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發現 秦始皇陵的動物世界

秦始皇陵存在數千種類動物世界,反映秦人用活家禽牲畜陪葬。(圖取自新華網

上焦村馬廄局部場景復原展示。(圖取自三秦網)

古埃及金字塔木乃伊狗、貓和豺等動物陪葬,但要論及動物種類及陪葬方式,可能都不及二千多年前秦始皇陵存在的數千種動物世界,這在中國帝王陵墓也是罕見。

秦人曾用活的家禽、牲畜陪葬。在臨潼召開的秦俑學第八屆學術研討會上,一項對秦始皇陵新的考古新發現:陵墓內發現各類動物數千件,是目前發現動物種類最多的王陵

新華社今天報導,22日舉行的「秦俑學第八屆學術研討會」吸引了來自陜西、廣州北京等地的百餘位專家學者相聚西安臨潼,圍繞秦俑、秦始皇陵等議題展開研討。

秦始皇陵的動物世界反映中國帝王陵墓「事死如事生」觀念。帝王墓中的陪葬的各類動物依然扮演其生前功能任務。有些是食用,有些是娛樂或打仗之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隊長張天柱說,人類馴養的動物豬、羊、馬、雞、狗等構成與人類社會發展史相伴的動物世界。經多年考古發掘研究,初步統計,秦始皇陵出土的各類動物以馬的數量最多,包括兵馬俑一、二、三號坑出土的陶馬、銅車馬坑出土的銅馬以及馬廄坑出土的馬骨大類

其次數量較多的是珍禽異獸及水禽,以及出土後大量尚待鑑定的動物骨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武麗娜發現,經歷年考古發掘與研究,珍禽異獸坑曾出土鹿、麂類食草動物,及一些雜食動物。

水禽坑中共計出土青銅禽46件,其中鶴6件、天鵝20件,其餘爲鴻雁禽類;上焦村秦墓則出土有蚌貝飾件羊骨雞骨陵北部分陪葬墓出土有珍珠陵園外城北側一號大型陪葬坑出土10餘種禽、獸、魚鱉殘骨等。

據研究,秦代對動物的利用至少達到12種。馬是一種戰略資源,因此佔有特別地位;鹿、麂是野生動物,是體現狩獵行爲的產品;魚鱉、雞羊屬於可食用動物;蚌貝等屬於裝飾品;天鵝、鶴等禽類動物較爲罕見,在陵園7號坑展現的是人馴養禽類動物的場景。

武麗娜認爲,秦始皇陵出土種類豐富的動物,其中包括真實動物隨葬和以陶、銅模擬的動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人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經驗,逐漸掌握了各類動物的習性,並學會了馴養與利用。

報導說,在2000年前的秦代,人們馴養動物的種類不但增加很多,而且馴養動物的目的也從獲取肉食資源和祭祀擴展到休閒娛樂的精神領域。當然,一些動物骨骼因殘毀嚴重,出土後沒有鑑定,仍有待進一步保護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