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環境永續 楊梅老夫妻加入友善耕作行列

楊梅夫妻重視生態保育,去年在兒子的協助下有規模生產高榮生態米」。(黎燕星提供/黃婉婷桃園傳真)

兩老也自搭瓜棚種植藤蔓作物。(黃婉婷攝)

許雲祥說,曬乾研磨後的米糠也能再加工拿去餵魚。(黃婉婷攝)

友善耕作不僅能生產安全農產品,也對環境永續有益,桃園楊梅1對老夫婦種田超過1甲子,自去年開始施行有機工法,使用天然肥料手工除草採類魚菜共生方式耕種生態米與蔬果,並在兒子的協助下自產自銷,不僅能吃得健康,也讓消費者少了食安疑慮。

95歲的許雲祥與87歲的池三妹結縭60餘年,早年靠着務農與從事公務,拉拔5個兒女長大,30年前退休後,轉而專心耕種,靠着從731號埤塘下來的乾淨水源,小規模的種米種菜,供自給自足,去年在兒子池富勇的協助下,有規模地出產生態米,正式開啓友善耕作之門。

許雲祥總共種植7分多地的水稻,每日凌晨4點多,兩老便會起牀穿戴務農裝備,前往農田巡視,利用機器進行插秧、翻土、施肥等工作,並捨棄化肥除草劑,改爲雞屎堆肥與人工除草,順應自然;水稻曬乾、研磨後的米麩地瓜菜葉則丟到池塘內,供魚羣食用

「我們都吃蟲剩下來的啦。」池富勇說,爸媽長年使用生態工法栽種,除使用天然肥料外,養殖吳郭魚草魚的池塘水,也能順流而下灌溉稻米、蔬果,讓作物吸飽養分。由於沒灑農藥,菜葉多少會被蟲子啃咬,也代表着無毒天然的正字標記

爲了推廣自家生態米,池富勇靈機一動,與老同學黎燕星合作,在聆聽臺北赤蛙鳴叫的活動中,送出杯裝生態米,杯套則印有「保育高榮臺北赤蛙」字樣,及「高榮生態米」與夫妻Q版畫像,以在地文創方式行銷兩老的心血,兼顧行銷與生態推廣,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