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財》小英更軟 兩岸更暖
蔡總統在致詞時表示,兩岸關係的未來動向,取決於雙方能否互釋善意,並且能夠良性互動;同時她表明,無論臺商有意在對岸轉型升級,或前往新南向國家發展,或回臺投資,政府皆願意提供服務;並對花蓮震災的傷亡者及其家屬表達感同身受之意。
比起蔡政府以往高談闊論新南向政策,蔡總統此次顯然更希望吸引臺商回臺投資,改變傳統蔡政府試圖以南向扭轉西進的刻板印象。雖然她刻意點出,大陸的許多臺商正面臨幾十年來最大的挑戰,但也表示,臺商若有意在對岸轉型升級,政府同樣願意提供必要的協助和服務。在M503航路爭議導致臺商回家難的事件後,蔡英文意圖拉攏臺商的心相當明顯。
此次春節致詞中,蔡英文對兩岸關係除強調承諾的善意不變之外,並未再提「絕不屈服壓力」或「力抗中國壓力」之類的說法;也未刻意呼籲臺商配合新南向政策,看來身段已趨柔軟。
之前,從花蓮震災到農曆春節,蔡總統持續對大陸當局及對岸民衆表達善意,儘管尚未能說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文同種、都是中國人」的說法,或是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心靈相契等北京當局的用詞,但相對於執政初期,陸客火燒車事件時的談話顯然較有溫度,似乎有意導正以往不重視「大陸民間社會」觀感的兩岸政策取向。
日前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網也肯定蔡英文提出春節是兩岸節慶,向大陸朋友恭喜新年的說法,不過這樣的表述雖有政治善意,卻尚未達到兩岸關係解凍的臨界點。
因爲只在說法上柔軟,雖可避免刺激大陸民衆的民族主義及民粹主義,但如果未能在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上有進一步的說法,充其量只能換取兩岸短暫緩和的氣氛,無助於兩岸官方關係的恢復。換言之,兩岸當局若無基本政治互信以建立共同政治基礎,仍難以化解政治僵局。
從最近蔡總統多次對大陸民衆喊話的做法,顯示蔡英文已經注意到涉及兩岸政策的標的羣體是兩岸民衆,必須迴歸「兩岸社會本位」的羣衆基礎,寄希望於「兩岸人民」,纔有可能改變她日益低迷的兩岸政策支持度。這是正確的一小步,希望未來她能持續邁開兩岸善意的大步。
(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