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34家機構“持券入場”基金投顧試點加速落地
(原標題:年內34家機構“持券入場”,基金投顧試點加速落地)
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再度迎來新一波入局者。7月2日,包括光大證券、平安證券、中泰證券在內的10家券商,以及華泰柏瑞、景順長城、民生加銀等7家基金公司收到了證監會出具的關於試點開展基金投資顧問業務有關事項的無異議覆函。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已有多達34家獲批開展試點業務,全市場機構數量累計超50家。業內人士表示,新一批機構的加入,將會對投顧業務生態的形成和多元化發展,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而數量的迅速擴容之下,機構間的市場化競爭也將日趨激烈。
伴隨着經濟發展,中國居民收入支配方式將隨着收入增長向更高階段發展,個人財富的資產配置也逐步多元化。來自麥肯錫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以個人金融資產計算,中國已成爲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機構人士預計,基金投顧市場未來三年規模有望達5000億,長期來看,規模將達萬億級別。
面對萬億級別的市場,國內基金投顧業務纔剛剛起步。“早在2019年,我們就佈局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申報,並迅速組建了多部門協作的資格申報小組。”剛剛獲批試點資格的光大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的系統建設已進入了仿真環境測試,擬定了20項與基金投顧業務相關的制度,儲備了十幾個組合策略,有部分策略在測試環境運營了近9個月,還在總部層面引進了基金評價人員和策略生產人員,並對分支機構管理人員和員工進行了基金投顧業務的基本介紹,擬訂發展規劃,同時進行相應的人才儲備。“後續,我們將盡快完成基金投顧業務相關籌備工作,待通過驗收後,正式開展基金投顧試點工作。”
2019年10月,證監會發布《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啓了基金銷售從以銷量爲導向的“賣方時代”,向以客戶利益爲中心的“買方時代”的轉型。平安證券認爲,從美國市場經驗來看,基金投顧成功的關鍵在“顧”,在客戶更換投顧的原因中,65%是服務,只有35%是業績。投顧中的顧問服務還有助於解決國內投資者追漲殺跌的問題。“對我們而言,顧問服務和投資能力同等重要。如何深刻理解投資者的需求,打造從客戶需求出發的貫穿投資者全生命週期的服務閉環,是開展投顧業務的重要抓手。”興證全球基金投顧業務運營負責人黃鼎鈞表示。
試點正式啓動以來,目前首批試點機構發展迅速,初顯成效。如國聯證券截至4月已簽約9萬名客戶、資產規模90億元;易方達截至3月投顧客戶超3.3萬、客戶留存率超90%。據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4月末,首批試點機構合計服務資產規模近500億元,服務投資者超200萬戶。
中金公司指出,基金投顧試點有望引導居民加大對基金產品的配置,爲資本市場帶來長期的資金供給的同時提升居民投資回報的“獲得感”、繼而形成良性循環,亦給我國財富管理機構及資產管理機構的轉型和發展創造了機遇。從3月起共40餘家機構參與了證監會關於投顧資格的問卷考題並進入答辯環節,不到4個月的時間已有14家機構獲批,其他機構亦處於反饋階段。“我們預計國內基金投顧試點或將趨於常態化,未來更多機構有望獲批試點資質。基金投顧試點加速擴容,買方服務模式加快推進,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機構正迎來轉型和發展的機遇期。”
(原題爲《年內34家機構“持券入場” 基金投顧試點加速落地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基金投顧市場規模將達萬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