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奇蹟:始皇陵旁車馬俑|訪古

文博時空/文 文博時空 作者 翟德芳 西安之行的最後一天,我們重點參觀了秦始皇陵博物院。借重於老館長吳永琪先生的關照,館裡爲我們配備了一位業務精湛的解說員,在他的陪伴下,我們在秦始皇陵博物院的訪問收穫頗豐。

巡行在兵馬俑坑陳列館、銅車馬陳列館以及始皇陵區,我不禁爲陵區的規模與而今的建設而驚歎。其實早在 30 年前我就參觀過秦兵馬俑博物館,也曾在香港出版過關於秦兵馬俑的圖書,但今天整個秦始皇陵博物院的建設及展陳已是遠勝往昔,這也可使我不必僅着眼於兵馬俑、而可以從整個始皇陵的角度加以介紹。

01

驪山腳下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 259—前 210)的陵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 5 千米處的驪山北麓。其實,秦始皇先祖的陵園是在臨潼西的芷陽一帶,秦始皇卻將陵園選在芷陽以東的驪山之阿。其原因據酈道元解釋,是驪山“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但也有人認爲,秦始皇選址驪山北麓,是其一墓獨尊思想的反映,他自認 “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因而獨立建陵,以顯示其特殊與尊貴。

秦始皇陵遠眺

秦始皇陵的設計者是李斯,負責工程的是少府令章邯。修陵動用人力達 72 萬,最多時接近 80 萬,前後修造了 39 年,秦始皇臨死時尚未竣工,胡亥繼位後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據考古勘探及兵馬俑坑的位置,研究者認爲秦始皇陵的朝向爲坐西向東。同以後的歷代帝王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不同,秦始皇陵坐西向東的格局沿用的是秦人的葬俗,也許還有表現秦國崛起於西陲進而統一中原的戰略目標或曰宏偉功績的成分吧?

秦始皇陵區遺蹟分佈圖

秦始皇陵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區佔地近 8 平方千米,可分爲四個層次,以地宮爲核心,向外依次爲內城、外城和外城以外。陵墓地宮相當於秦始皇生前的“宮城”。地宮之上的封土堆,當初建成時,據記載是“高五十餘丈,週迴五里有餘”,折算約高 115 米、底面積約 25 萬平方米。現爲近似方形覆鬥狀,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高 76 米,東西長 345 米,南北寬 350 米,佔地 120750 平方米。

據考古勘探,地宮位於封土下,深 35 米,東西長 170 米,南北寬 145 米。墓室位於地宮中央,高 15 米,大小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墓室周圍有細夯土築成的宮牆,東西約 168 米,南北 141 米,南牆寬 16 米,北牆寬 22 米。宮牆高度約 30 米,頂面高出秦代地面,向下直至現封土下 33 米,非常壯觀。土牆內側還有石質宮牆。根據探測,墓室內沒有進水,也沒有坍塌。

內城呈矩形,城垣周長 3840 米,北牆有 2 門,東、西、南 3 牆各有 1 門,城門設置高大的門闕,形制爲三出闕。外城呈矩形,周長 6210 米,四角各有門址一處。考古勘測內城的地面與地下設施最多,尤其是北半部較爲密集,北半部的西區是便殿附屬建築區,東區是後宮人員的陪葬墓區;外城西區的地面和地下設施最爲密集,南、北兩區尚未發現遺蹟、遺物,外城西區有葬馬坑、珍禽異獸坑、陶傭坑,實際上象徵京城內的廄苑、囿苑及園寺吏舍,是內城的附屬部分。陵區內外,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還發現有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 600 餘處,範圍廣及 56.25 平方千米。

秦始皇陵內城垣遺存

值得一提的是石甲冑陪葬坑。此坑位於秦始皇陵園東南部內外城之間,平面長方形,主體部分東西長 130 米,南北寬 100 米,連同南北兩側的四條斜坡門道,總面積達 13000 多平方米,是陵園內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的陪葬坑。試掘中出土了大量密集疊壓的、用扁銅絲連綴的石質鎧甲和石胄,以及馬繮索、青銅車馬器、青銅錛、箭頭等文物,其中石質鎧甲約 87 領、石胄約 43 頂,估計坑內埋有上千件石質鎧甲與頭盔。專家認爲這個陪葬坑應屬秦始皇陵的“軍備庫”。庫中的石甲冑設計製作十分精細,石料加工工藝比兵馬俑的泥土燒製工藝要考究得多,顯示當時秦軍有着嚴明的等級劃分。

秦始皇陵出土的石甲冑復原(圖片來自秦始皇陵博物院官網)

將上述的佈局加以復原,則陵區內宏偉壯觀的門闕和寢殿建築羣與 600 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就構成了秦始皇陵的完整形態。這種形態模仿的即是秦都咸陽的宮殿和都城格局。

秦始皇陵曾多次遭到嚴重破壞,史載項羽、東漢赤眉軍、後趙石虎、黃巢,以及民國年間的軍閥都曾破壞和盜掘過始皇陵。但實際上,從位於始皇陵地宮西墓道耳室裡秦始皇陵銅車馬的出土看,如果秦始皇陵屢遭火焚和洗劫,墓道旁的隨葬品應該首先遭到破壞,銅車馬這樣的的重器不可能留存下來。考古鑽探表明,秦始皇陵地宮四周均有宮牆包砌、若干個通往地宮的甬道沒有人爲擾動破壞的跡象,發現的盜洞均未進入秦始皇陵地宮之內。考古工作者通過儀器探測,明確地下確有大量的水銀和金屬存在,更表明地宮未遭到盜掘,因爲地宮一旦被盜,水銀就會順盜洞揮發掉。

02

秦兵馬俑:世界第八奇蹟

被譽爲“世界第八奇蹟”的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外城東側 1500 米處。1974 年因當地農民打井而發現,此後開始了連續近 40 年的發掘,現已發掘的 3 座俑坑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坑內有陶俑、陶馬 8000 多件,還有 4 萬多件青銅兵器。

坑內的陶俑是秦宿衛軍的仿製,近萬個陶俑或執弓、箭、弩,或持戈、矛、戟,或負弩前驅,或御車策馬,分別組成步、弩、車、騎四個兵種。

秦始皇陵 1 號兵馬俑坑

兵馬俑坑是先挖好坑道,然後放入陶俑,之後上搭天棚。坑道中的所有衛士都面向東方。三個陪葬坑中,1974 年發現的 1 號坑東西長 230 米、南北寬 62 米、深 5 米左右,由長廊和 11 條過洞組成,坑中放置與真人馬大小相同、排成方陣的 6000 多個武士俑和拖戰車的陶馬。2 號坑南北寬 84 米、東西長 96 米,表現包括步兵、車兵、騎兵和弩兵的多兵種聯合陣容。3 號坑南北寬 24.5 米、東西長 28.8 米,內有一乘戰車以及 68 個持有武器的衛士俑。

秦始皇陵 3 號坑出土的駕車陶馬與衛士俑

專家推斷,如果將1 號坑稱爲“右軍”、2 號坑稱爲“左軍”,那麼 3 號坑就是統帥左右軍的指揮部。這個軍陣組合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其所展示的無疑是軍事史研究的最重要的、最形象的資料。這些按當時軍陣編組的陶俑、陶馬,爲秦代軍事編制、作戰方式、騎步卒裝備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因此被稱爲“復活的軍團”。

將軍俑

除兵馬俑外,在秦始皇陵區內還出土了文官俑和百戲俑。文官俑坑是 2000 年發現的,位於內城之內、陵墓封土西南角,總面積約 410 平方米,由斜坡門道、前室和後室三部分組成,前室主要埋藏陶俑,後室埋藏馬骨。前室內出土陶俑 12 件,可分爲袖手俑(8 件)和御手俑(4 件)兩類。陶俑與兵馬俑坑出土的武士俑相比顯得文弱,上身穿單層或雙層交領右衽齊膝長襦,腰束革帶,下着長褲,足蹬齊頭方口淺履,頭戴長冠,應擁有一定的爵位。

立射俑

百戲俑坑位於秦始皇帝陵封土東南部、內外城垣之間,總面積約 700 平方米,試掘出土 1 件青銅鼎和 11 件陶俑。這些陶俑上體裸露,下着彩色短裙,與真人一般大小,姿態各異,是秦陵出土陶俑的新類型。根據這些陶俑的姿態,被定名爲“百戲俑”。從出土陶俑的姿態來看,這些陶俑表演的項目有扛鼎、尋橦、旋盤等技藝。

百戲俑中的扛鼎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震撼了世界。這些魁偉英武的大型陶俑排列在一起,氣勢磅礴,體現出秦人駕馭宏大藝術題材、追求整體氣韻和藝術創造的卓越才能。另一方面,這些秦俑千人千面、動作各異,士兵單純、將領沉着、文官瘦弱、百戲活潑,顯示出當時的藝術家在形體把握、神韻處理、色彩運用、細部刻畫等方面都具備了很高的藝術素養和藝術成就。

03

青銅之冠:秦始皇陵銅車馬

1978 年 6 月,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 20 米發掘出土。這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放置在一個木槨內,構件基本齊全。

前面的 1 號車駕四匹銅馬,車輿平面呈橫長方形,前邊兩角呈弧形,輿寬 74 釐米,進深 48.5 釐米。車輢(車箱兩旁人可以倚靠的木板)較低,四面敞露,車輿內豎立銅傘,傘下一立姿御官俑,配有銅弩、銅盾、銅箭鏃等兵器。此車名立車,又名高車。它雖有傘蓋,但四周敞露,又配有兵器,實質上應算兵車。

秦始皇陵銅車馬 1 號車

2 號車爲古代的安車,通長 317 釐米、通高 106 釐米,單轅雙軛四馬。車輿分前後兩室,御官俑頭戴雙卷尾冠、身穿長襦、腰佩短劍跽坐於前室,手中握轡。後室是主輿,寬 78 釐米、進深 88 釐米,四周屏蔽,後邊留門,門上裝有可開閉的門板;前部和左右兩側開窗,前窗裝有能夠向上掀起的菱格形鏤空窗扇,左右窗則以夾心的方式安裝着可推拉的菱格形鏤空窗板。輿室頂部罩橢圓形的穹窿式篷蓋,長 178 釐米、寬 129.5 釐米。輿底鋪繪滿幾何紋的銅板,象徵茵墊。車輿內外遍施精美紋飾,其中輿室內和車蓋以夔龍與鳳鳥紋爲主,輿的周邊及前室的內外則飾以流雲紋、幾何紋等紋飾。在秦代,這種安車又稱轀輬車,秦始皇出巡時乘坐的就是這種車。

秦始皇陵銅車馬 2 號車

這兩套銅車馬結構複雜,細節表現清晰、逼真,冶金鑄造技術高超卓絕。車馬、馭手的製作工藝精湛,造型準確,生動傳神。最重要的是,其駕具、馬飾完整,系駕關係清楚,彩繪與浮雕結合,很好地表現出了馬車不同部位原本的材質、構造和麪貌。車馬使用金銀飾件重量超 14 千克,銅馬穿金戴銀,金銀項圈、金當盧、金銀泡等金銀飾件約佔零件總數的一半,使得整套車馬顯得雍容華貴。

2 號車輿尾門的製造工藝和彩繪圖案

秦銅車馬在鑄造方面,使用了多範合鑄法、紅套鑄法、接鑄、嵌鑄、包鑄等;在連接方面,採用了套接、鉚接、焊接、扣結、子母口對接、合鉸鏈接、鏈環鏈接等;在模擬塑形表現方面,使用了圓雕、浮雕、鏨刻、琢磨、衝鑿,以及塗色、彩繪等手段,其水準不亞於現代的複雜的機械製造工藝。

1 號車馭手的駕車方式與弓弩配置

秦銅車馬是中國考古史上所見的最大的組合型青銅器,對研究中國秦代冶煉與青銅製造技術、車輛結構等具有極重要的價值。它們的出土,不僅可令研究者進一步瞭解秦代鹵簿制度和古代馬車陪葬制度,更可以使人們瞭解古代車制、特別是戰車的系駕方式。筆者自己觀看這兩輛馬車之後,就對其中的武器配置與使用方式、服馬(中間扛起車轅的兩匹馬)的系駕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收穫頗大。

本文完成後,最近又看到新的消息,在秦陵陵園西側又發現 9 座高等級陪葬墓,正在發掘的 1 號墓出土了四輪獨輈車。這種四輪車據分析可能是下葬時運輸棺柩所用的,儘管如此,因爲它是迄今發現的唯一的四輪車出土品,爲我們瞭解秦代的交通工具和戰爭裝備提供了重要線索,可稱彌足珍貴。同這輛車同出的,還有雙轅木車、羊車,以及金銀駝俑、舞袖俑、吹奏俑、百戲俑、玉器、銅器等,可以推測此墓的主人應是很高級的人物。

作者介紹

圖片 | 翟德芳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