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未來將是什麼樣?
原標題:人工智能的未來將是什麼樣?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時斕娜
在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佈的2023年度“十大新詞語”中,“生成式人工智能”高居首位。
歷經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年後,人工智能進一步蓬勃發展,與千行百業融合相生。經過訓練,人工智能在一些方面的表現“進化”得越來越像人。那麼,人工智能的未來將是什麼樣子的?
“當下人工智能雖然能夠完成各種任務,但是它的智能水平與人相比還有差距。未來更高級的人工智能,應該能夠真的像人類甚至是超出人類的智能水平。”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朱榮生說。
具有高效的學習和泛化能力、能夠根據所處的複雜動態環境自主產生並完成任務的通用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前進的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亞勤表示,通用人工智能首先要有巨大的能力,在大部分的任務中比人類強,其次必須具有通用性,而且要像人類一樣不斷升級、學習和進化。
朱榮生告訴記者,對於何時才能實現通用人工智能,學界並沒有定論,但預期基本在未來幾年到一二十年間,相比此前的預計,當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現後,這個時間已大幅縮短。
機器人智能管家幫忙打點家裡的大事小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聊天機器人、電子寵物不僅有聰明的大腦還有了栩栩如生的形體……朱榮生列舉了一系列通用人工智能加持下,人們的生活場景。他認爲,由於泛在性技術的特性,未來只要人們身邊有電子設備,都會有人工智能的身影,人工智能賦能的廣度和深度將持續增加。
不過,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樣面臨一些難題。算法偏見、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等問題與人工智能的發展相伴而行,一些研究顯示大模型已經會使用欺騙手段,而符合人類情感、倫理與道德觀念應爲通用人工智能具備的品質。因此,人工智能在治理中發展已成學界共識。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欣認爲,相對於傳統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產業鏈正從單一主體生產模式轉變爲多層嵌套式,涉及上游的基礎模型生產、中游的工具開發和下游的面向用戶部署,責任主體更加多元,這給治理增加了難度。對此,需要完善人工智能治理的工具體系,明確算法備案、分類分級監管等治理辦法的具體執行方案。
“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倫理的規制往往先於法律。”張欣表示,然而,倫理本身具有包容性和不確定性,目前人工智能的倫理審查仍主要依賴企業自律。她建議,建立統一的人工智能倫理審查機制,實現倫理與法律規制的有機銜接。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