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韓國瑜美商會演講:中華民國一定會是美國的最佳夥伴

韓國瑜赴美國商會發表演講。(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徐政璿/臺北報導

臺北市美國商會21日邀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進行專題演講,演講題目是「從高雄市政到臺灣未來-由能源科技與開放看臺灣經濟發展」;原本預計10分鐘演講,但只開放2分鐘,隨即請媒體離席。高雄市府隨後也發佈演講全文,韓國瑜提到臺灣目前的7大困境,也提供了7大政策建議

韓國瑜也表示,未來中華民國一定會是美國的最佳夥伴,我們永遠會和美國站在一起。同時,感謝企業界的朋友撥冗來參加這次的交流,希望各位朋友多來高雄看看、來高雄投資、旅遊;也請大家繼續支持臺灣,擴大在臺灣的投資。

韓國瑜演講全文:

親愛的Leo Seewald主席、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媒體朋友們,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本人非常榮幸受邀至美國商會,與各位分享我在地方政府位置上體察到的問題和我的施政對策、還有這段時間我對於臺灣政經情勢走向的觀察與看法、以及我對於國家未來的政策願景。在我演講之前,我想誠摯地感謝美國商會長久以來對於中華民國的支持,因爲美國不但是臺灣最重要的盟友,美商也是臺灣最重要的投資者之一,未來中華民國一定也會一直是美國最堅實、緊密的盟友,我們會和美國一直站在一起。

今天我想和大家討論的主題分爲幾個部分:第一,我想先和各位分享我在高雄執政的一些成果和心得,很多經驗能直接連接到臺灣未來發展的各種可能;第二部分,我想談談近年來國際情勢的變化,以及對臺灣未來發展會產生的影響;第三部分,我想討論這三年多來民進黨執政後,臺灣面臨到的諸多挑戰;第四部分,我會提出對於臺灣經濟發展的幾個重要政策方向。最後,在交換意見的時間裡,歡迎各位提出你們所關心的問題,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交流。

我的高雄經驗

我到高雄是個意外也不是意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人民渴望改變的心。

這份想改變的渴望絕對超越藍綠,因爲我強烈感受到高雄民衆對於經濟現狀的不滿,雖然高雄市已經被綠營執政超過20年,但在蔡總統執政的這幾年,臺灣經濟快速惡化,一方面總體經濟成長減緩,一方面反應在民間的就是國人普遍對於經濟惡化的感受不佳,而對於大多數受薪階與中低收入家庭的庶民而言,其感受最爲深切,因爲他們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其中高雄市民的感受應該最爲明顯,因爲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過去幾年高雄街道上到處都貼上店面出售或出租的廣告;另外,受到觀光客減少的影響,幾個原本人潮洶涌的觀光夜市也變得非常冷清。

也就是因爲感受到高雄一般庶民對於生活與經濟的不滿,我就任高雄市長之後,就對於如何改善庶民的生活與經濟特別重視,包括推銷農產品、招商引資、推動觀光與清淤治水等等。

在推銷農產品方面,我就任高雄市長以來,親自帶着農民赴海外拓展市場,三月初我帶着農產團隊赴海外推銷農漁產品,分別與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簽訂了數十億元訂單,另外還與澳門簽訂了採購鮮花合約等等。其實我覺得臺灣農產品品質非常好,價格也很有競爭力,但是農民缺乏國際市場開發的能力,這是未來我們高雄市政府要努力協助他們的地方。

而在招商引資方面,自我上任之後,由於大力推動觀光,已經使得許多觀光人潮迴流,因此有一些企業開始決定要在高雄投資興建國際旅館。但是這還不夠,因爲產業發展纔是高雄市城市發展的命脈,因此我希望未來高雄必須朝傳統產業高值化、扶植數位內容產業、推動科技產業、與籌劃跨境電商平臺等方向前進。目前已經有許多企業來拜訪我們,希望能在高雄投資,這些企業預計投資的金額已經達到700億元,目前增加超過6,000個就業機會。當然,很多經濟措施和建設,例如:自由經濟示範區,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才能得以實現。五缺六失的問題也是我們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上的隱憂,而這些問題,卻不是地方政府能夠獨立解決的。

另外,爲了實際瞭解一般庶民百姓日常的生活問題與主要困難,我上任以後,固定每月安排一天夜宿民家,同時與當地農民或居民進行座談,以便能夠真正接到地氣,直接瞭解他們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並設法協助、改善。這也是我希望推動庶民經濟的最主要原因,因爲只要庶民經濟可以發展起來,對於這些中低收入的家庭一定會有最直接的幫助。

並且在我擔任高雄市長之後,我就責請李四川副市長全面推動道路平整工程,不但因爲他是這方面的專家、而且是非常認真負責的執行者,我們高雄的路況獲得非常顯著的改善。另外,爲了因應夏季颱風可能帶來的淹水問題,我也請李副市長大力進行排水清淤工程,最近高雄歷經幾場超級豪大雨,雖然造成一部分地區淹積水,但是水很快就退掉了,這表示我們排水清淤工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總結我的高雄經驗來看,一方面政府應該要注意到產業的發展,但是更應該要注意到與大部分民衆更息息相關的庶民經濟,我覺得至少高雄市在這一部分做得還算不錯。另外交通與治水等問題,都是很重要的民生問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應該要一同努力改善。大型的經濟建設計劃,也需要中央的支持和協助。最後,我覺得很重要的是,政府在推動各種政策時,一定要確實掌握進度、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效益,未來如果我有機會進入中央,我一定會建立衡量政府效能的KPI,讓每一個政策都能確實的落實與完成,而不應該只是喊喊口號而已。

國際情勢鉅變

近年來,國際政經局勢變化十分快速,而這些事件對全球乃至於我國都產生重大影響,臺灣身爲國際的一份子,我們必需要不斷地關注國際情勢的最新發展。

首先,在美中貿易戰爭方面,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期間就不斷抨擊中美的貿易不對等關係,批評大陸利用商業手段「扼殺美國」。2018年7月美國開始對大陸出口美國商品中約500億美元徵收25%的關稅。大陸商務部在同一天作出反制措施,向包括大豆在內的128種美國進口商品課稅。

雙方經過數回合的談判,不僅沒有達成協議,報復性關稅範圍還不斷擴大,直至今日美國已對總額2500億美元的陸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並威脅將於 9月1日起對中輸美3000億美元關稅清單亦加徵10%關稅,所幸日前川普總統決定暫緩其中一部分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計劃。

貿易關稅戰之外,美中兩國還將戰線延長至科技戰與貨幣戰等領域。美國科技戰主要針對「中國製造2025」而來,5月川普總統發佈行政命令,宣佈把華爲列入黑名單列入《出口管制清單》。華爲不但被排除出美國市場,衆多美國晶片商也停止向華爲供貨,例如Google禁止華爲使用Gmail, Google Maps,與Google Search 等等。

8月初人民幣匯率突破7的整數關卡,許多人認爲這是北京當局想要利用貨幣貶值來減緩美國提高關稅的衝擊。在同一天,美國將中國大陸列爲匯率操縱國,雙方的貨幣戰正式開打。

另一方面,香港反送中運動升溫,不久前,香港政府提出修正《逃犯條例》草案,引發香港人士憂慮,因而於六月初發起「反送中大遊行」,超過百萬人走上街頭。雖然後來特首林鄭月娥宣佈暫緩《逃犯條例》修訂,但是走上街頭的民衆並沒有因此而解散,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七月幾乎每週都有羣衆運動,八月衝突更形加劇,示威者連續二天霸佔機場,讓全球最是繁忙的香港機場被迫停擺。

而在兩岸關係部分,蔡英文政府上任後,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被大陸認爲破壞兩岸政治協商的互信基礎,總統就職的演講被認爲是一張沒有答完的試卷,最終兩岸關係急速冷凍。今年初,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後,蔡總統重砲回擊,聲稱「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對大陸態度轉趨強硬。最近又通過「國安五法」修法,立法院下個會期還要推動「中共代理人」修法。這些法律雖然是以國安爲名,但是我們非常擔心對於憲法所保障的臺灣人民言論自由、媒體自由、與集會自由,可能造成與產生的傷害。

受到國際經濟情勢變動的影響,國際上各大研究機構多次下調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同樣的,主計總處已經三度下修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至2.19%,不過很多專家都不認同這個數字,認爲主計總數的預測過於樂觀,今年可能保二(2%)都有困難。

臺灣面臨的困境

臺灣過去曾經創造全球稱羨的經濟奇蹟,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亦能兼顧民生,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讓多數人民共享,達到均富的社會。然而,過去幾年民進黨政府以意識形態治國,凡事政治掛帥、不尊重專業,結果造成臺灣經濟停滯不前,全體國人感受至爲明顯。個人以爲,臺灣正面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政府以意識形態處理能源問題

民進黨推動「非核家園」,對基載電源開發與電力穩定供應形成莫大挑戰,因爲再生能源無法擔任基載電力,而且非核造成火力發電與碳排量大幅增加,嚴重影響國民健康並造成環境污染。

2017年8月15日發生全臺大停電,政府所謂「不缺電」的保證也破功。在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下,許多臺商都想回臺投資,儘管政府保證不缺電,但因爲能源穩定供應有所疑義,也讓不少臺商爲之卻步。

2018年11月24日,有關能源議題的三項公投案,包括廢除「非核家園」、火力發電每年減少1%、以及不新建燃煤電廠等都獲得通過,充分顯示民衆對當前空污、缺電等問題的疑慮與不滿,更是有力否定了民進黨「2025全面廢核」這項躁進的能源政策。然而,雖然「以核養綠」公投通過,但政府依然拍板核電不延役、核四不重啓,完全漠視公投所展現的民意。

臺灣簽訂FTA進度緩慢 對外開放不足

臺灣對外難以融入國際經貿整合,臺灣目前已生效FTA的貿易涵蓋率不到一成。反觀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已經超過六成,去年底由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開始運作;「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最快也可望於今年底達成協議。這些國際經貿整合,臺灣卻無法加入,被邊緣化的問題愈來愈嚴重。

除了對外籤屬FTA進度緩慢之外,臺灣自身的內部開放也不足,國民黨於執政期間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希望藉由主動開放與鬆綁,建立高度自由化之經濟體,逐步推動臺灣邁向自由經濟島。可惜的是,2016年政黨輪替後該條例就胎死腹中,但是民進黨政府卻無法拿出任何的替代方案。

五缺六失問題降低投資意願

大陸過去因爲生產要素低廉,臺商長期以大陸爲生產據點,再將產品行銷至全世界。最近,由於中國大陸投資環境惡化,生產要素優勢不再,加上啓動美中貿易戰大陸輸往美國關稅大幅提升,有越來越多的臺商轉而回臺投資,根據經濟部統計,目前臺商回臺投資總金額已經突破5000億元,並且全年可能達到8000億。面對大量的臺商有意回臺投資,臺灣卻有嚴重的「五缺、六失」問題無法解決。所謂「五缺」是指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六失」則是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體目標。這些企業關心的重大問題無法解決,讓不少投資案爲之卻步。

科技產業政策效益有限

蔡英文政府最重要的科技產業政策主要是五加二計劃,但是這些計劃只要某些產業有利,並不能全面提升臺灣產業的技術進步。事實上,將一些最新科技加強運用於製造業、商業服務業和農業等產業上面,這應該纔是比較正確的科技產業政策。

另外,臺灣先進技術基礎建設佈局太晚,讓許多科技產業的臺商找不到新科技的實驗場域,例如AI、自駕車、物聯網、5G與大數據等相關應用,被迫到國外尋找新科技的實驗場域,非但提高科技廠商的成本,也阻礙臺灣科技應用的研發與發展。

忽略少子化與人口老化問題

我國在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國發會推估將於2026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20%。同時由於生育率持續下降,「高齡化少子化」的結果不但造成勞動力不足,亦顯示照顧需求的增加。然而,蔡政府卻未對高齡化少子化問題提出因應策略,未來相關問題將會益發嚴重。

薪資停滯 人才外流

從近30年來我國企業的營業盈餘不但金額大幅成長,佔GDP的比重也呈現攀升的趨勢;反觀,受僱者的報酬佔GDP的比例卻呈現下滑。換言之,企業獲利分配給員工的比例愈來愈少,導致臺灣低薪問題嚴重。

由於長期實質薪資倒退,造成臺灣就業環境不佳,人才外流形成國安問題,根據主計處的調查,2017年赴海外就業的臺灣民衆達到73.6萬人,創歷史新高。面對人才大量外移,我國也試圖提升引進國外人才。然而,根據勞動部的統計,來臺工作的外籍人士,外籍專業人才只有約3萬人,主要還是低階的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超過70萬人,我國已出現嚴重的「高出低進」的人才逆差危機。

政策紊亂,缺乏長遠效益評估,導致國內經濟疲弱

蔡總統執政三年多,提出一些有爭議的法案與措施,引起國人許多的反彈,包括一例一休、前瞻計劃、年金改革、非核家園、轉型正義條例、不當黨產條例、與國安五法等等。

受到這麼多政策爭議的影響,導致企業投資與消費者信心不足,再加上國際經濟環境不佳與兩岸關係惡化的衝擊,使得過去三年臺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2.3%,遠低於前面幾任總統的表現。

主要政策建議

既然已經明確看見問題點,我想談談我對於臺灣未來發展的一些主要政策建議。政策的穩定、一致與可預測是經濟發展的根基

面對當前全球政經環境的驟變,臺灣要如何脫穎而出?臺灣要如何與我們最緊密的合作伙伴共同攜手突破重圍?我想除了要有一個良好的商業經營環境外,一個穩定的政治與經濟環境更是關鍵。誠如今年美國白皮書所言『臺灣即將到來的 2020 總統選舉,美國商會呼籲臺灣解決白皮書議題的動能「不該受政治選戰影響」(Taiwan should break the habit of “election paralysis”),臺灣應該放下政治偏見,持續優化臺灣整體福祉。』因此,未來我所領導的政府一定會秉持專業施政的宗旨,確保政策制定過程的透明度,同時保證政策的穩定性、一致性與可預期性,絕不以意識形態綁架企業,也不會讓企業被迫選邊站,喪失擴大市場的機會。

能源政策需確保能源供應穩定、安全與合理電價

那麼要怎樣會有好的商業環境?這是在座各位非常關心的議題,誠如今年美國商會白皮書特別提到,雖然中美貿易大戰之際,吸引了臺商迴流,但也指出要『化解「五缺」的困境』有關改善投資環境、解決五缺問題,這是任何政府的職責,不論誰上臺都不能迴避,但我要強調的是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交由專業處理,秉持可靠的科學實證,而不是靠意識形態、更不能搞民粹主義。

今年美國商會白皮書特別點出能源問題,在此我也要特別說明一下,民進黨執政以來因爲躁進的非核家園政策,產生了很多嚴重的問題,包括排碳增加、人民用肺發電;棄用核電、導致缺限電危機;還有區域供電失衡,以及產生能源安全疑慮等問題;而再生能源在技術未成熟之下,一旦擴大使用更可能導致電費大幅上漲的問題。

爲了改變蔡政府偏執的能源政策,我們提出了一個務實且以民意爲依歸的永續能源發展方案,包括穩定充分的能源供應、合理的能源配比、合理的電價、以核養綠、與節約能源措施等等。

依照這些目標,我們也提出以下配套措施。第一,「以核養綠」,我們要尊重並落實通過的「以核養綠」公投,綠能應以漸進方式取代核能。第二,加速節能與電網智慧化,因爲節能遠比蓋新電廠便宜,而且電網智慧化,可以更有效率的使用與調度電力。第三,平衡區域電力,鼓勵分散式發電,讓區域供電自足,減少電力長距離輸送的損失,以及正視南電北送的環境正義問題。第四,要促進電力市場的正常化,我們要參考先進國家建立一個可競爭市場,讓電業與用戶共同來決定出最適合臺灣的能源運作方式。

我要再次強調,穩定與平價的電力供應,不但有助於健全投資環境,促進經濟成長,更有利於民生經濟、穩定物價。未來如果我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我一定會務實評估能源政策,調整能源結構合理化,確保供電穩定無虞、電價合理可負擔、並維持國民健康與環境永續。

需積極面對臺灣的財政困難與老齡化問題

除了能源議題之外,美商白皮書也特別指出『臺灣內部的挑戰也很艱鉅。財政預算限制日增,政府能否迴應人口迅速老化的各種需求?』再來是財政問題方面,我們的政府債務非常沉重,而且現行的財劃法已20年未再修正,但目前不少縣市升格爲直轄市,導致多數縣市的財政收入不足支應財政支出。

面對這些問題,首先,我們認爲要落實公共資源的開源與節流,一方面要建立機會成本概念,避免公有財產長期的浪費與閒置,包括檢討前瞻計劃的必要性。第二、要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讓在地企業所繳納稅收中有足夠比例迴流到地方財政收入,補足地方財政不足之處,並大幅提高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誘因。第三、賦稅制度要簡政便民,並大幅降低稽徵成本。第四、不合時宜的租稅法規要即時修正,以便與國際接軌。

另外,面對老齡化社會的來臨,老年人的退休金怎麼辦?我們認爲包括各項社會保險(包含勞保、軍保、退撫、勞退等)都要提出可行的財務規劃方案,而且目前各類退休金的報酬率太低,未來基金報酬率必須要提高到國際標準,如此才能保證退休金有足夠的準備。

至於有關老人安養的問題,我主張長照制度改成保險制,將來由勞方、資方、政府三方來協同出資保險費用,受薪階級就業過程可以定存一部分長照基金,65歲之後由保險來照顧。

打造數位國家

有了好的商業與投資環境,我們還要推動臺灣經濟轉型跟產業升級,尤其面對數位時代的來臨,我們要打造臺灣成爲數位科技的強國。我們現在的國政顧問團團長,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先生,以前曾擔任Google 亞洲營運總監,他對數位發展非常熟悉,因此我們相信他未來一定會努力推動臺灣成爲數位國家。

在相關政策方面,首先,我們要落實數位時代的基礎建設與環境建置。未來臺灣將要邁入5G和物聯網的時代,這些都需要龐大的基礎建設與環境建置以及資金投入,未來廠商如果有意願投資有關寬頻無線及物聯網路基礎建設,政府可以設計相應政策,來吸引相關的投資。

再者,我們要建構智慧數位經濟有感的應用在各項產業與服務業上面。例如:可以應用在空氣品質的監測、水污染的監測;也可利用物聯網、食品雲再加上生產履歷,偵查食品原料來源,保證食品安全;還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判斷出流感傳播的途徑和趨勢,爲公共衛生決策提供服務。另外,目前的智慧醫療系統,可以利用物聯網的技術,達到遠距醫療的效果,這些都是智慧科技的應用。

在這裡我要特別迴應美國商會的兩點建議,首先是設立「數位委員會」跟「數位長」。我想這些都是很好的建議,我們可以考慮在行政院層級設立常設的委員會,由「數位長」來專門負責統籌數位基礎建設、人才培育與應用服務等相關計劃。

其次,美國商會白皮書也指出『高科技產業之外的臺灣產業,同樣亟需創新,從傳統制造業到服務業都是』。其實,在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所推出的「生產力4.0發展方案」,就是秉持這樣的概念,將工業4.0所帶來的技術創新,深入應用到各個產業,如傳統制造業、服務業、商業、農業等等,帶動這些產業轉型升級,可是政黨輪替後就未能持續,相當可惜。這也呼應了我剛剛講的,一個好的政策就應該持續做下去,不能因爲選舉或是政黨輪替就有所改變,最後傷害的都是我們的企業和我們的人民。

我們要全面開展多邊與雙邊FTA的談判

雖然中美貿易大戰持續進行,全球間似乎興起了貿易保護的風潮,但是我們觀察到,其實國際間區域經濟整合的腳步不曾停歇。面對這樣的趨勢,在過去我們,與新加坡、紐西蘭等國也簽署了FTA,但蔡英文政府執政三年來,洽籤FTA的腳步幾乎完全停滯,這使得我們臺灣廠商在出口上面臨了極大的劣勢。我們也看到了今年美國商會特別指出『由於臺灣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欠缺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臺灣正處於嚴重劣勢」』,所以我們一定要展開全面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包括申請加入CPTPP和RCEP,以及與包括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洽籤自由貿易協議(FTA)。

推動自由貿易經濟特區

國民黨於五年前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但因民進黨強力杯葛而無法通過。而目前臺灣面臨的國際經貿環境更爲險峻,爲此我們進一步提出《自由貿易經濟特區特別條例》。然而,該條例提出後,依然遭受到民進黨大肆批評,提出類似「洗產地」、「租稅不公」、「臺灣農業崩壞」等似是而非的觀點來誤導民衆。

事實上,自由貿易經濟特區的設計,是先透過成立一些示範區,藉由主動開放與法規鬆綁,來吸引投資與創造就業,也可觀察對相關產業的影響並加以調整,最終希望所有的城市都在自貿區內,臺灣就可以成爲自由經濟島。但是民進黨依然是爲反對而反對,完全置臺灣經濟前途與老百姓的生計於不顧,這是相當不負責任的。如果我當選,我一定會強力推動自經區政策。

大力推動庶民經濟與全民經濟

庶民生活的改善與收入的增加,一直是我念茲在茲的問題。如何解決?如同我一再強調的,就是「人進得來、貨出得去」,所以我在高雄市長任內,就積極的吸引國內外的觀光客來高雄消費,我還帶團去東南亞、大陸等地來推銷高雄農特產品並且進行招商,這些都是可以看到成效的,但是這對臺灣的經濟卻是遠遠不夠的。未來我們要特別重視與庶民經濟或是與全民經濟有關的經濟活動,包括觀光經濟、運動經濟、銀髮經濟及夜市經濟等等。這些產業的產值或許並不是那麼大,但是這些產業的發展,對於創造在地就業和在地所得會有很大的助益。

要全力打造青年願景工程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但是所謂「人是英雄、錢是膽」。我們的青年已經不像我們自己年輕的時候有這麼好的環境跟條件,以前國家經濟興旺蓬勃,而今臺灣經濟環境失衡,青年創業備感艱辛。因此打造青年願景工程刻不容緩,必須立刻就做。

尤其是對新創事業的扶持,現在大家都在講獨角獸企業,但是臺灣的市場那麼小,獨角獸談何容易,所以重點是怎樣將臺灣的新創事業推向國際,幫助他們國際化,來擴大他們的市場。

然而,我們看到現在的政府採取的「鎖國政策」、「逢中必反」,讓這些新創事業失去拓展鄰近市場的機會。所以,我們要培養新創事業,就一定要打破這樣的鎖國政策,來協助新創企業走向全球,加強與國際的連接,如此這些企業纔有機會成長茁壯,青年纔有希望。

結語

臺灣是小型經濟體,本身的資源相當匱乏,所以一定要開放,一定要與世界各國的企業合作,有了這些企業的投資與交流合作,我們可以學習到最新的技術、商業模式與應用服務,進而才能帶動我們的產業發展與經濟成長,所以我們對包括美商、歐商、日商以及其他國家的企業投資都非常歡迎。

每年,美國商會都會出一本白皮書,針對臺灣的企業經營環境提出建議。針對白皮書的建議,我們都會虛心檢討,希望國內的投資環境儘量與國際接軌,降低外商企業在臺投資的投資成本。

在座有我們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先生,以及前國發會主委林祖嘉教授,他們兩位是前後任的國發會主委,每年國發會都會研考並彙整各部會對於各項建議事項的處理情形,包括美國商會所提供的意見,並提出完整報告,未來我們也會延續這樣的模式,確保各項政策能有效率的落實完成。

最後,我要再次感謝美國商會長期以來對於中華民國的支持,我可以向各位保證,未來中華民國一定會是美國的最佳夥伴,我們永遠會和美國站在一起。同時,感謝企業界的朋友撥冗來參加這次的交流,希望各位朋友多來高雄看看、來高雄投資、旅遊;也請大家繼續支持臺灣,擴大在臺灣的投資,讓臺灣與大家一起「發大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