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給了漢中太多機遇,爲什麼還是帶不動?

作者|饃大師 出品|夾饃星球

半個世紀前,1965年的一天,一列火車從北京出發,經過一天一夜的行駛,來到了陝南漢中一個叫陽平關的小站。

火車停下,車廂裡走出來一位滿頭白髮、戴着眼鏡的老人,一身濃郁的知識分子氣質。他叫周培源,時任北京大學副校長,著名的物理學家。

之後,周校長又轉乘汽車,在秦巴山間裡顛簸了四五個小時,最終來到漢中北部的連城山下,距市區20公里。

這是一個正在施工的工地,要建一所北京大學漢中分校。周培源是負責人,前來督查。

爲什麼北大要來漢中建校?

當時正值“三線建設”,出於備戰需求,北大技術物理系、無線電子學系等涉及核工業的院系,內遷到漢中,便於進山隱藏。

與此同時,中央各部委的建設項目,也在漢中地區轟轟烈烈展開,沉寂了數千年的山溝溝裡,開山放炮聲此起彼伏。

休息的時候,周培源到附近一處叫“石門”的地方參觀,那裡有著名的摩崖石刻,上自漢魏,下至明清,多達100多種,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寶藏之地。

△今漢中石門景地

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匯,也折射出漢中的特質——既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現代工業重地。

多年之後,三線建設的煙火消散,老廠房鏽跡斑斑,公路長滿青草,大山又恢復了沉寂。

包括北大漢中分校在內的諸多項目,有的遷走,有的破產,能延續到今天的並不多。

漢中因劉邦興漢而成名,也是歷朝歷代的軍事重地,但到了今天,比起西安、寶雞、榆林等陝西城市,它的名氣有些弱,很少出現在大衆面前。

歷史曾給了漢中很多機遇,爲什麼一直沒有帶動它呢?

漢中,得名於長江的支流漢水(漢江),意爲“漢水之中”。

《呂氏春秋》記載:“涉漢,樑敗,王及祭公殞於漢中。”是說周昭王伐荊楚,歸途過漢水時,橋樑突然崩塌,落水而亡。

之所以橋塌,因爲攜帶了大量俘獲的青銅器——這是歷史上第一個超載事故。

有個問題是,漢江流經陝西漢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陽等廣闊的地方,爲何偏偏是源頭附近這個地方叫“漢中”?

這就牽扯到古地名遷移的現象。

早期的漢中,其實位於今天陝西安康、湖北西北部區域,是庸國的屬地。庸國曾追隨周武王伐紂,爲西土八國之首,國力強盛,和鄰居楚國是死對頭。

後來,楚國聯合秦國、巴國,消滅了庸國,在此設立漢中郡。那時的漢中,與今天的漢中,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今天的漢中,當時名字叫“南鄭”。

一切還得從歷史上第一個女網紅——褒姒說起。

夏朝時,大禹有個兒子被分封到漢水上游,建立了褒國。後來,周幽王打敗褒國,得到了褒姒,百般寵愛,立爲王后,並製造了“烽火戲諸侯”的典故。

△漢中褒斜道,即南起褒谷口

被廢掉的王后,回孃家哭了一場,其父親大怒,聯合西夷犬戎,打進鎬京,殺掉了幽王。同時被殺的還有周幽王的叔父——鄭國國君鄭桓公。

鄭國國民向南逃難,來到褒國。到了公元前687年,秦國在此設郡縣,便取名“南鄭縣”——意爲“鄭民南奔”。

南鄭是秦國和蜀國反覆爭奪之地,直到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時期,張儀改革後的秦國,實力大增,滅掉了蜀國。

4年之後,秦國又在丹陽之戰中大敗楚國,奪得楚600裡土地。

此時,東邊的漢中和西邊的南鄭終於銜接起來,盡歸秦國,成爲新的“漢中郡”。

所以,那時的漢中郡包括漢江中上游大片區域。

秦國也正是坐擁漢中和關中兩大富饒之地,能提供充沛糧草,最終才滅六國而統一。

△秦漢中郡區域很大

秦末農民起義,劉邦被項羽封爲漢王,都城設在南鄭。

劉邦以漢中爲基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奪得關中,問鼎天下,建立了漢朝。

西漢時,漢中郡的治所設在了西城(即今天的安康),畢竟這裡在中間位置,便於管理。

到了東漢建武6年(公元30年),南鄭發生叛亂,光武帝平亂之後,爲了加強該地統治,又將漢中郡的治所從西城遷到了南鄭。

東漢建安20年(公元215年),丞相曹操打敗割據漢中的張魯,把原來屬於漢中郡的西城等地劃分出去,另設了西城郡。

漢中郡範圍極大縮小,與今天的漢中市區域相近。

由東到西,由大到小,在古地名的歷史遷移中,造就了現在的漢中。

三國時,漢中歸於蜀漢政權,諸葛亮在此屯兵8年,研製“木牛流馬”,謀劃北伐。

同樣從漢中出發,劉邦成功了,諸葛亮失敗了,一個很大原因在於:西漢初年,一場大地震導致西漢水改道,流向了南邊的嘉陵江,漢中去往關中的路斷了。

一個人的成功呀,光靠硬努力不行,還得看時代趨勢。

△諸葛亮逐鹿中原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漢中還曾有過多個名字,比如南北朝叫梁州、唐朝叫興元府等。因爲位置重要,一直是各王朝的名城。

宋朝時,漢中是抗金的前沿陣地,詩人陸游曾在此任職,寫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豪情佳句。

大部分時間,漢中是和四川聯繫在一起,是蜀國(益州)的北部重鎮。元朝時,爲了防範四川地區割據,將漢中劃給了陝西——扼住入川的北大門。

明朝時,嫌興元府不吉利——有復興元朝的意思,又改回漢中府。明朝皇帝喜歡把兒子分封到各地,萬曆皇帝的第五子——瑞王的封地,就在漢中。

明清兩代,曾對漢中府多次整修,那是古漢中最輝煌的一段時間。

但是1863年,太平天國攻佔漢中,一場大戰後,城池被毀,屍橫遍野,古漢中自此衰敗。

△1874年的漢中府,已經破敗

民國建立後,陝南地區又成了一個整體,設漢中道,管轄25個縣(包括漢中和安康),治所設在南鄭縣。

這期間的南鄭縣出了個人物,名叫何挺穎。在他的影響和建議下,秋收起義後的毛澤東,在三灣改編,奠定了後來革命勝利的基礎。

但何挺穎1929年犧牲,年僅24歲,在歷史上很短,所以大部分人不知道。

△今天位於南鄭的何挺穎烈士故居

1949年12月6日,漢中解放,在此設立了南鄭分區。南鄭和安康、商洛、兩鄖(今湖北十堰)四個分區,都歸陝南行署管轄——類似戰國時的漢中郡。

當時,南鄭縣城和郊區升級爲南鄭市,作爲陝南行署的治所。而南鄭縣,則遷移到了城東的鋪鎮,轄周邊的一些集鎮。

但陝南行署存在不久就被撤銷,南鄭分區獨立出來,改名南鄭專區。

1953年,南鄭專區又改爲漢中專區,南鄭市更名爲漢中市。從這時開始,“漢中”兩字才真正成爲現代行政區劃名稱,常稱爲“漢中地區”。

1996年,漢中地區撤銷,正式設地級漢中市。而原來主城區的縣級漢中市,改名爲漢臺區——正是當年劉邦的王府所在地,有一處高臺建築。

△1996年漢中市成立大會

所以,漢臺區就是歷史上的南鄭。而現在的南鄭區(縣),並非古南鄭。

幾千年來,名稱兜兜轉轉,來回變遷,最終還是歸到一個“漢”字——漢水、漢朝、漢人、漢文化的統一。

漢中的位置非常特殊,北邊爲高聳險峻的秦嶺,南邊爲綿延千里的大巴山脈,中間夾一條漢江,形成一塊盆地。

因爲秦嶺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寒流,漢中地區氣候溫和,又有漢水澆灌,適合農作物生長,能產優質的水稻、小麥、油菜等。

這是漢中能成爲歷史名城的原因——適合人類居住。而所謂“天府之國”,也曾指漢中盆地,後來才向南遷移,代指四川盆地。

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了第一代雜家水稻“南優2號”,之後在全國進行推廣試種,漢中就是推廣地之一。袁隆平還曾爲漢中水稻題詞:“漢中優質大米”。

今天,幾乎每座城市都有“漢中麪皮”,就是用米做的,是漢中最有名的特產。

△漢中鄉村風景

同時,因爲有秦嶺天險,漢中在歷史上常被作爲避難之地。每當關中地區發生戰亂,大家就穿越秦嶺,來到漢中。

比如唐德宗興元元年(748年),長安發生叛亂,皇帝避難漢中,住在南鄭。等平亂後,便將此地改爲“興元府”。

這是中國第一個以年號爲名稱的行政區,與當時長安、東都洛陽地位相等。

到了近代,抗日戰爭期間,漢中再次成爲避難之地。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平津地區失陷,國民政府決定把當地的高校內遷。一個目的地是長沙,後來又去了昆明,組成了爲人熟知的“西南聯大”。

另一個目的地是西安,到此的有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等單位。另外還有張學良帶過來的東北大學工學院。

1938年3月,山西臨汾失陷,西安也遭到空襲,幾所大學又翻過秦嶺,來到漢中,組成了“國立西北聯合大學”。

△西北聯大校門

學校分佈在漢中東側的城固縣,比如西北聯大工學院,就選擇城固縣古路壩的一家教堂爲校園。

當時,古路壩與成都華西壩(華西協和大學)、重慶沙坪壩(國立中央大學)並稱“三大壩”。

但這幾個學校有門戶之見,聯合辦學後,主事人尿不到一個壺裡,矛盾重重。西北聯大成立不久,又被拆分,陸續成立了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農學院、國立西北大學等獨立學校。

因歷史延續不長,西北聯大的名氣不像西南聯大那麼顯赫。

1938年,國民政府黃埔軍校第一分校,也從河南洛陽遷到了漢中,設在天台山腳下的石堰寺。張藝謀的叔父就曾在黃埔漢中分校上學,因爲要投奔延安,被人舉報後遭殺害。

1945年,國民政府成立漢中行營,統帥西北抗戰事宜,任命李宗仁爲行營主任。上任途中,李宗仁不小心將裝着委任狀的箱子丟了,後來懸賞1000大洋才找到。

可以說,抗戰時期,漢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文化重鎮。

△蔣介石在漢中,左爲李宗仁

抗戰勝利後,那些來漢中避難的高校,一部分師生回到了平津,大部分遷到關中地區,奠定了現在陝西教育大省的格局——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西北農大的前身,都是西北聯大。

客人們走了後,原來的陝西省立漢中師範學校,搬到了西北聯大的地方辦學,1950年改名爲城固師範學校,爲漢中培養了大批小學教師。

2022年9月,西北大學建校120週年之際,還專門派人到城固師範交流,尋訪國立西北聯大辦學舊址。

△西北聯大舊址

漢中的優勢是天險,劣勢也是天險,大山環繞,交通不便,不利於建設。

民國時期,隴海鐵路的修建,帶動起了關中地區的發展,尤其是寶雞,被稱爲“火車拉來的城市”。

而漢中,直到解放後,國家佈局修建寶成鐵路,才終於見到火車。

1956年,寶成鐵路建成通車,解決了困擾人們數千年的“蜀道難”問題。但寶成線並沒有經過漢中市區,而是在西邊的略陽縣設站,那裡更順路。

△大山中的略陽車站

略陽瞬間成爲漢中地區的交通重鎮。附近的寧強、勉縣、留壩以及甘肅隴南地區的人,要坐火車,都要來略陽。

一個嘉陵江邊的小縣城,由此繁華起來,有“秦嶺小香港”之稱。

相比之下,漢中市區反而冷清很多。漢中人要想坐火車去西安,得先坐汽車到略陽,再繞道寶雞;要麼就得走公路,翻越秦嶺。

一直到1971年,漢中火車站才誕生。這時候,漢中又因爲自己的地理位置迎來了一個機遇——三線建設。

1964年開始,受國際形勢變化影響,中國決定根據戰略需要,將重要工業佈局到四川、貴州、陝西等“三線地區”。

三線建設項目的選址原則是“靠山,分散,隱蔽”,而漢中恰恰符合這個條件。在羅瑞卿主持的《國防工業在二、三線地區新建項目佈局方案的報告》中寫道:

“漢中地處戰略縱深地帶,地形要衝,地理條件優越,山川交錯,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水資源充足,是國家重要國防工業、國防科研,國家高、精、尖重點骨幹企業建設的良好基地。”

要建工廠,首先要“三通一平”(電通、水通、路通,土地平整),漢中由此迎來一個基建高潮。

1969年底,“陽安鐵路”開始修建,西起寶成線上的陽平關車站,中間經漢中市,東至安康,與襄渝鐵路相連,形成東西大通道。

爲搶抓時間,沿途各縣分段劃片包乾,百萬民工齊上陣,人山人海。

1971年10月,陽安鐵路全線通車,結束了漢中城區不通鐵路的歷史。

△三線建設修鐵路

爲解決三線建設用電問題,1967年,水電部在略陽縣籌建“略陽火電廠”。1971年建成2.5萬千瓦機組、1974年建成5萬千瓦機組,改變了漢中電力不足的局面。

不過,當時的工業建設,還沒有環保意識,發電廠排出的灰水流向嘉陵江,造成很大污染。直到1995年,建造了大型康家溝駐灰場,才解決這一問題。

基建推進的同時,中央各部委已紛紛在漢中規劃上馬各類項目。

第三機械工業部(航空工業部)在此建設了“大型運輸機”生產基地(代號012基地)。

所謂“運輸機”,指的是空運兵員、武器裝備、物資的軍用飛機,代表着一個國家的後勤保障實力。

012基地研製的就是今天著名的“運-8”系列。1975年,試飛成功。1980年開始投入批量生產。

△試製中的運輸機

製造一架飛機所需要的科研環節和部件太多,基地又劃分爲20多個分廠和單位,分佈於漢中諸多個縣。

比如1969年,三機部在南鄭縣鋪鎮建設了“國營千山機械廠”(代號3327),研製飛行參數採集記錄系統(俗稱“黑匣子”),是我國唯一的飛機“黑匣子”生產單位。

鋪鎮還有一家中原寶石廠(代號521),主要生產航空寶石軸承和遊絲,產品曾用於“東方紅”一號衛星。

新世紀後,工廠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爲“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漢中市首家也是迄今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

△中航電測股份制改造

除了工廠,還有配套單位。三機部在漢中創建了3201醫院,大大提高了當地的醫療水平。今天的3201是一家三甲綜合醫院,實力在漢中排名前三。

第二機械工業部(核工業)在漢中也建了不少項目。比如位於南鄭縣的向陽機械廠(代號813廠),生產濃縮鈾,工廠周圍布着高壓電網,常年有軍人把守。

2004年,813廠宣佈破產,被81廠收購——陝西八一銅礦。

這是一家有色金屬開採和冶煉單位,2001年改組成爲漢中八一鋅業公司,曾發展到全國前十,是漢中市納稅第一企業。

△老廠房上的標語

第一機械工業部(重工業部)在漢中也建了多個工廠,多分佈在漢中市周圍,比如周寨村的漢江機牀廠、張寨村的漢川機牀廠等。

據說,一機部還曾想將第二汽車製造廠選址在漢中,但因爲建廠要佔據大量農田,當時吃飯爲重,漢中沒有爭取,最後二汽選在了十堰。

這導致漢中失去了一個重大的機會,現在每每談起,漢中人還覺得遺憾。

其實,汽車廠對交通條件要求高,車輛得運出去,顯然十堰的位置更優於漢中。

從1964年到1975年,漢中共建成項目84個,職工總人數25萬人。一時間,全國各地的人才奔赴漢中,那是漢中最熱鬧的一段時間。

雖然這些工程是由國家主導,涉及國防屬性,保密性強,但因爲建設需要材料,也帶動了當地建築隊伍和建材工業的發展。

而醫院、學校紛紛成立,也服務了當地人。

改革開放後,三線建設進入調整期。北京大學漢中分校在1978年撤銷,前後加起來共培養了6屆、1500多名學生。師生中有10名爲兩院院士。

△北大漢中分校

人走了,校園和部分教學設備還在,陝西在此基礎上籌建了陝西工學院(今陝西理工大學前身)。

相比抗戰時期的西北聯大,這一次北大內遷還是給漢中留下了東西。

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發展經濟是各地的主旋律,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告一段落,那些軍工廠也開始生產民用品。

012基地的主體單位爲陝西飛機制造廠(代號182廠),1984年引進了日本鈴木公司汽車生產線,生產“漢江”牌微型汽車。2008年,漢江汽車被陝汽集團收購。

與此同時,一批地方企業也紛紛打造自己的品牌商品,進入了老百姓的生活。

1975年,漢中手錶廠建立,生產當時流行的機械手錶。“漢中”牌和“天鷹”牌手錶,曾是當時的時髦貨。

買一塊戴在手上,瞬間覺得胳膊有勁了。

△漢中牌手錶

隨着時代變化,2001年,漢中手錶廠改制成爲漢中萬目儀電有限責任公司,不再生產手錶,改而生產微型電機減速器、精密量具量儀等儀器設備。

也是1970年代中期,漢中市附近的城固縣、南鄭縣相繼成立了捲菸廠,主要生產雪茄。

有名的是“巴山雪茄”,陳忠實非常喜歡抽,曾爲菸廠題詞:巴山雪茄伴我十年。

1986年,漢中捲菸廠推出了“公主牌”香菸,味道好,設計也精美——煙盒上是一個雍容華貴的侍女像。

△公主牌香菸

“公主”到底指的是哪個公主,沒有明確說法。很大可能是指唐德宗的長女唐安公主,就葬在漢中洋縣,當地有個公主墓。

公主煙面世後,迅速走紅,很多人還記得那句slogan:“華貴天成,真情永恆。”

尤其是白盒公主,最爲暢銷,是漢中的特產。漢中人去外地走親戚,往往會帶上一條當禮物。

1977年,漢中縣啤酒廠創辦,生產12度的漢中牌黃啤。後來還推出了“袞雪”牌啤酒。“袞雪”爲曹操在漢中石門的題詞,也是他留傳於世的唯一字跡。

2000年,漢中啤酒廠被青島啤酒收購,成爲西安“漢斯”啤酒的生產廠家,原有品牌消失。

△漢中啤酒廠酒標

其實,在1980年代,各省市都有有一批品牌崛起,做得好的進入到全國市場。對漢中來說,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是偉志西服。

這完全是由一傢俬營企業做出來的。

1987年,31歲的裁縫向炳偉,看到富起來的老百姓喜歡穿西服,去找他做衣服的人絡繹不絕,決定擴大規模。

他貸款5000元,在漢中建國路上創辦了“漢中市偉志西服廠”。

那個年代,一件西服意味着洋氣、視野、地位,是成功人士的標配。

一件西服能賣到八九十元,而職工工資也才一兩百元每月。

偉志西服推出“三個月內有質量問題,保證退、換、修”的售後服務,這種做法在當時幾乎沒有,迅速打開了市場。

發展到1992年,偉志西服進入省會西安,在繁華的東大街成立分公司。

在那之後,偉志西服採用連鎖加盟的經營模式,迅速佔領國內中西部市場,街上到處是它的專賣店。

△偉志西服專賣店

1994年,偉志西服納稅143萬元,幾乎佔到漢中市8000戶個體私營企業納稅總額的十分之一。

進入新世紀,偉志還進軍房地產行業,逐漸參展成爲集服裝、房地產、藥業多元化發展的大型集團。

現在一名西北中年男人,要是翻開衣櫃,一定能找到一件偉志牌西服。

很大可能是結婚時買的。

儘管有三線建設的扶持和地方企業的發展,漢中受困于山區的地理條件,整體經濟仍欠發達,長期是一個農業城市。

漢中的GDP,長期排在關中四市(西安、咸陽、寶雞、渭南)之後,位居全省第五,只能在陝南幾個兄弟面前驕傲一下。

新世紀後,隨着陝北煤炭崛起,延安和榆林後來居上,強勢插隊,漢中掉到了第七位。

但漢中這些年來,還是有發展的,只不過比不上陝北那些資源大市迅猛罷了。

拿交通來說,2007年,漢中市首條高速公路——西漢高速建成通車,西安至漢中的行車時間由之前的6小時縮短爲3個小時。

這條路修建得非常不容易,要征服秦嶺的險峻高山,沿路坡度大,山洞多,比如“一號秦嶺隧道”長達9公里。

△西漢高速俯瞰

2017年,西成高鐵開通,對漢中交通來說更是里程碑事件。漢中到西安的時間進一步縮短到1小時,也方便了漢中人前往成都吃火鍋,不,談生意。

有三線建設的工業基礎,漢中也着力發展了不少龍頭企業,並構建了多個不同屬性的工業園區,實現產業集羣效應。

2000年,陝西飛機制造公司改制成爲陝西飛機工業集團,隸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以研製生產大中型運輸機爲核心業務。

2022年,陝飛位列《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第372位,是漢中最大的企業。

△陝飛辦公樓

圍繞航空這個優勢產業,漢中在城固機場附近開發建設了航空智慧新城,如今已升級爲“漢中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

而曾是三線建設項目集聚地的南鄭鋪鎮,擴展爲漢中高新技術開發區,諸多企業在此落戶。

比如,由原來漢川機牀廠改組成的漢川機牀集團,曾是中國精密數控機牀的重要生產企業,位列國家機械工業500強。其大型機牀製造基地,就位於高新區。但是2021年,漢川機牀破產倒閉,資產被拍賣。

漢中經濟發展有個限制:它是南水北調、引漢濟渭工程的核心水源區,保護水資源責任重大,很難開發資源型重工業,只能朝綠色和科技方向發展。

再加上省會西安的勢能太強大,其他市不管遠近,資源都容易被吸走。漢中人才也在朝西安走,朝北上廣深流。

要說漢中永不會被磨滅的,還是它的歷史文化和旅遊文化。

漢中旅遊資源豐富,隨口就能“報菜名”:古漢臺、拜將壇、張良廟、張騫墓、武侯祠、青木川……疫情前的2019年,漢中市接待遊客6785.8萬人次,旅遊收入411.8億元。

每年的四五月份,漢中的“油菜花節”,也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

△漢中油菜花

爲此,漢中近年也提出了“旅居在漢中”的發展思路——“秦巴天漢、旅居天堂”。

以漢文化爲底蘊,漢中在火車站對面打造了一個興漢新區,提出了建設“漢人老家”的口號,發展與文旅有關的產業,類似於西安的曲江新區。

不過,新區剛建成,遇上這幾年的疫情,人氣沒有聚集起來,還未開始就有點沒落跡象。

對於未來的漢中來說,一方面要繼續從歷史積澱中發掘文化產業潛力,打造文化名城品牌;一方面要將那些高科技資源轉化爲經濟效益。

漢中是現代的漢中,也是歷史的漢中,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持和傳承好那份屬於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永恆的命題。

【原創文章,禁止抄襲和短視頻搬運剪輯,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