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迴歸自然 武漢築牢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屏障
武漢自古爲雲夢寶地,“一城秀水半城山”,山水形勝,氣勢磅礴,兩江穿城過,百湖在其中。長江由南向北接納漢江等衆多河流,牽起數百個大小湖泊和低山丘陵,“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具有中部平原豐水城市典型的生態格局特徵。
江灘濱水公共空間長度接近70公里,總面積約740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超過了460萬平方米;城鎮空氣質量優良率84.4%、森林覆蓋率15.33%、劣V類湖泊減少31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90.9%;山體修復面積累計達1.3萬畝,超90%的河流水質達到三級以及上;“兩江四岸”已建成長達69.37公里的江灘畫廊……這些年,武漢一直探索着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的現實路徑,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江城。
近日,人民網記者隨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採訪組來到湖北武漢,感受了礦區到景區的“蝶變”、廢舊工廠到文化創意園的歷史變遷、溼地公園生態多樣性的變化,也感受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周強告訴記者,武漢市針對生態保護修復過程中的長江防洪、流域水土污染、水岸線利用、溼地安全與生物多樣性、山體破損及地質安全、生態系統連續性等問題,區分輕重緩急,堅持遠近結合,重點從加強統籌佈局、推進項目實施、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開展了生態保護修復工作。
礦區山體修復成“生態福地”
馬驛山礦區已經變成公益性公園,長江書畫博物館坐落其中。人民網記者畢磊攝
從武漢市中心驅車往東,便能抵達“中國光谷”所在地的東湖高新區,在這裡孕育了衆多高新科技企業。然而,在原來的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九峰鄉馬驛村,由於礦區多年開採活動,馬驛山的剝離表土、採礦剝巖,挖損土地,破壞地表植被,以及推放廢渣等使得地表面貌普得支離破碎。
資料顯示,礦區採石場千萬破損山體全長約0.44公里,平均寬約200米,基岩裸露總面積0.8公頃,礦區植被破壞面積約9公頃。採礦活動破壞了植被生態系統,改變了原始地形,水土流失嚴重,並形成巨大的顏色反差,破壞了自然地貌景觀。
2014年底,馬驛山礦區治理工程納入中央財政支持示範工程,中央支持資金1000萬元。東湖高新管委會按照“一山一策”原則制定礦山治理措施,探索新型管理制度,將山體修復與城市建設、景觀打造緊緊結合,委託平臺公司組織實施礦區採場的治理工程和長江書法博物院的規劃與建設。通過採場邊坡治理、工礦廢棄地整治、地形地貌景觀植被修復三項治理手段,馬驛山礦山治理項目平整土地、覆土、美化綠化建設用地230畝修建廣場、停車場、水景40畝,修建道路4000米,完成書法博物館紀念園區綠化80畝。
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資源環境中心副主任黃波告訴記者,馬驛山礦區在治理中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堅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建則建”,統籌規劃,合理佈局,綜合防治,通過礦山環境治理和保護,實現“變廢爲寶”。
記者發現,如今的馬驛山礦區已經變成公園綠地,過去破損的山體已經覆蓋上鬱鬱蔥蔥的植被,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現在每天都能看來有人來這裡釣魚,在之前這是難以想象的。通過治理,馬驛山共恢復林地8.5萬平方米,結合周邊項目開發,共形成了17萬平方綠地公園,爲廣大市場提供休閒、娛樂、健身和科普教育的場所。節假日接待遊客可達近千人。”黃波表示,通過馬驛山礦區的生態重建,恢復土地資源,改善環境質量,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守護城市中心“綠色斑塊”
東湖落雁景區優美的景色與良好生態讓遊客們紛紛駐足拍照留念。人民網記者 畢磊攝
東湖落雁景區是武漢溼地公園的代表,爲國家級重點名勝風景區武漢東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用地總面積爲8.16平方公里,其中陸地4.7平方公里,水域3.46平方公里。其中,落雁景區自然生態園總面積357畝,由四個伸向水中的半島組成,該園憑藉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成爲廣大攝影愛好者、婚紗攝影外景基地,是市民休閒觀光的絕佳去處,形成了觀鳥周、七夕鵲橋會等活動品牌。
據記者瞭解,落雁景區自然景觀以溼地和草場爲主,具有巨大生態潛力,是鳥類和其他野生生物的棲息地。根據“武漢東湖綠心生態保護與綜合提升專項債項目”落雁景區建設方案,落雁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保護性水岸共治和溼地修復,打造城市中心的溼地半島。
“這裡有800年的古樹,上千種珍稀動植物,景區的森林覆蓋面積達到了95%,在落雁景區劃定的保護範圍中,陸地核心保護區域達到60%,水域核心保護區域達到100%。每年11月初的東湖落雁景區,成羣結隊的鸕鶿飛來過冬,它們棲息在湖心島的樹上,遠遠看去格外壯觀。”風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落雁景區是武漢市中心重要的“綠色斑塊,擁有樹林、農田、內塘、草灘四大生態要素現有生態系統完善。其中,林地資源分佈集中,長勢良好,草灘結合水灣生長,是重要的鳥類活動場所。核心區處於重要的鳥類遷徙路線上具有多樣化的溼地植物、昆蟲魚類和鳥類生境條件優越。
“水質好了,生物多樣性就重新展現出來了。今年以來,東湖的水質達到40多年來的最好水平。”該負責人介紹,溼地作爲一種有着豐富水資源的自然生態系統,和水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落雁景區從截污、治污、控污三方面着手,實施水環境治理。我們首先解決內塘、農田、村灣等污染源頭問題;其次統籌岸線資源,以生態岸線爲主、生活岸線爲輔,將現有生產岸線全部轉化爲生態岸線;第三設計林間圍欄隔離、水系隔離、地形隔離路徑隔離,限制遊賞範圍;第四,控制鳳眼蓮、一枝黃花、再力花等外侵物種生長。
“登上山頂,暢遊湖中,走進森林,漫步湖畔,望山探水,尋林拂草,東湖是人們感受詩和遠方的城市共享空間。”該負責人表示,隨着城市經濟的發展,我們希望遊客能夠迴歸自然。
戴家湖公園二期以“工業文明的迴響”爲主題,是華中地區首座混凝土公園。人民網記者 畢磊攝
在武漢消失的湖泊中,戴家湖是第一個“死而復生”的湖泊。上世紀50年代,戴家湖曾是盛產魚蝦菱藕的天然湖泊。之後由於工業發展等原因,清涼的湖水慢慢發黑,隨着灰漿沉澱的“泥”,堆成平地,戴家湖消失了。在此之後,日日傾倒的煤灰泥漿“長”到十幾米高,築起一道“灰堤”,戴家湖變成“戴家山”。每逢梅雨季節,這裡的粉煤灰都會將馬路染成黑色,成了“人見人煩”的污染源。
2013年,武漢市、青山區兩級政府籌資近億元,歷時一年半對其進行了改建。據記者瞭解,從這裡清運走的粉煤灰有80萬噸。
2015年,戴家湖公園已經變成了武漢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公園佔地約5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42萬平方米,湖泊面積約4.7萬平方米,被稱爲武漢東大門的一塊“綠肺”。
戴家湖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戴家湖公園新種植樹木30000餘株,一期建成開放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四年多來,已吸引喜鵲、戴勝鳥、野雞、野鴨等近20種野生鳥類來此棲息。
“從公園大門踏上臺階,就能看到步道兩側的各種雕塑,它們都是使用工廠廢棄的鋼鐵零件製作而成。”在採訪過程中,武漢市規劃設計公司總經理楊逸給記者介紹了戴家湖公園的改造情況。他表示,過去一說到遺產保護,人們想到的是歷史文化遺產,其實工業遺產也有很高的文化價值。本着打造“節約型園林”的原則,在工業遺址的基礎上,利用廢棄材料的再回收,使整個公園不僅呈現出工業特色,還集生態防護、景觀觀賞、休閒健身、文化展示、公共服務和防災避難等多功能於一體。
時代的變遷,很多歷史淵源深厚的老廠活力不再,很多老廠房、廠址被廢棄,被一些人視作“對城市土地資源的浪費”,這實際上是一種短視。在工業遺址的基礎上,進行生態修復,讓工業遺址成爲留存城市記憶的載體,實則是在“保護工業遺產,傳承城市文脈”。而且,這種保護是“以用促保”,把看似“廢棄”的工業遺址利用起來,重新爲人們留念、懷舊、觀光,從中吸取奮進的力量,賦予了工業遺址新的意義,具有很強的示範價值。
“‘扭曲’自然是葬送人類的明天。今天,我們立碑記錄武漢城市工業化進程中的這段‘彎路’,只爲:永遠不再出現這種傷害!”這是立在戴家湖園史館門口的生態紀念碑碑文結尾的話。這裡是青山區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的縮影,堪稱生態迴歸和城市歷史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