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鋒/別怪老師只重視好學生,因爲那是人性
▲今年英文指考唯一滿分花芸柔,仍是攻佔媒體版面的焦點。(圖/臺北市教育局提供)
文/李柏鋒
有人說,新聞不應該總是報導那些成績很好的學生,因爲他們已經獲得他們想要的,而且只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源挹注在他們身上。相反的,新聞應該要報導那些學業成績落後的學生,讓社會大衆知道這些人需要什麼樣的資源與幫助,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理想。
但是教育從來就不是實踐理想的過程,在學校里老師就是會對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比較關心,而這樣的期望則會讓這些成績好的學生表現得更好,所有修過教育心理學的人都知道「比馬龍效應」。
即使在商業上,所有的機制也都是將資源集中在強者身上,而弱者就只會被淘汰。一堂職場的課程,如果老師要個別輔導,你覺得應該選表現最好的學員、還是表現最差的學員?
選表現最好的學員個別輔導,讓他表現得更好,將來出去有任何成功的好表現,老師也能沾光,對自己的教學聲望纔有幫助。但是如果幫了表現最差的學員,結果仍然是白費力氣,不是自己不會教而是朽木本來就不可雕,最好這個爛學生出去都不要提到是我教的。
但要記得,最美的故事永遠是一個名師、將一個對自己完全絕望的爛學生教到比老師更有成就。
●作者:李柏鋒,知名財經部落客,專欄作家,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