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神算 三峽大壩挺過來了

7月19日,三峽大壩泄洪。(新華社

8月20日,消防隊員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的一家酒店救援被困羣衆。(新華社)

8月18日,長江水文上游局寸水文站測量人員在水文測量船上提取洪水樣本。(新華社)

大陸今年進入汛期後,長江流域降雨頻繁,從7月2日至8月17日,5次編號洪水一個多月內進入三峽水庫。洪水間隔短、連續多峰,且伴隨着每秒75000立方公尺的最大洪峰三峽工程面臨建庫以來最大的考驗精準預報科學調度,使得三峽工程猶如橫跨江上的「銅牆鐵壁」,時而敞懷吞納、攔洪削峰,時而開閘排浪、泄洪騰庫,在與洪水的一輪輪博弈中,護衛中下游幹流防洪安全。

歷史級別應對刷新了三峽工程建庫以來的多項紀錄:最大洪峰、最大攔蓄洪量、首次洪水橙色預警。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耿峻說,今年入汛以來,三峽水利樞紐水工建築物及泄洪設施等均處於正常運行狀態,大壩各項運行指標良好。

每秒75000立方公尺洪峰

雨情水情瞬息萬變,長江流域牽涉面廣,面對未知的洪水,泄洪多少、時間多長,如何才能科學調度?三峽集團長江電力梯調中心水文預報主任郭樂指出,一切基於預報。「5號洪水」每秒75000立方公尺的洪峰數值,就是提前48小時預報得出的。

動態防洪,通過科學制定調度方案,讓三峽樞紐「活」起來,三峽大壩是動態防洪,而不是將洪水一直攔在水庫中。一般洪水到來之前,要降低水位,騰出庫容;洪水入庫時,要結合上下游形勢下泄洪水,確保下游控制站水位保持在安全範圍內;洪水通過後,一旦下游防汛形勢好轉,則抓住有利時機,降低水庫水位,騰出庫容應對下一次洪水。

2003年建庫後最大考驗

受8月15至17日連續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涪江等多條支流出現歷史排位性洪峰流量。8月20日8時,自2003年建庫以來的最大洪峰抵達三峽樞紐工程。每秒75000立方公尺!

每秒75000立方公尺是什麼概念?同等流量約3分鐘灌滿一個西湖,約16個小時灌滿一個太湖。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高玉磊表示,如果沒有三峽工程,中下游防洪壓力和緊張局面難以想像

本次洪水過程,也刷新了三峽工程建庫以來的多項紀錄:最大洪峰、最大攔蓄洪量、首次洪水橙色預警。如果沒有以三峽爲中心的上游水庫羣攔洪錯峰荊江分洪區必須啓用,分洪區內60萬人口要轉移,49.3萬畝耕地以及10餘萬畝水產養殖面積將被淹沒。

高玉磊說,今年汛情是三峽工程建庫以來最緊張的,調度困難也大大增加。但通過實施三峽、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等水庫羣聯合調度,有力保障了長江中下游幹流的防洪安全。入汛以來,三峽水庫成功應對12場每秒30000立方公尺以上量級洪水。

精準預報,來自硬核科技支撐。氣象水文預測預報部門,被譽爲防汛工作的「參謀部」、水雨情的「千里眼」,是開展樞紐防汛、電力生產、工程建設等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

遙測站點共1.1萬多個

郭樂說,他們採用的是格點化預報模式,相當於把長江流域分成許多小格子,在空間上越來越小,時間上頻次越來越高,推動雨水情預報不斷精細化

預報員的電腦裡,都會有這樣一個長江流域水雨情資訊系統,上面佈滿星星點點的遙測站。雨量、水位、流量等關鍵資料,每隔10分鐘就能傳入預報系統。類似這樣接入系統的遙測站點共有1.1萬多個,其中屬於三峽集團的自建遙測站642個,相當於一個個獨立的氣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