快速變化,因爲人工智能深刻改變了生產方式。

京東智聯雲總裁周伯文拿出了幾張圖,這是他們做的產業分析:

行業來看,現在社會各行業都有數智化轉型的領軍者脫穎而出,但全國平均大概只有7%的企業走在前面:同一行業,領軍企業數智化水平是66,全行業平均只有37,大部分企業數智化能力和領軍企業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一旦成爲領軍者企業,企業的營收增長率、銷售利潤率都比同行有了巨大的領先優勢――分別是5.5倍和2.4倍。

這麼大的差距,怎麼形成的?周伯文舉例,京東“618”上銷量第一的冰箱,就是京東首個全人工智能設計的冰箱。冰箱個性化描述圖片,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背後是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不知疲倦,並且具有很強的情感能力的人工智能,可以精準高效地服務好千差萬別的消費者。” 周伯文的結論是,產業數字化是不可逆轉的浪潮,產業數字化必將成爲未來十年人工智能最大的戰場。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的例子讓人耳目一新:伊利通過現在用奶牛耳標分析健康程度,昨天走了多少步?有沒有挑食?吃得怎麼樣?產了多少奶?拿到數據再提供有針對性的精準營養配方。而在銷售端,伊利建立了大數據平臺,捕獲消費者的新需求、新趨勢,通過算法預測未來可能的流行產品口味、營養功能。一款網紅產品“須盡歡冰淇淋”,就是基於輿情大數據智能解析,發現消費者集中討論冰淇淋外皮,對胡蘿蔔的評價比較高,伊利馬上優化了胡蘿蔔口味的生產,網紅產品誕生了,市場銷量隨之提升。

雖然人工智能越來越受重視,但人工智能無疑是有門檻的,中小企業要趕上這個趟,並不容易。

一些具有研發能力的大公司開始提供基礎的學習、開發平臺,百度大腦已經開放到6.0版本。華爲不但用開放的平臺幫助客戶處理數據,也明確通過華爲的算力和模型產生的知識產權歸客戶。

“如果人工智能不進入生產系統,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華爲雲計算董事長鄭葉來說,因此,必須重視人工智能專家和行業專家合作,把行業應用和人工智能系統結合。

更多專家認爲不必悲觀,人工智能會讓生活變得更好。

“機器人的使命就是爲人類從事一些人類不想做的工作。未來,人打遊戲,機器幹活,越來越像黑客世界。” 達闥機器人CEO黃曉慶的觀點,是機器爲人服務。零售、安保、清潔以及無人售貨四大領域使用機器人已經相當普遍。“未來3到5年,機器人水平逐步提高,服務會滲透到養老,無接觸的零售,保安,教育……”美團首席科學家夏華夏證實了這一點:“今年2月在北京小規模試點,用無人車做美團買菜,很受歡迎。接下來我們會用智能無人機、無人車幫助外賣小哥做更高效的配送。”

三一重工副總代晴華說:“ 以前的工人靠體力、技巧,但現在生產線上的年輕人,說是搞電焊的,估計找對象都困難。如果說是操作機器人的,那很光榮。從技能型轉向軟件創新型,一切都成爲可能。”?

人工智能快速奔跑,新痛點在哪?

人工智能一日千里發展,除了帶來高效便捷,也帶來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問題。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兼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德��說,他到中國之後發現,智能技術大範圍鋪開,中國民衆不知不覺已被視頻圖象的信息所覆蓋。中國出行環境非常安全,可以做到全出行全鏈條的追蹤,未來隨着新技術發展,可以做到毫米級的定位。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引發的隱私保護的爭端也屢見報端,怎麼平衡兩者關係,無疑已是今天全社會必須面對的課題。

安德醫智科技中國區CEO 李晶珏說,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制約尤其大。“數字醫生的老師是大數據,它的學習需要海量、高質量的大數據。醫療數據涉及到個人隱私、倫理、數據安全、監管合規,再有,人的病非常複雜,醫療數據更加複雜,不同醫院診療水平差異又大。那麼,能否突破數據共享機制,成爲制約發展的痛點。我們希望國家出臺政策,讓醫療人工智能公司合法合規地利用高質量的大數據,促進醫療應用更快速地落地和發展。”

擴博智能創始人兼CEO嚴治慶認爲眼下雖然對人工智能認可度很高,但資本市場還是太激進、太浮躁。“這個行業還是‘慢’一點,特別是在工業互聯網上,需要深耕、精耕、花時間,並不是砸錢就可以。”

跟行業的巨大規模比,目前人工智能人才非常缺乏。通威股份CIO周勇說,人才是個巨大制約。“希望未來有一批非常熟悉行業的人工智能公司,我們非常缺乏跟人工智能相關的人才和落地體系。”

11月14日,一場“西湖論劍・2020中國杭州網絡安全技能大賽”在杭州舉辦,目的就是挖掘更多網絡安全人才。大賽模擬了一場網絡空間裡的城市守衛戰,有3524人報名,獎金達數百萬元。“信息化一日千里發展,網絡安全重要性日益凸顯。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安恆信息董事長範淵說。

浙江對人工智能的渴望前所未有。今年開始,浙江正式啓動頂尖人才“鯤鵬計劃”,目標未來5年,在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先進製造等領域集聚100位左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靈魂人物”。不看身份,關鍵看在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研究、產業化應用研究等方面是否處於世界前沿,活躍在創新創業一線。一旦確定,“頂格支持”。

之江實驗室招人,目光瞄準全球。記者問之間實驗室主要負責人:“科研、招人非常費錢,財政支持力度夠嗎?”得到的回答是:完全夠,不差錢!

無論如何,人工智能這輛列車已經呼嘯前行。兩組數據令人振奮: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完成增加值1644.5億元,同比增長14.4%,對浙江工業增長貢獻率逾六成。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介紹:“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了770億元,人工智能企業超過了2600家,已成爲全球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地之一,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的應用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