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世界秩序正從霸權走向包容性多邊主義

霸權秩序的終結是世界百年變局中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新冠疫情雖然不是這一變化的原因,卻是霸權終結的一個鮮明標識兩極成爲當下的熱門話題,但兩極格局形成的基本物質性制度條件並不存在,二元對立的撕裂世界更不具合法性基礎,也不被中美兩個國家所接受,以兩極對抗爲主軸的世界秩序難以形成。一個多元世界的時代正在開始,多極權力格局、多層制度安排、多維思想理念是其典型特徵。對於一個後霸權世界,容性多邊主義是合理適切的秩序形態。

霸權的終結

新冠疫情標誌美國霸權的終結,也標誌着霸權時代和霸權秩序的終結。

霸權秩序需要三種權力作爲基礎,即物質性權力、制度性權力和合法性權力。物質性權力指可見權力資源,比如經濟力量、軍事力量、科技力量等,超強的物質性權力是霸權的物質基礎。制度性權力指建立國際制度以及運作國際制度的能力。通過國際制度框定國際問題、設置國際議程、實施國際行動,都是制度性權力的表現。霸權秩序需要有一種普遍適用的制度作爲秩序的運行機制。合法性權力指霸權國使國際社會足夠普遍地接受霸權秩序的能力。當今世界是一個具有規則和規範的國際社會,單純的物質性權力是不可能支撐一個霸權秩序的,強制性治理也不會得以順利運行。任何國際秩序都需要有合法性,亦即有着國際社會的充分支持。

三種權力分別構成了霸權的必要、充分和允容性條件,霸權秩序則是三種權力三位一體的構建。一個具有超強實力的霸權國家是必要條件,一個有霸權國家主導建立和運行的國際制度是充分條件,一個普遍接受霸權國理念和制度的國際社會是允容性條件。沒有其中任何一個,霸權秩序都不可能得以建立和運行。

二戰結束之後是美國霸權秩序的落地時刻建設時期,美國開始顯示這三種權力,但由於冷戰的開始,其權力並沒有輻射整個世界。冷戰結束之後,美國霸權開始覆蓋全球,經過20年的時間達到巔峰,物質性權力、制度性權力和合法性權力都指向了所謂的美國“單極時刻”,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美國世界霸權階段。

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機既是美國霸權秩序的巔峰,同時也標誌美國霸權秩序退位的起始。此後,霸權秩序的幾個重要條件都開始消解。霸權秩序的實力基礎受到嚴重挑戰,世界多極格局日益明顯;美國的制度性權力持續減弱,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對國際制度的肆意破壞,使得美國製度性權力驟然下滑;霸權秩序的合法性也受到嚴重挑戰,無論是霸權穩定論還是“美利堅治下和平”,都不足以使世界心甘情願地接受任何形式的霸權秩序。

新冠疫情作爲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標誌着美國霸權秩序的終結時刻。同時,這也標誌着霸權時代的結束,沒有一個單一國家可以充分具有三種權力來支撐和運行霸權秩序,當今時代的全球社會也不會接受新的霸權。新冠之後無霸權。

兩極的迷思

霸權秩序終結之後,一種反覆出現的觀點是中美兩極對抗秩序將取代美國霸權,中美新冷戰將主導世界。

對於以兩極對抗爲核心的世界秩序,在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有着充分的論述。現實主義理論是關於衝突對抗的理論,尤其以大國競爭爲研究重心。權力轉移理論、修昔底德陷阱、大國政治悲劇等都是典型的兩極爭霸敘事。而新近出現的新冷戰話語更是將這種權力爭霸擴展到對抗鬥爭全景圖式。《紐約時報》2020年曾經發表署名文章,題目就是《“意識形態鬥爭升級”,美國和中國滑向新冷戰》。蓬佩奧以《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爲題在尼克松圖書館發表演講,直言不諱地將中國視爲意識形態威脅,呼籲自由世界結成新的同盟對抗中國。

無論是“新兩極”還是“新冷戰”的言說,都與當今世界的現實相去甚遠。以美蘇冷戰爲參照,可以發現兩極秩序形成需要具備的一些重要條件:其一,存在兩種截然對立的意識形態和價值理念,均自視爲唯一普遍正確的理念,並且以戰勝和消滅對方爲最終目的。其二,存在兩個對峙且相對均勢的核心國家以及各自的實力集團。兩個實力集團以核心國家爲主導,核心國家之間的實力相對均衡。其三,存在兩套對立的國際制度體系。進而,對抗的兩種理念,對峙的兩種力量和對立的兩套制度也形成兩個分割對立的國際社會,直接造就了國際社會的兩極分割和世界的兩極撕裂。柏林牆既是物理阻斷的實體高牆,又是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隔絕符號。

當今的世界,這些因素或是不存在,或是不完全存在,不足以形成兩極對抗的世界格局和兩極主導的世界秩序。中國和美國的意識形態和價值理念確實有着很大不同,但是,只有當兩種意識形態均試圖以一種壓倒和消滅另外一種的時候,對抗才能形成。美國有着強烈的彌賽亞意識,但中國卻沒有將自己的意識形態作爲着力推廣的“普世價值”。中國的物質性權力迅速增長並接近美國,但差距依然明顯,且當今世界僅憑物質性權力是難以形成極間對立的,話語權力、制度性權力等都需要統合考慮。據此,綜合實力分佈仍然不足以形成兩極對抗格局。況且,當今世界形成以核心國家爲主導的兩個結盟體系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極度鬆散或是準結盟體系都難以出現。世界大多數國家不會輕易選邊站隊,更不會分別與大國再建同盟關係。兩極秩序猶如霸權秩序一樣,不會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在當今世界不具合法性意義。

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中美兩國政府從全球的發展趨勢和各自的國家戰略考慮,都不會承認兩極對抗的世界秩序。美國希望的是再度領導世界,而不是與中國分庭抗禮。就中國而言,中美新兩極、新冷戰都違背不稱霸的戰略宣示,也不符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想信念。中國的基本目標和最高利益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霸權地位不是民族復興的標識,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係。界限分明、競爭衝突的兩極對中國現階段的發展和實現民族復興的大業尤其不利。因此,推動多極化符合世界發展的潮流,也是目前明智的戰略選擇和策略行動。

中美戰略競爭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加劇,也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持續,但兩極格局和兩極主導的世界秩序依然難以出現,一個撕裂的世界對任何人都不是好的事情,因此不會被國際社會絕大多數成員所接受。霸權和兩極這種高度集中的權力結構與天下大勢背道而馳,新兩極、新冷戰更多地是一種權力政治的臆想和理念對抗的迷思。霸權之後無兩極。

多元世界與包容性多邊主義

後霸權時代所呈現的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是一個多極、多層、多維的複合世界。

多極指力量格局的多中心狀態。從物質性權力角度來看,中、美、歐盟是的三個相對穩定的權力中心,俄羅斯、印度、東盟等重要國際行爲體也構成了權力次中心。同時,國際組織、多國公司、跨國社會網絡等其他國際行爲體的作用也日漸明顯,在世界性議程設定和理念傳播方面影響力尤爲明顯。這樣一種總體權力格局在較長時間會持續存在,任何單一國家要獲取全面主導國際事務的權力優勢都是不可能的。

多層指國際制度的多層次狀態。霸權秩序中的國際制度安排集中在國際體系層面,後霸權世界權力更爲分散,制度性安排會向多層面和多領域發展。以全球治理爲例,地區層面的制度安排會更加活躍、更容易達成協議和解決實際問題;議題導向的制度性安排會在一些重要的領域得到加強,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網絡安全等正在成爲全球治理的重點領域。一種更爲立體多面的國際制度和治理形態將成爲多元世界的一個重要標誌。

多維指思想理念的多維狀態。後霸權時期的世界,思想理念的多維度和多樣性已經十分明顯,主流意識形態和思想理念已經前所未有地多樣化了。對於治理模式、發展道路、體制機制等重要問題,多元態勢日趨明顯。進而,主流意識形態這些思想理念更多地是一種共存性競爭,而不是冷戰時期美蘇兩種價值觀之間爲獨步天下而展開的你死我活的爭鬥。

多極多層多維複合體是當下世界的現實,世界最有可能也是最有秩序意義的是包容性多邊主義。

包容性多邊主義堅持多邊主義的基本原則,包括依照國際制度而不是權勢來建設和維持和平穩定的世界秩序;以多邊平臺的協商而不是以強制的壓服管理世界事務;通過國家之間的政策協調而不是威脅甚至武力達成國際合作;在多邊條件下平衡國家利益和全球利益,培育全球公民意識、防止全球公地悲劇的發生。

包容性多邊主義遵循天下無外的實踐原則,即以全球觀照的視野,不分南北、無問東西,將國際社會所有成員視爲命運共同體內的平等成員,以共同體意識消解自我-他者的互斥性認同政治。包容性多邊主義堅持兼容幷蓄的價值取向,承認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複合體,存在不同的文明文化、宗教信仰、社會制度、思想理念。將不同的價值理念共存共生視爲常態,把差異視爲生命繁榮的條件,超越意識形態,尋求積極的相處之道。包容性多邊主義踐行民主協商決策程序。在後霸權時期,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具備爲世界定規則、不具備支撐國際制度有效運行的能力,國際社會的多元態勢也不會接受任何一個國家主導國際事務的合法性。民主協商的決策程序要求國際社會成員、尤其是大國之間開展對全球公地有利的磋商協調,要求所有相關成員的共同協商,在協商的基礎上改革、制定和實施國際制度。

美國霸權作爲一種秩序已經結束,世界進入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多元時代。一種世界秩序的終結可能會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一種是無序混亂、制度失靈;另外一種是承前啓後、推動進步。當今世界正站在這樣一個十字路口。如果國際社會成員不能走出強權政治的窠臼,不能超越意識形態分歧,不能妥善協調全球與國家的關係,就有可能重回強權政治、民粹主義和單邊主義,世界只能是一個更加不安全的場所、更加不適宜人類棲居共處的地域。承認多元世界的現實,培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發現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價值理念兼容相即、和合共生之道,建設以包容性多邊主義爲支柱的世界秩序,全球纔有可能實施有效治理,世界纔有可能建立和平、繁榮和進步的秩序。

(作者是外交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章原載《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21年第2期,全文約1.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