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前後如何確保身體水分補給充足?

本站體育1月15日報道:

喝水對跑者的重要性,不亞於跑步本身。因爲當跑者身體處在缺水狀態時,就會影響跑步表現。那麼,跑者如何確保身體長時間處在補水充足的狀態呢?

研究發現,當跑者身體缺水時,就無法正確地調節體溫,導致體溫上升。身體的疲勞感會迅速增加,感覺雙腿愈發沉重。大腦思維也會受到影響,無法進行清晰的思考。腸胃也會感到不舒服。天氣炎熱時缺水,可能會導致中暑。這些都會導致跑步表現受到嚴重影響,無法發揮出正常水平。

身體缺水時,首先就會表現出口渴,口乾,甚至頭疼和眩暈。尿液的顏色會變深,肌肉痙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嚴重者會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意識模糊,情緒不穩定,胸部和胃部疼痛,甚至昏厥。

跑步時水分流失的情況和多重因素有關,包括體重、氣溫、運動強度、出汗率等。因此跑者需要注意這些相關因素,並根據它們進行適當的補水。

跑者不能等到跑步開始後纔想起補水,在非跑步時間內,也要注意多喝水,按照少量多頻次的原則,每一次不需要喝太多,但要保持喝水的習慣。正常在跑前2-3個小時,需要補充500-600毫升的水。喜歡晨跑的跑者,起牀後可以喝250-300毫升的水。

跑步過程中,如果是1個小時之內的跑步,跑者不需要攜帶水杯,跑前的補水就可以滿足身體需求。如果超過1個小時,特別是在氣溫高的時候跑步,就需要隨身攜帶水,每隔一段時間就補充一些水分。如果是更長時間的跑步,或者天氣比較炎熱,跑者還需要注意補充電解質。

跑步結束之後的1個小時內,跑者應補充500-700毫升的水。此時需要注意小便的顏色,如果是淡黃色,說明體內水分充足。如果顏色較深,說明水分補充不足,需要繼續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