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假堅強學真勇敢 反課綱學生行動退場的背後

▲反課綱佔領教育部最後一天,羣衆林冠華舉行追悼會。(圖/記者賴映秀攝)

文/楊佳穎

背對「教育部」三個大字現場羣衆深深一鞠躬,反課綱學生歷經162小時佔領行動後,6日晚間在大雨中宣佈撤離。從轟轟烈烈推翻拒馬進場,到最後一刻忍住情緒風度退場,這羣學生不但在求學生涯中寫下新的一頁,也成功讓「教育」、「課綱」議題浮上臺面。

課綱爭議延燒,7月31日凌晨羣衆終於忍不住推倒比2個人還高的拒馬,攻入教育部開啓7天佔領生活。過程中,教育部現場每天總會有「新發現」,從第一天學生、民衆席地而睡,到帳篷一個個搭起、物資涌入,開始成立物資中心媒體中心等,還有持續「進化」的看板布條,現場運作從措手不及到後期可算是井然有序。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不過,面對教育部先是「沉默」超過12小時,以及教育部長思華一再跳針迴應、座談會破局,這羣17、18歲的學生不免開始漸漸冷卻,從首日的3百餘人聚集,到最後一天學生僅剩數十位,現場冷清許多,但學生卻挺能體諒夥伴壓力,忍住心中慌亂「一個頂一個」,努力讓行動延續下去,展現成熟與毅力

雖說雙方立場堅硬,但學生訴求從「撤回課綱」轉爲「暫緩課綱」,教育部則提出新舊課綱並行、教師自由選書、爭議點不考等空間,可見彼此各退一步,可惜的是到頭來依然無法達成共識。而在教育部與學生溝通失敗後,球丟向立法院,國民黨團一致通過不召開臨時會,朝野協商則向教育部提出建議,等同爲雙方準備下臺後路

在整個抗爭行動中,學生最困擾的應屬政治問題。臺灣教育從國編版本走到一綱多本,看似能容納不同聲音、解讀,多數民衆卻下意識留有「非藍即綠」思想,讓學生在行動過程中不斷出面澄清質疑,向外求援時也在訴求與政治間搖擺,徒增疲憊。另外,運動政治化」引來不少高聲謾罵藍綠的民衆,無形中讓程序正義訴求受到冷落,加上原本希冀想透過政治力在立法院的舞臺,擴大訴求聲浪戰場攻勢,迅速被瓦解,也是讓該行動註定要提早收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都在假裝堅強中學習真正勇敢!」學生代表廖崇倫在退場記者會中表示,撤離不是向教育部妥協,只是一場活動的結束、另一場運動的開始,接下來將轉入校園,持續宣揚反課綱理念

反課綱的學生在離場前相擁而泣,最後一刻潰堤仍不忘互相鼓勵,這羣私底下稚氣未脫的高中生,在今年夏天爲自己所留下的記憶應該永生難忘,反課綱行動是未完待續,還是會像318太陽學運撤場時說要出關播種,但到現在過了一年多卻看不出有什麼結果,再給他們一段時間就可以知道。

●作者楊佳穎,《ETtoday東森新聞雲》要聞組記者。以上言論爲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ET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