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難過馬化騰

文 | 佘宗明

這些天,馬斯克幾乎要被寫「死」了。

常見的句式是:

原因無他,特斯拉都快要「跌媽不認」了。

股價七連跌後,特斯拉創下歷史最差月度、季度和年度走勢,簡直是從帝國大廈第102層跌到近底層,直到當地時間12月28日才止跌。

整個2022年年度,特斯拉股價跌了69%,跌幅是美國科技股爲主的納斯達克指數的兩倍,僅近3個月市值就蒸發約6200億元,跌去了差不多1/5個法國的GDP(法國2021年GDP2.96萬億美元)。

僅1年多時間,特斯拉從巔峰時1.3萬億美元的市值跌到剩個零頭,這走勢堪稱史詩級過山車了。

想象下這畫面——

馬斯克搖頭苦笑:誰能比我慘?

這時候,角落裡一個滿臉是血的人鑽了出來,說了一聲「我」。

馬斯克定睛細看,是2021年度惡人扎克伯格。

股價已跌去7成有餘的Meta,在用改名將自己踢出「FAANG」行業後,又憑實力跌出了「MAMAA」的隊列。

那,馬斯克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嗎?

馬斯克想說不。12月28日,他在發給特斯拉員工的郵件中表示,不要被瘋狂的股市所幹擾;從長遠來看,相信特斯拉將成爲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公司。

可股市卻捂住了他的嘴。

說到這,很多人會說:2022,誰不難?

有些人還會由此馬想到彼馬:馬化騰前不久還接續了任正非的「寒冰掌」呢。

捫心自問,月薪3200的我寫身價1390億美元的馬斯克「難」,確實有些地命海心。馬斯克2022年每天折抵損失的3億美刀,是無數人在重生類爽文裡轉世幾百輩子都掙不來的。

但就馬斯克說馬斯克,當下確實是他的艱難時刻。

跟前些天還罕見地「對內開炮」的馬化騰比,馬斯克也更難。

可以這麼說,馬斯克的難比馬化騰的要「特」,馬化騰的難比馬斯克的要「微」。

馬斯克和馬化騰,一「馬」歸一「馬」,但不得不說,同樣生於1971年的兩人,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兩人都愛「向上看」:馬化騰從小就是天文愛好者、科學發燒友,馬斯克則是太空迷,這是他成立SpaceX公司發射火箭和龍飛船的緣起。

兩人都是大神級程序員:馬化騰大學四年泡在機房裡的故事,已成互聯網大佬軼事裡的經典橋段,馬斯克自學完編程後,12歲就成功設計出射擊遊戲「炸彈(Blaster)」,500美元售出後成功賺取了第一桶金。

兩人的興趣點也有交集:馬斯克也喜歡馬化騰喜歡的遊戲,馬化騰也關注馬斯克關注的汽車。

都知道,騰訊的最大「現金奶牛」業務是遊戲,而馬斯克就是個遊戲玩家,這些年來,他心心念唸的就是把遊戲裝進特斯拉。早在2018年,馬斯克就在車機系統中內置了遊戲平臺「Tesla Arcade」,之後又相繼裝上像素、2D、3A遊戲。

特斯拉憑着新能源汽車,成了全球車企中的市值No.1,而馬化騰掌舵的騰訊雖然不造車,但正在造「網」——它發力的是軟件,有意基於「雲」和「圖」等基礎能力,不斷整合5G、數字孿生、遊戲科技和音視頻等技術,打造車、路、雲、網、城綜合有機體。

馬斯克接管推特後,還想抄微信作業。早在今年6月,馬斯克在推特員工論壇上公開比較了推特和微信,說「微信將社交媒體與支付、遊戲甚至打車功能都結合在了一起,推特也應該增加實用性。」他如今對推特的改造(如上線支付功能)中,也能看到學習微信的影子。

耐人尋味的是,兩年前,馬斯克跟馬化騰還最後一次直接同過框。

2020年7月,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在會上,馬雲、馬化騰、馬斯克「三駕馬車」雲相會,都就AI發展趨勢表達了看法。

馬化騰的發言很沉穩:人工智能是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我們對AI的未知大於已知。

馬斯克則延續了他對AI的慣有態度:就目前而言,很難想象在什麼遊戲上AI遊戲玩家不能發揮超人類水平的。

那時候,馬斯克身價接近450億美元,超過馬雲,但低於馬化騰。

但1年多後,他就以最高時3400億美元的身價成爲世界首富。

又過1年後,馬斯克失去魔力:如格隆總結的,特斯拉銷量被比亞迪超越,特斯拉市值被騰訊超越,馬斯克首富位置被LV掌門人超越。

馬斯克和馬化騰的2022年,也是全球頭部科技企業及其掌門人2022年處境的映射。

2022年就要收尾。這一年,很多科技企業都不太好過。

馬斯克治下的特斯拉,馬化騰掌舵的騰訊,作爲中美科技股的兩大代表性企業,頗具參照意義。

2021年12月30日,特斯拉市值還有10749億美元,放在全球各國家地區2021年GDP排名表中,都能排到第17位,力壓沙特、土耳其、瑞士等。

可現在呢?截至12月28日收盤時,是3559億美元,雖然仍是車企中市值最高的,但「班級前二」的成績差距被拉到了千億級水平。

在其帶動下,馬斯克的身價2022年以來縮水了約1300億美元。儘管跌完後仍是全球第二富,可那畢竟是跌了快一半。

暴跌之下,馬斯克也不淡定了。他祭出了三板斧:

1,大罵美聯儲:美國現在正處於通貨緊縮,你們還加息加個沒完了?

2,安撫股東:在任何情況下,自己都不會在2023年出售特斯拉的股票。

3,承認錯誤:他坦承入主Twitter初期犯了錯誤,稱「多多包涵,今後會少犯」。

特斯拉在過冬,騰訊也在過冬。

2022年以來,兩次「崩盤式殺跌」重創中概股和騰訊們,一次是3月上旬,一次是10月下旬。

10月的那次,騰訊股價一度創下198.6港元的5年低點,這儼然成了「活久見」召喚令。

但騰訊的2022在尾巴上有了明顯的反彈勢頭,截至12月29日收盤時股價爲335.2港元。

冰面裂開,冰還在,所以馬化騰在近期的內部講話中頗爲銳利,說留給某些業務的時間不多了,傳達出更強烈的降本增效之意。

事實上,對於2022年的難,二馬不是沒有預期。

許多人說,馬化騰的預警中有寒意,可馬斯克傳遞寒氣的動作更早也更頻。

今年6月,馬斯克就表示,美國經濟衰退將更加嚴重。12月下旬,馬斯克再度預言,2023年將面臨一場嚴重的經濟衰退,還認爲經濟衰退早就應該到來,此次經濟放緩的規模可能與2009年相似。

而共同的降本增效動作就是減員。馬斯克的「響指」,從特斯拉打到了推特,讓整個硅谷都感受到了權遊裡的那句最經典臺詞。

一山更比一山高,一難更比一難難。同樣是難,馬斯克的體感溫度應該比馬化騰的更低。

騰訊的難,無非是因爲處在爬坡之中:

2021,是疫情反覆、中美博弈和此處省略幾個字的因素;2022,最關鍵的是大陸架衝撞——預摘牌清單的靴子一天不落下來,中概股就一天不好過,騰訊也不例外,兩次大盤大跌也都與此相關。這是外部環境因素。

內部業務因素,則是在「國民總時間」裡的佔比受到衝擊,外加部分業務進入存量發展期。

但接下來的坡攀爬難度在降。因爲有些情況在變:

首先,政策面重構。產業監管政策+疫情防控政策的大調整,都帶來了積極預期。

若要給互聯網監管提煉關鍵詞,那變化顯而易見:2021是「強化反壟斷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2021是爲資本設置「紅綠燈」。

到了2022,則是「支持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支持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支持數字企業國內外上市」「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監管放鬆了戴在互聯網企業頭上的緊箍咒,疫情防控的放開,則給了其更多的喘息空間。

其次,外部形勢緩和。中美審計監管合作,無疑爲中概股與騰訊等卸除了心理包袱。

得益於此,中概股11月份以來的反攻勢頭明顯。

從內部看,「全廠的希望」視頻號崛起、產業互聯網布局帶來的想象空間,也會對衝全球大形勢帶來的增長壓力。

今年三季度,騰訊盈利389億元人民幣,足見其盈利能力之穩,雖說這跟降本增效不無關係,但在未來很長一段事件,互聯網巨頭們大概都不會增肥。

如今,騰訊面臨的坎恐怕跟宏觀的消費等因素緊密相關。

經驗顯示,放開之後,多國的消費回溫趨勢都不是V型反彈,而是平滑曲線,它有個回血的過渡期。

解決辦法,還得是人們調整預期,消費跟着信心一塊修復。

從業務層面看,視頻號的商業化能做到什麼程度,也是騰訊穿越週期的重要依仗。

馬斯克的難,在於不確定性的難以把控。

特斯拉股價爲什麼跌得這麼狠?

原因很多人都總結過了,可以在此梳理下:

1,全球經濟形勢,美聯儲加息等。

馬斯克頻頻跳預言家角色,說2023年全球經濟要大衰退,「任何非剛性需求,特別是昂貴的消費需求,將會降低」。特斯拉作爲全球化程度很高的車企,必然大受影響。這點已體現在了特斯拉的股價當中。

美聯儲加息會讓特斯拉的處境雪上加霜。中國市場促消費的關鍵是「提升收入」,美國市場消費的一大掣肘是加息。加息的直接影響就是人們負債慾望更低了,有點錢就存起來的人多了,借貸買特斯拉的人少了。

2,需求萎縮,股價回調。

特斯拉2021年最重要的是擴產能,因此馬斯克要在上海超級工廠大搞擴產,但到今年下半年,情況變成了「產能過剩」。這構成了特斯拉的基本面。

爲什麼產能過剩?因爲自己的產品條線相對單一,加上跟林志穎車禍等負面輿情事件關聯,也因爲來自中國的友商實在太猛,特斯拉在藍海中積累的優勢在紅海中被加速蠶食。

汽車消費市場的盤子增長放緩,在此背景下,你市場份額越多,意味着我的份額就越少。特斯拉銷量被比亞迪趕超,就是個標誌性節點,意味着特斯拉的FSD自動駕駛選裝包、OTA服務價值變現的規模化路徑會迎來瓶頸。

馬斯克的對策是:一,降價促銷,但目前看,以價換量的效果遜於預期;二,推出更低價的車輛,今年7月,馬斯克就說特斯拉當前的售價有些尷尬,未來希望能推出售價2.5萬美元以下的車型,但該價格區間也是紅海了。

股價回調也是特斯拉股價下跌的重要因由。特斯拉2021年市值翻了好幾倍,在全球車企中跟第二名豐田的差距太大了。但市夢率總有下調的時候。

即便跌成了現在這樣,特斯拉的動態估值仍高達33倍,比蘋果的21倍還高。就算股東再看好,粉絲再怎麼肯爲信仰充值,也得擔心被踩踏的風險。

3,推特的拖累,馬斯克回購的不確定性。

推特跟特斯拉而今已沒法完全切割。沉迷推特的馬斯克,之前就是拆特斯拉的骨頭去熬油供養(收購)推特,如今更是住在推特總部造成了分神。

雖然馬斯克說推特的複雜程度只有特斯拉的10%,且從來沒有缺席過特斯拉的重要會議,可股東10000個不爽。

馬斯克承諾未來18至24個月之內將不會再賣出任何特斯拉股票,可馬斯克在這方面已經跳票過很多次了。

總體而言,這些因素是難關連着難關。

馬斯克可打的牌主要在於幾點:一,實現自動駕駛技術新突破,但在L3+以上闖關,短期內難度不小;二,提升電池自給率,已經在做了;三,推出偏平民化車型,實現俯衝優勢,這點確實有空間。

但巨大的不確定性,依舊在裹着馬斯克和特斯拉。

不難預見,在2023年,過緊日子將是全球科技企業的共同時態。

但同是過冬,掉到平地跟掉入冰窖肯定不一樣,有保暖大衣跟沒禦寒衣物也會有區別。

科技巨頭中誰能更快地脫困,要看外部政策能否遞過棉襖,更要看企業自身的免疫力,用塔勒布的話來說,也就是「反脆弱能力」。

回到二馬話題上,馬斯克跟馬化騰各有各的想法。

他們應該會在某個時刻,想起2年前跟他們同框的另一個「馬」。

所謂「行藏由己」,馬斯克和馬化騰現在都還在「行」,傑克馬卻如他的化名掃地僧那般「藏」——也就是深藏功與名了。

此刻究竟誰該羨慕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