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具權威的時代已經過去」 樑春曉推後喻文化

▲阿里研究學術委員會主席樑春曉今日開講。(圖/記者徐珍翔攝)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前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樑春曉認爲,當下全球正從工業時代邁向資訊時代,因此,每3到5年就會出現重大技術變革,而創新過程中,又以「後喻文化」最重要,直言長者才具有權威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很多年輕人司空見慣事情,都可能讓老年人聽得一驚一乍,「現在的老人可能得反過頭來向年輕人學習」。

樑春曉今(1)日受邀至社會企業共同聚落演講,談到時代變遷,他指出,當下全球正從工業時代邁向資訊時代,在人類史上是相當罕見的時機,「上一次類似狀況發生在哪時候?在200多年前,英國工業革命蒸汽機問世的時候,所以,我們應該慶幸,自己很幸運可以趕上這個時代。」

他直言,歷史上僅10%時間會遇上時代變遷,相較於其餘9成時間「幾代人都不會面臨太大變化」,此時,每3到5年就會出現技術變革,「這意味着,很多我們所熟悉的工業時代產物正在失效。」因此,必須把眼光放遠,「像互聯網,就絕對不只是工具通路,而是一塊新大陸,我們就像當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一般。」

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樑春曉認爲,最重要的關鍵便是接受「後喻文化」來臨,他進一步解釋,過去在農業時代,因爲知識進步速度緩慢,年長者腦袋所裝載的知識相對較多,因此,當時老人最具權威,可以教育年輕人,「這年代,是前喻文化,是老年人教育年輕人的文化。」

不過,人類發展演進至工業時代後,狀況開始有所不同,樑春曉指出,隨着訊息、知識累積速度加快,年輕人所擁有的知識未必低於老年人,此時,年輕人和老人之間必須相互學習,被稱作「並喻時代」。

「現在可能又不同了,大家不妨回家看看小孩對互聯網的熟悉度,很多年輕人司空見慣的事,老年人常常聽得一驚一乍,覺得很不習慣。」樑春曉說,當下社會已開始出現反轉,老年人很可能得和年輕人學習,也就是「後喻文化」時代的來臨。

對此,他以自己爲例,「我家的孩子,隨便拿個東西,不用看說明書可以立刻上手,很多大人研究半天還不知道怎麼辦,他們對數字天生的親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