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與這4種人都有高風險! 骶髂關節痛「女比男多1倍」

骶髂關節痛「女比男多1倍」,媽媽與這4種人都有高風險。(圖/示意圖記者姜國輝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一名50多歲的女性罹患坐骨神經痛20多年,先後動過2次腰椎融合手術疼痛不但沒有緩解,還有加重趨勢,連簡單的彎腰都做不到,最後才確診爲骶髂關節問題預計在年底動手術臺灣脊椎微創學會理事長王超然表示,除去外傷因素,懷孕、跌倒、步姿異常、長短腳、脊椎側彎都是高風險羣,40~60的民衆若長期受背痛困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王超然表示,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 SI joint)又名薦髂關節、薦腸關節等,位於骶骨與左右髂骨交界處,左右各一。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羣和脊椎疾病很相似,容易被誤判爲脊椎問題。多數復健科和疼痛科醫生也可能會判定爲梨狀肌症候羣。

▲王超然理事長示範診斷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羣的學理5步驟。(圖/記者嚴雲岑攝)

根據國外大型研究統計,骶髂關節疼痛問題佔下背痛成因比率約15%-30%,臺灣雖無相關統計,但從門診觀察與目前下背痛公共衛生數據推算,盛行率約在10%左右。

王超然提到,骶髂關節疼痛好發於40~60歲的中壯年族羣,女性比男性多1倍,目前他收治病患中,共有6人等待接受微創手術,其中只有1位是男性。而女性盛行率較高的原因,可能與懷孕有關。由於骶髂關節被包在鼓盆腔內,懷孕過程中會變得比較鬆弛,生產後若鬆弛的韌帶沒有緊縮完全,就容易產生下背痛,而疼痛程度通常在50歲左右達到高峰

外力傷害若無妥善治療,也有可能造成日後骶髂關節疼痛。(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除了懷孕外,外力傷害如車禍、跌倒、滑倒傷,以及真正及明顯的長短腳、步姿異常、長時間激烈運動以及脊柱側彎及脊椎融合至骶骨,都有可能造成骶髂關節疼痛。而確切診斷方法主要有拉開、大腿猛推、外展外旋、扭轉與擠壓等5項學理檢查,並透過在開刀房透過X光導引下進行關節內注射麻醉判定。

王超然表示,過去對於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羣的治療方式除了物理治療、口服止痛藥或高頻熱凝療法外,嚴重者還需要動刀進行手術,今年臺灣通過審查,正式引進在歐美已執行8年多的「微創骶髂關節固定手術」,僅需開3公分傷口,就可以解決下背痛問題,惟目前醫材尚未納入健保給付,需要患者自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