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葬在武夷山峭壁上的懸棺
如果你去過武夷山,一定會知道九曲溪峭壁上的懸棺。若你想要深刻徹底地瞭解武夷山,更要細品這裡博大精深的武夷文化,才能體會到武夷獨特的魅力。懸棺文化便是最獨具特色的一種。
懸棺葬是古代一種比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用我們至今都謎一樣的方法,將仙逝者連同裝殮他的尺棺高高地懸置於懸崖半腰的適當位置。
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是怎樣安放到懸空的絕壁上去的呢?是所有當時的逝者都採用這樣的安葬方式,還是隻有某些特殊的人物仙逝後才用這種方式安葬呢?屍棺的主人究竟是誰?
大約在1000多年前,南朝梁陳間官員顧野王在武夷山九曲溪遊覽的時候發現,溪兩岸的山壁上擱置着數千具懸棺,寫下了“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的筆記,從此懸棺之名便傳遍大江南北。
武夷山的懸棺是架壑船棺,其形如船。有的“船長二丈許,中闊首尾漸狹,類梭形”。也有小的“長丈餘,闊三尺”。船棺一般只盛一付骨殖,但是,“大王峰有四船相覆,以盛仙函,共二十餘”。此外,“金雞洞內有貯香一船”,貯滿香料,卻沒有骨殖。
1973年9月取自武夷山觀音巖洞內的武夷山一號船棺,現收藏於武夷山博物館內。
1798國際貿易網刊登了《武夷山九曲溪的懸棺之迷》:同天葬、水葬一樣,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蹟十餘處。經過碳14測定,白巖和觀音巖保存完好的兩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隨葬的龜形木盤是具有商周青銅文化特徵的遺物。
所有放置於絕壁上的懸棺,上到峰頂,下至崖谷,至少都有數十米的距離。而所處的峭壁大多豐上斂下,今人根本就無法攀援。懸棺究竟在數千年以前,是如何安置上去的呢?對此,衆說紛紜,並沒有詳細答案。
有人根據棺木棺蓋首尾兩端鑿有穿繩用的方孔推測,可能是從巖頂將棺木懸吊垂下,再將棺樞移入洞穴的;也有人推測是在懸崖峭壁上架板鋪道,然後通過棧道把船棺送進巖洞。如今在武夷山羣峰大大小小的巖洞石縫中,還可以發現斷木殘板,它很可能是古棧道的遺蹟。
也有人蔘照菲律賓巴拉望島的古代居民安葬甕棺的辦法,提出另一種設想:依靠繩索、長梯之類的攀緣工具,將包裹屍骸的麻袋及板材、殉葬物品和必要的制棺工具等,一一借單個人力運送到事先選定的洞穴中,然後現場制棺成殮並予安葬。
也有人認爲,原來擱置懸棺的洞口離地面不高。在這千百年中,河道、地貌都可能發生很大變化,如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江西貴溪縣仙岩的信江支流上清河等的兩岸石壁,在兩三千年內都經歷了河水對河牀的沖刷侵蝕。在長期自然力的作用下,河流水位降低是完全可能的事,因而放置棺木的高度也就不會像所看到的這樣高峻。但這種滄海桑田的過程至少要千萬年之久,又怎麼能在三四千年內完成?
而關於爲什麼要將棺木擱置在懸崖上的問題,目前考古界流傳多種說法。有人認爲這是爲了保護尊者的遺體不受野獸的侵擾;也有人認爲這是古人山嶽崇拜意識的體現,是爲了使亡者的幽靈更便捷地升入天國;還有人認爲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對死者的敬重。而出於對高山的崇仰,他們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們不被世人打擾,從而更好地庇佑後代。
小編在九曲溪漂流時看到山腰的懸棺,船伕告訴我們,上面葬的都是酋長之類的當時大人物。當然,這都是當地的民間傳說,至今並未有得到證實。而小編也並沒有看到棺木,只是看到絕壁上面有很多木板擱在上面。
關於懸棺,我們有太多想知道而解不開的謎。我們有限的智慧還難以解讀這用千年的沉默寫下的寓言。
(編輯: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