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暴跌20%!市值蒸發3100億 美團的泡沫有多大
(原標題:兩天暴跌20%,市值蒸發3100億,美團的泡沫到底有多大?)
近期,科技股大跌,市場開始用懷疑的目光重新審視科技股的估值。
科技股貴嗎?答案是肯定的。
但要放在特定的環境下,它們的估值又是合理的。
輝瑞的疫苗研製成功,讓全球資本市場出現了大狂歡,石油、旅遊、餐飲、航空業這些被疫情重錘的行業,集體喘了一口氣。這是情緒的集體釋放,也可能是短期的一個拐點——科技股的拐點。
這兩天,科技股的利空比較多,一方面是因爲疫苗的超預期,另外一方面是因爲本土科技反壟斷的新規。阿里、京東、美團等科技巨頭的大跌不容忽視,市場則更關心的是這是一個短期行爲還是一個長期的拐點。
要弄清這是一個短期行爲還是一個長期的拐點,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科技股大漲、大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疫情下,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影響,有好有壞。
作爲市場上漲的主力軍,科技股用歷史新高掀起了全球資本市場的狂歡。
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美國和中國有兩家企業都不能被忽視——美團和特斯拉。特斯拉重新定義了全球的電動車行業,在超越豐田的同時,市場就已經用行動證明了它的價值;美團也用互聯網重新定義本地生活,疫情下,它用三百萬騎手重新改變了互聯網行業的規則。
它們到底值不值這個價?這個縈繞在每一個投資者心頭的疑問,對於這兩家企業,很多投資者表示看不懂。看不懂的背後是新的規則,是超高的估值。
一年的時間,特斯拉漲幅超過了十倍,市場用3950億美元、710倍的動態市盈率詮釋了新能源車對出行行業未來的改變。一年的時間,美團漲幅接近五倍,近期它的市值更是超越了宇宙行工行,成爲市場最靚的“仔”。
兩三天的大跌,讓市場的確定又變成了懷疑。
特斯拉的新能源車以及產業鏈已經成爲全球資本共同的認知,資本願意以時間換空間換取萬億的新能源車以及物聯網市場,這是特斯拉的確定性。但對於美團,市場似乎沒有清晰的邏輯,推動它上漲的背後,充滿了各種謎團。
2018年,美團和小米相繼登陸港股市場。相近的市值讓市場時常將這兩家公司放在一塊做比較。不久之後,兩家企業開始一左一右地出現了分歧,一年多的時間裡,美團一路向西,漲出了天際;而小米則一路下跌,跌得讓雷軍甚至懷疑了人生,直到今年5月,小米集團的頹勢纔得到了扭轉。
今年4月,美團發佈了2019年年報,財報顯示美團2019年營收97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9.5%;淨利22.7億元,同比扭虧。
美團的扭虧給市場做多美團足夠的信心,也讓市場選擇性遺忘收購摩拜帶來的虧損,也是從4月開始,美團從100港元左右的股價一騎絕塵,半年的時間美團衝上了338.2港元的歷史高點。
當我們翻閱美團財報時,我們會新發現餐飲外賣業務佔據了美團營收的半壁江山,比例爲55.8%,到店、酒店以及旅遊業務佔比爲22.6%,剩下的新業務及其其他佔比則爲21.6%。
也是從今年開始,美團開啓了“無邊界”作戰。在外賣領域它貼身肉搏老對手餓了麼、出行領域它開始挑戰老朋友滴滴、社區團購領域它開始和拼多多爭奪下沉市場、酒旅它更是要挑戰老“王者”攜程。
大的戰略格局讓市場對王興和美團有了更多的認同,半年時間四倍多的漲幅是資本對於美團的喜愛的最佳證明。
上漲不是一蹴而就,用時間消化空間是市場的常規做法。
兩天的時間,美團從338.2港元跌至271港元,市值蒸發3100億港元,跌幅超過20%。即使這樣,美團的動態市盈率仍然高達416倍。
美團貴嗎?從估值的角度那是相當的貴。但從未來的角度而言,我認爲美團值這個價,互聯網速度一日千里,相信不久的將來,美團會用業績消化估值的泡沫。
屆時,美團將不再會是一家公司,而會是一個生態——無邊界的生態。
史上最慘“雙11”:阿里市值兩日蒸發7691億 京東跌超千億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宏晶 編|深海
今年雙十一,消費者們熬夜"剁手"、血拼購物依然是焦點。但購物之外,圍繞電商巨頭們,還有一些事情在發生。
11月10日,京東和阿里巴巴雙方圍繞"雙十一"商標所有權歸屬問題,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展開爭奪。
此外,在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平臺銷售額紛紛刷新歷史記錄的盛況下,各大巨頭的股價卻連日大跌。網友們調侃,今年雙十一折扣力度最大的是巨頭們的股價,全場八折。在這些知名的中企裡,市值減少排名前十的公司合計蒸發21526億元,而目前貴州茅臺市值21749億元,粗略估算幾乎跌去了整整一個"茅臺"。
市場普遍認爲,互聯網巨頭股價集體暴跌與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相關。
誰的"雙十一"?
公開資料顯示,雙十一購物活動首次出現是在2009年11月11日,當時淘寶網舉辦了一個半價清倉優惠促銷活動,引發網民大量搶購。
剛開始的促銷活動還叫"光棍節",並非今日的"雙11購物節"。由於促銷效果好,2010年阿里巴巴把11月11日的促銷節定名爲"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並在第35類廣告等服務上申請註冊了"雙十一"文字商標,並於2012年12月28日獲准註冊。
之後,京東公司申請註冊了"雙11·11及圖"、"京東雙十一"、" 雙11·11上京東及圖"等五枚商標,經覈准使用在第35類"廣告、計算機網絡上的在線廣告";第38類"電視播放";第41類"教育"等服務上。
2018年11月,京東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撤銷申請,認爲阿里巴巴在2015年11月13日至2018年11月12日三年期間沒有使用"雙十一"商標,該申請被國家知識產權局駁回。
京東公司不服,2019年9月23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起復審。今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複審審查認爲,阿里巴巴對"雙十一"商標在"廣告;爲零售目的在通訊媒體上展示商品;替他人推銷"服務上進行了真實有效的使用,對這部分服務上商標的註冊應維持;但在"商業管理輔助;商業信息"等多項服務上沒有使用,故撤銷其餘部分服務的商標註冊。
阿里巴巴對被撤銷註冊的部分不服,京東對維持註冊的部分不服,分別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了訴訟。
11月10日下午,兩起案件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開庭審理,引發超過1200萬網友在線圍觀。
京東公司認爲,"雙十一"是對每年11月11日購物節的一種習慣性表達,現在不僅是在電商領域,如教育、航空等各行各業在購物節促銷活動中也都有使用,全社會共同參與,其應屬於公共語言的範疇,不應落入私權壟斷的範圍。
在法庭上,京東公司表示,阿里巴巴在舉辦購物節時,多是與其他商標結合使用,如"天貓雙十一"字樣。社會上通用的使用方式,也多是在"雙十一"前添加企業名稱或商標,以區分不同企業的購物促銷活動。其認爲,這種使用的實質,是在使用"天貓"商標而非"雙十一"商標。
京東認爲自己申請的商標與阿里的"雙十一"系列商標並無近似性,不會造成混淆。京東代理律師表示,由於沒有拿到"京東雙十一"等商標,京東廣告中出現"雙十一"、"京東雙十一"字樣,都無法通過審覈,導致京東正常宣傳受到了嚴重影響,這也是京東力爭商標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阿里看來,每年的促銷活動期間,阿里巴巴將"雙十一"商標應用於廣告宣傳、商家促銷、店鋪裝飾等方方面面,使消費者能夠區分服務來源,識別促銷商品。作爲"雙十一"購物節的創始方,阿里巴巴投入了大量宣傳和資金,使促銷活動的影響力逐年增加,消費者也將"阿里巴巴"與"雙十一"聯繫在一起。
且阿里巴巴認爲,兩公司之間存在長期激烈的競爭關係,訴爭系列商標的存在會極大破壞阿里集團"雙十一"品牌通過大量投入獲得的高知名度,造成相關公衆的混淆誤認,並對市場秩序和阿里集團的良好商譽造成嚴重破壞,其主觀上存在明顯"搭便車"的惡意。
法院經審理認爲,該案有兩大爭議焦點,一是"雙十一"商標是否具有顯著性;二是訴爭系列商標與引證商標是否構成近似,是否容易引起消費者混淆。據瞭解,案件當庭未宣判。
互聯網巨頭市值兩日蒸發一個"茅臺"
雖然大家都在吐槽網購促銷的套路和坑,但實際上還是沒人逃過"真香定律"。
天貓方面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日零點30分,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季實時成交額突破3723億元,超過了2019年雙11全天成交額2684億元。
天貓官方預計,今年天貓雙十一吸引超過8億消費者、25萬品牌、500萬商家共同參與,折扣商品達到1600萬款,是去年的1.6倍。
京東商城自10月21日開啓預售,截至10月29日,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高達108%。最新數據顯示,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00:09,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累計下單金額突破2000億元,創造了新紀錄。
然而與購物促銷狂歡相比較,互聯網巨頭股價卻再被潑冷水。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小米等巨頭繼昨天大跌後今天繼續重挫超7%。
其中,阿里巴巴港股在10月27日衝上319港元新高後,現已回落至248.4港元,10日大跌超5%,11日更狠,暴跌近10%,兩天跌去了14%。
京東的股價在11月9日上漲至365.2港元,隨後連續兩日下跌。10月10日跌去8.78%,11日跌去9.20%,兩天合計跌去超17%,現股價300港元。
而美團兩天一共跌去了近20%,小米集團兩日內下跌12%,騰訊兩天也跌去11%。
以市值計算,11月10日至11日,以人民幣計價,港股阿里巴巴市值兩日蒸發7691億元,同期,騰訊控股市值減少5885億,美團市值減少3233億,京東市值減少1657億元。在這些知名的中企裡,市值減少排名前十的公司合計蒸發21526億元,而目前貴州茅臺市值21749億元,粗略估算幾乎跌去了整整一個"茅臺"。
互聯網進入反壟斷時代
市場分析,此次科技股普遍下跌,與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佈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有關。
根據意見,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對消費者進行大數據"殺熟",利用規則、算法、技術、流量分配等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交易等等行爲都可能被認定爲"存在壟斷行爲"。
在該意見徵求稿發佈之前的11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三部門層聯合召開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邀請京東、美團、阿里巴巴、字節跳動、滴滴、快手、拼多多等27家主要互聯網平臺企業代表參會,會議要求互聯網平臺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強化自我約束,共同促進線上經濟健康規範發展。
11月10日,中央網信辦官方公衆號披露了此次會議的詳細內容,會議在肯定線上經濟作用的同時,也明確表示,要正視和解決線上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包括競爭失序、虛假營銷、刷單炒信、擠壓實體、個人信息泄露等。
事實上,互聯網平臺的壟斷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年4月上旬,重慶、廣東在內的餐飲行業協會向美團發難,理由是美團在餐飲業遭遇疫情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依然漲商家的佣金,普遍高於20%。
7月24日,京東在內部下發通知,要求商家停用申通等幾家快遞公司產品,及時切換快遞供應商,如不切換將影響到商家正常發貨。
9月份,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引發大量關注。外賣平臺被認爲通過系統和算法,嚴格量化外賣騎手的"單量"、"超時率"等,引發輿論關注。
有業內人士表示,反壟斷指南意味着互聯網平臺進入反壟斷時代,其意義就在於打斷各個平臺贏家通吃的局面。
意見表示,平臺經濟領域壟斷協議主要是指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爲。協議、決定可以是書面、口頭等形式。
意見第三章裡,明確市場支配地位分析認定依據,對"不公平價格行爲"、"低成本銷售"、"拒絕交易"、"限定交易"、"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以及"差別待遇"等行爲認定進行場景化細化。
反壟斷指南的出現,也影響了投資者的情緒,市場中不少人認爲這代表着強監管的到來。另一方面,隨着輝瑞疫苗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球經濟復甦重燃希望,投資者迅速從高估值科技股中撤離,代表美國科技股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週二收跌1.4%。
反壟斷指南影響到底有多大?摩根大通認爲,短期來看將引起相關股票的下跌,尤其是阿里和美團。
高盛則認爲,反壟斷指南的出臺,將不僅有助於爲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和創新商業模式的出現留下發展空間,也將更好地協調商家、消費者和平臺的利益,同時還將促進長期、可持續的行業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