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2+2會談》日本罕見「硬」起來 美方重提中方危害故意「踩紅線」
▲ 美日雙方在臺灣海峽和平安定的重要性上達成共識。(圖/路透社)
● 作者/US Taiwan Watch:美國國會臺灣觀測站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上任後首次海外出訪行程,首站來到日本,除了拜會日本首相菅義偉之外,也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和防衛大臣岸信夫,在「美日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Security Consultative Committee)上發表了2+2聲明,表示中國不遵守國際秩序,替亞洲的盟友們帶來了政治、經濟、軍事以及科技上的挑戰。
日本一反常態 對中國硬起來在這篇聲明中,以非常強烈的措詞針對中國「脅迫與破壞穩定行爲」提出警告,並且特別強調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日本過去很少用這樣子強烈的措詞來談中國,通常會避免與中國正面衝突(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從經貿關係來看,很多國家會覺得中國惹不起),也很少對臺灣議題、新疆西藏香港議題表態。然而,現在發表的這份強硬聲明,很明顯地碰觸到中國覺得會森氣氣的各種議題,而日本的表態也在華府智庫圈引起了不少討論。
拜登甫上任 日方推印太議題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拜登政府剛上臺的時候,是日本方面很積極地跳出來談印太戰略,感覺有點怕新團隊不談,因此有點重新推動印太議題的味道。
過了一個月,拜登政府國安團隊就位,也開始談印太,而且換成是美國成功說服日本針對以上這些重要議題表態。現在兩國直接把「 確保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區域」列爲首要目標(大家不要忘記,印太戰略這個概念的雛型就是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這段話的原文是這樣:[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renewed their commitment to promoting 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and a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表示,這場會談當中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談中國,日本方面特別表示,反對中國改變東海及南海的現狀。知名學者松田康博教授接受中央社訪問說到:「現在美日都認爲企圖改變現狀的不是臺灣,而是中國。而且中國改變現狀是全方位的,不是採各個擊破的方式,而是四面出擊,可以說禍端是中國自己挑起的。」
▲ 政治粉專分析,當拜登剛上臺的時候,日方先積極跳出來談印太戰略。(圖/路透)
在布林肯與奧斯汀兩個人出發前一天,聯合投書華盛頓郵報,主要重點:嘗試團結亞洲重要盟友,築起對抗中國的堡壘。在這篇投書中,兩人表示:美國將尋求與友邦一起達成「戰力加乘因子」(force multipliers)。「當我們必須反擊中國的挑釁和威脅時,集結我們的力量能使我們更壯大。」「中國在新疆和西藏侵犯人權、系統性蠶食香港自治、暗中破壞臺灣民主,還主張對南海的海洋權利,因此違反國際法。我們團結起來,將能向中國究責。」「我們若不果斷行動並帶頭領導,北京將採取行動。」布林肯在日本的記者會上,也重新強調一遍中國對區域安全造成的危害,把以上這些中國說是紅線的議題,全部都再講了一遍。在此之前,美國、日本、印度、澳洲4國纔剛舉行完「四方安全對話」(The Quad)領袖峰會,透過線上的方式進行。四國共同發表聲明,同時也由各國領袖聯名投書,由拜登、印度總理莫迪、澳洲總理莫里森、日本首相菅直人(按字母排列)共同發表。在QUAD的討論中提到很多重點,例如加強各國在稀土物資方面的合作,共同開發及生產疫苗,加強印太地區的法治、以國際規則爲依規的國際秩序,確保各國及盟友的公衛、健康、經濟復甦,強調東海及南海區域的航海安全、共同面對北韓與緬甸等區域危機。
這當中,絕大多數都是針對中國而來的。
美國看起來是很認真在執行「與盟友加強關係、共同抗中」這樣的承諾,中國應該是非常頭痛,目前的反應就是透過外交系統不斷重複那些我們都耳熟能詳的反駁(產生器.html)。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美日交流不應該損害第三方利益。」啊不就是因爲你們中國到處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其他國家才需要這樣子忙碌地想辦法處理?補充:布林肯和奧斯汀兩個人的出訪有各自的行程安排,兩個人同時訪問日本及韓國,之後奧斯汀將前往印度,布林肯則將在18日與國安顧問蘇利文會合,與中方外交代表楊潔篪及王毅於阿拉斯加會談。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US Taiwan Watch:美國國會臺灣觀測站》,原標題爲〈美日2+2聲明:美國聯合盟友抗中〉。
熱門點閱》
► 美日印澳峰會》劉德海/Quad對中國隻字未提 印度是最大贏家
► 美日印澳峰會》陳一新/反中「川規拜隨」 美中科技戰玩真的!
► 中共兩會》趙春山/兩岸都要記取「一國兩制」的「香港經驗」
► 吳昆玉/和平的僞善:一國兩制宣告死亡 九二共識密不發喪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