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紅運村”的日子更紅火

位於北京東北部深山裡的密雲區大城子鎮河下村,風景秀麗。但由於缺乏產業支撐,被認定爲集體經濟薄弱村。2021年底,來自北京首發集團的鄭忠義到村裡擔任第一書記,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河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60萬元以上,實現新突破。

下了京承高速,不遠處就是河下村。在村委會大院裡,記者見到了鄭忠義。他面色黝黑,臉上帶着熱情的笑容,身着樸素的短袖、長褲,很接地氣。“歡迎歡迎,先到辦公室坐坐,喝口水。”

辦公室不大,一張辦公桌,一臺舊電腦,相對擺放着四五把椅子。“剛在這開了個會,跟村裡的幾個年輕人聊聊紅運農谷的事,還沒來得及收拾。”鄭忠義笑着說。紅運農谷是什麼?記者好奇地問。“我們正在爲河下村打造‘紅運村’品牌,其中包含‘紅運農糧’和‘紅運農谷’兩個項目。”說起村裡的發展,鄭忠義侃侃而談。

“紅運農糧”特色農副產品,是利用復耕土地和荒坡,種植玉米、小米、油葵、黏高粱、紅薯、中草藥等特色作物,並通過深加工,延伸開發農副系列產品,包括高粱黏飯、高粱糉子等。“紅運農谷”則指的是休閒農業,以貫穿村域的紅門川河爲核心,建設“一廊兩園”,既形成生態景觀,又爲休閒農業產業帶來助益。目前,村裡的精品民宿院落已增至16個,其中4處已投入運營。在這兩個項目的支撐下,2023年村集體收入超過60萬元。

爲什麼叫紅運?鄭忠義微微一笑,回憶起剛來村裡的情景。“其實成爲第一書記前,我曾來過河下村。”那是2021年夏天,首發集團與河下村開展黨建共建,組織支部黨員到河下村開展黨日活動。“當時我們對這裡印象很好,自然環境很棒,老支書給我們講了很多村子的紅色故事,是很有生機和活力的一個村。”從村裡老人口中得知,抗日戰爭時期,8名八路軍戰士犧牲在這裡,村民一代代自發守護烈士墓。

令鄭忠義沒想到的是,他與河下村還有後續緣分。“2021年年底,領導找我談話,徵詢是否願意到河下村擔任第一書記,幫助發展村集體經濟。我特別驚喜,當時就一個想法,必須去。”鄭忠義說,其實河下村的基礎很不錯,民風淳樸,缺少的是發展方向。“有集團和市區各級部門的支持,每年達到村集體的增收目標並不難。”鄭忠義的心裡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他希望能激活村裡年輕人幹事創業的熱情,幫助村裡建立起發展的框架,打好基礎。

距離村委會100多米的地方,有個大碾子,很多上了年紀的村民,喜歡聚在這裡乘涼聊天。鄭忠義沒事的時候也來,就坐在村民中間,聽他們講村裡的大事小情,也瞭解村裡的年輕人。“謀劃村裡未來發展的時候,我就把他們都叫過來一塊商量。‘紅運’這個品牌,正是大家的智慧。”鄭忠義介紹,“紅運”裡包含了3個“紅”:村裡傳承的“紅”色文化,村前流過的“紅”門川河,還有村裡盛產的“紅”高粱。

目前,河下村正在建設“無廢鄉村”,通過構建有機肥產業鏈,在實現農林固廢循環利用的同時,推動“紅運農糧”種植向生態有機農業轉變,並通過治理固廢污染提升鄉村人居環境,推動民宿、休閒觀光農業爲支撐的“紅運農谷”發展。

“我的任期預計在2026年1月份結束。接下來的時間裡,還要繼續拓展‘紅運’品牌的產品創新和市場。另一方面也要繼續培養創業帶頭人,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村。”鄭忠義說。

(本報記者 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