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政治正確」造成形勢誤判
美國白宮國安會主管印太事務官員坎貝爾日前指出,美中「接觸」的時代已經結束,今後主導美國對中戰略的模式將是「競爭」。而北京大學教授王緝思早在今年1月就指出,中美對抗遠遠超過大國權力競爭和意識形態分歧。
王緝思是中國大陸首屈一指的美國問題專家,我過去曾因兩岸智庫交流與他多次接觸。王教授和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密西根大學教授李侃如,先前共同提出的中美「戰略互疑」(Strategic Distrust)一說,至今仍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根據《南華早報》報導,王緝思今年5月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若與美國的「中國研究」比較,中國的「美國研究」實在太弱了,雙方存在嚴重的「知識差距」(knowledge gap)。
中美關係將是一場長期性的戰略競爭,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大陸學界對「美國研究」進行反思,誠然有其必要。有大陸學者坦言,中國大陸學界不像美國那樣,擁有完全學術自由的討論空間;尤其「海歸派」學者,受當局限制更多,連在當地會見外國人都須經過批准。學者擔心,這些現象都會造成「美國研究」人才枯竭,不利於北京制定政策。
臺灣的情況比中國大陸更爲嚴重。中美戰略競爭,臺灣的處境就似「兩大之間難爲小」,理當對眼前這兩名「大漢」,仔細端詳、精心研究。以「美國研究」爲例,臺美關係如此密切,美國對臺灣的影響力可謂無所不在;但難以想像的是,目前國內大學的美國研究所無人問津、招生名額不足,被迫關門大吉者時有所聞。
再以中國大陸研究爲例,臺灣視中共爲安全威脅,但對這個威脅的源頭卻是不求甚解。冷戰時期,臺灣一度是世界中共研究的重鎮。我因工作關係,曾接待過當時名不經傳,後來在美國對華政策扮演重要角色的美國學者奧森伯格和白邦瑞等人。他們來臺取經的目的,除收集資料外,就是要拜見恩師,當時著名的「匪情專家」郭華倫教授。記得郭老師語帶客家口音,講述那段「兩萬五千裡」的親身經歷時,訪賓聽得目瞪口呆,不斷振筆急書。今年是中共建黨一百週年,歷史能夠提供今人許多經驗和教訓。但臺灣今天專研「中共黨史」者,除中研院院士陳永發教授外,已後繼乏人了!
學術研究能幫助決策者做出形勢判斷。毛澤東就強調形勢判斷的重要性,所謂戰略和戰術,都是根據形勢判斷所得出來的,而「誤判形勢」常常是因爲有了「先入爲主」的想法。有「冷戰之父」之稱的喬治.肯楠,當年提到西方面對前蘇聯的威脅時,有人把蘇聯視爲八呎高的巨人,西方只能在她的腳下顫慄;有人則空想「暴政必亡」,只要在家「坐享其成」就好。前者是過度悲觀的「投降主義派」,後者則是盲目樂觀的「自大主義派」,兩者皆不可取。
前總統李登輝是學者出身,他在制定大陸政策時,常常喜歡聽取身旁智囊的意見。記得當年面對中共內部「六四事件」和1996年臺海危機時,李曾指示智囊進行兵棋推演,研判結果和後來的發展不謀而合。李總統欣喜之餘,曾下令犒賞參與的學者羣。
如何客觀看待中共、美國和中美關係,是臺灣當前面對的重要課題。我認爲,除了應避免肯楠所說的兩種極端錯誤外,更應防止爲了「政治正確」,而扭曲了我們實事求是的認知圖像。今天台灣抗疫失策、沒有做好超前部署的工作,問題就出在誤判形勢。政府的決策過程,確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還可怕,而錯誤的政策,常常是因錯誤的判斷而形成的。疫情當前,主政者能不引以爲戒乎?(作者爲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