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腸炎無法根治 盛行率14年增5倍 國衛院發現治療新契機

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研究腸道菌相當多年,發現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新契機。右起爲國衛院院長樑賡義、免疫中心副研究員高承源、博士後研究員張程翔。(國衛院提供)

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飲食習慣西化,臺灣的發炎性腸道疾病病例不斷上升,且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研究腸道菌相當多年,發現特定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能,並篩選出可能可以抵抗腸炎的菌種,可望運用於改善腸漏症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盼能減輕患者生活及醫療財務的長期負擔。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包括潰瘍性腸炎、克隆氏症兩大種類。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高承源指出,發展中國家因爲飲食習慣西化,IBD發生率和盛行率急遽竄升,而已發展國家由於缺乏可根治的藥物,IBD盛行率也居高不下。

在臺灣,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數持續上升。根據統計,潰瘍性腸炎盛行率從2001年的每十萬人口2.1人,到了2015年爲每十萬人口12.8人,14年間增加了5倍之多;而克隆氏症盛行率也從2001年的每十萬人口0.6,增加爲2015年的每十萬人口3.9人。

由於尚無可根治的藥物,目前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只能減輕症狀或控制復發。高承源指出,即便接受手術治療,仍有機會復發,還需要服藥控制,長期對於患者帶來龐大的生活及醫療財政負擔。且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羣、神經與精神性疾病等共病機會較高,可預見將會對健保支出造成衝擊。

近年來大家逐漸瞭解腸道菌叢在人體內扮演重量級的角色,總重量不到0.2公斤,總菌數卻比全身總細胞數還多,默默地影響身體健康與生理平衡。高承源團隊研究腸道菌相多年,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六(dusp6)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能,並篩選出可能可以抵抗腸炎的菌種,可望運用於改善腸漏症以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研究成果已於去年(110)11月發表於《Cell》系列國際知名期刊《Cell Reports》。

研究團隊自2012年起便利用dusp6基因敲除小鼠進行腸道菌相研究,發現缺乏dusp6基因的小鼠大腸上皮細胞上微絨毛生長增加,有較強的大腸上皮緊密連結與屏障完整性,進而對於小鼠結腸炎產生保護作用。運用次世代定序轉錄體學與磷酸化蛋白質體學等多體學技術和細胞分子生物學分析,發現缺乏dusp6基因抑制了腸道上皮細胞的糖酵解路徑,同時提升脂質的利用,造成粒線體耗氧率提高,維持腸道中的極低氧環境,能夠保持絕對厭氧菌的含量,維持了腸道微菌叢的平衡。

針對dusp6基因敲除小鼠具有較能抵抗腸炎的上皮屏障和菌叢,尤其是能夠保留絕對厭氧菌的特點,研究團隊進一步將dusp6基因敲除小鼠的腸道菌叢轉殖到一般小鼠上同樣較能夠抵抗腸炎發生,接着利用微生物體學與培養體學分析方法,在菌叢中篩選出一株Duncaniella屬的全新腸道菌種NHRI-C1-K-H-1-87,並證實這株NHRI-C1-K-H-1-87細菌具有減緩腸炎的作用。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腸漏和腸道微菌叢失衡與相當多的疾病有關。高承源指出,藉由這項新發現,不論是透過腸道微菌叢從基因調控上着手,或是利用單一株細菌作用,都可望爲治療或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帶來新契機,在相關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擁有強大的可塑性與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