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單騎》男二號李加民親臨現場

電影《千里走單騎》男二號李加民先生

耿衛爲關索戲藝人李加民先生捐贈

6月21日,在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一個特殊的嘉賓出席現場,他就是澄江縣的一位民間藝人、電影《千里走單騎》男二號李加民先生。作爲此次活動的特約嘉賓,在現場爲大家籤贈《千里走單騎》DVD,並向大家介紹了關索戲和《千里走單騎》的花絮。以下是澄江縣委副書記姜巖博士最近發佈的有關文章。

最近,由張藝謀導演、高倉健主演的《千里走單騎》紅遍了中國和日本,電影中高倉健克服重重困難要拍的雲南面具演員李加民演的《千里走單騎》到底是什麼戲呢?原來就是雲南省澄江縣的關索戲,而李加民就是澄江縣的一位民間藝人,張藝謀創作這部電影最初就是受到了澄江關索戲的啓發。

隨着考古證據的不斷髮現,神秘的古滇國逐漸浮出水面。我個人認爲“浮出水面”這個說法特別形象,因爲我斷定撫仙湖水下的那座古城就是古滇國國都。不過,除了考古證據之外,有沒有古滇國的文化遺蹟呢?經過仔細考證,我認爲被譽爲“戲劇活化石”的澄江關索戲極可能是古滇祭祀文化的活化石,是三國時代古滇地區的“樣板戲”!關索戲只保留在澄江縣陽宗鎮小屯村,其獨特的角色傳承、演出習俗和祭祀方式等確實具有很大的歷史研究價值。

關索戲是以關索的名字命名,以演三國時期的故事內容當地傳說,諸葛亮出征南中時,關羽之子關索曾爲前部先鋒,曾駐兵於今小屯村,故小屯村原名“先鋒營”。

歷史上是否有關索其人,關索是關羽的親生子,還是義子,都有爭論。不過當地三國文化十分盛行,關羽的親家漢興亭侯李恢就是澄江人,關羽的女兒關三小姐銀屏是諸葛亮作媒嫁給李恢的兒子李蔚的。這一點史料記載很翔實,沒有什麼疑義,關三小姐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那麼關索戲是怎麼來的呢?我個人認爲,關索戲是土生土長,源於古滇國的祭祀活動。大約2000年前,現在雲南這片土地上的“滇國”已經形成了當時較爲發達的農耕文明,從墓葬規模和出土文物判斷,其社會經濟達到了一個在當時相當高的水平,其軍事力量也不能小看。從最近幾年耿衛先生探明的撫仙湖水下古城的資料來看,現存的古城規模達2.4平方公里,相當於21世紀初期的澄江縣城規模,有的建築高達20多米,近10層樓那麼高,有一條石板鋪成的街道寬約7米,長300多米,相當於現在一些大城市步行街的規模。要知道,這可是一座近2000年前的古城!

關索戲無論是其內容還是表演形式,都是典型的祭祀文化,這包括演員的父子相傳,戴面具演出,演出前後要祭祀等。可以想象,蜀國勢力入滇後,爲了加強統治,肯定要利用當地的文化習慣,特別是核心文化——祭祀活動,來歌頌蜀國的領導人和英雄人物

歷史上對以驅鬼疫爲本義的關索戲有很多記載,從1684年至1994年,有其相關記錄的大事年表共有49件(次)。

關索戲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到十六演出,表演的是三國蜀漢故事,其中又以演蜀漢人物,如劉備、孔明、關羽、張飛、關索、鮑三娘等爲主,其主要人物有20人,加上馬童龍套、鑼鼓手等演員共有36人。在演出習俗上,關索戲有“祭祀樂(藥)王”、“踩家”、“踩街”、“踩村”等儀式。劇中人物都戴象徵神的面具,共有20幅,是蜀漢人稱和與之相關的傳說人物,是當年小屯村請來“壓邪”的20名“五虎上將”。表演時也不用油彩畫臉譜,而是把各人物的面具戴在頭上,演唱時沒有複雜的器樂伴奏,只用敲鑼、打鼓即可。小屯關索戲總目說法不一,有的老藝人講有100多出,有的說有七八十出。關索戲的劇目目前尚難統計有多少,但經常演唱的有20多本,如“古城會”、“長板坡”、“三請孔明”、“過五關斬六將”、“收周倉”、“收馬超”、“張飛奪山寨”等,劇目有長有短,最長的達3個小時,最短的約30分鐘。

關索戲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形成了一套固定不變的演出儀式和習俗,兼備娛神娛人兩種功能,分爲戲劇性演出和儀式性演出。戲劇性演出情節簡單,語言通俗易懂,多爲武戲,有唱有打;儀式性演出有嚴格的程式和禁忌,如演出前的祭樂王(藥王)、練武。正月初一起開始演出,按日出行,每次演出時開頭的必演戲《點將》、當日演出結束後辭神、正月十六全部演出結束後的裝箱(服裝、道具用箱封存)、送樂(藥)王等。演員在演出前一定淨身,演出期間不能回家夜宿。還有演員角色實行世襲傳承製。

據調查,現小屯村演關索戲的演員共有8姓(龔、李、周、王、安、寧、朱、陳)32人,其中年齡最大的演員80歲,最小的18歲,60歲以上的有7人,平均年齡45歲。

可能這些演員也不知道,他們居然是古滇文化活化石的化身。從目前有限的史料和考古證據推測,最合理的一種解釋是澄江關索戲就是古滇祭祀文化的活化石,是三國時代古滇地區的“樣板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