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拇趾外翻」不是因爲穿錯鞋!是因爲…

出處:康健雜誌216期作者/宛家禾圖片/陳德信

愈來愈多研究拇趾外翻指向家族遺傳,而且在臺灣,可能每10人就有1人有這種困擾,開刀則是根治的唯一方法。不過,對於無論如何也不想動刀的你,其實還是有跟拇趾外翻和平共存的方法。

媽媽鞋櫃裡一度擺滿心愛尖頭鞋,只是她一雙也穿不下,因爲她的腳部大拇趾關節呈「7」字形彎曲。她一面歸咎自己之前愛穿尖頭高跟鞋,一面又告訴女兒:「你外公的腳也長這樣」。她的狀況是典型的拇趾外翻,也就是腳背第一掌骨與大拇趾之間的關節,呈現外凸彎曲的樣貌,常伴隨其餘腳趾的擠壓變形、足部疼痛

到底是家族遺傳,還是鞋子使然?《日本產經新聞》的健康網站日前解答了這個疑惑。

答案是遺傳。這也推翻了人們長久以來認爲拇趾外翻是鞋子沒穿對的猜想,國內醫師也證實遺傳論的說法。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骨科專任主治醫師吳正淳指出,拇趾外翻是足部骨骼形狀,也就是由腳型所導致的變形,而腳型則遺傳至父母、家族長輩。因此,鞋子只是間接因素,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家族遺傳,足部的骨骼會長成什麼模樣,看看其他家中長輩腳型,就能略知一二。

至於哪些腳型容易導致拇趾外翻?

1.足部拇趾與第二指之間的距離太開

吳正淳解釋,拇趾外翻最重要的原因是足部大拇趾與第二指之間的距離太開,當前兩根腳指指骨分太開,會驅使大拇趾往第二指靠攏,如果再受到不當擠壓,拇趾的關節便會產生變形。

2.拇趾韌帶較鬆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專任主治醫師吳孟晃認爲,大拇趾的韌帶也是原因之一。「有些人的韌帶比較容易拉力不平衡,體質上容易拇趾外翻,通常是家族性的,媽媽有,女兒也就有,」他說。

3.扁平足或高足弓

吳孟晃提到,扁平足的人因爲骨頭構造使然,比較容易因拇趾外翻引起疼痛。行健骨科診所院長朱家宏則指出,旋內(比較扁平)的腳壓力傾向內側比較容易變形或有症狀,但也有許多正常足弓或高足弓患有某種程度的拇趾外翻。

另外,哈佛大學醫學院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罹患關節炎的人也被發現容易產生拇趾關節的變形。

性別發生率上,吳正淳指出,儘管男女都有可能發生拇趾外翻,不過此種情況在女性身上似乎格外容易發生或是產生症狀。

足踝研究期刊(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曾在2010年刊登一篇研究,學者收集了世界各地的英文、俄文西班牙文德文中文的調查加以分析,發現全球拇趾外翻的盛行率在18~65歲之間爲23%,也就是將近每4人就有1人有這種困擾,65歲以上更佔35.7%,即每3人就有1人就有拇趾外翻問題。

在國內,朱家宏從臨牀推估,臺灣可能每10個人就有一個患有中、重度的拇趾外翻,只是人們不見得知道在不影響行走或不感到疼痛的情況下,多數人會選擇忽視。

不少家族遺傳拇趾外翻的人,小時候就有拇趾關節彎曲的現象,如果沒有進行腳趾肌肉的鍛鍊,以後關節彎曲便會加劇,直至中年演變成嚴重的拇趾外翻,「有人甚至連其他腳趾都變得重疊起來,」朱家宏說

他表示,以足部拇趾關節彎曲的角度來說,20度以下算是正常,一般人角度介於10~15度之間。彎曲角度若在20~30度,則有輕度拇趾外翻;30~40度算是中度,如果彎曲角度已超過40度,就算是重度拇趾外翻。由於足部拇趾外翻是骨骼變形所導致,長庚紀念醫院骨科部副教授陳永仁直言,一旦拇趾關節已經嚴重彎曲,除了開刀矯正,別無他法。「拇趾外翻所產生的畸形,使用保守(不開刀)的療法並無法改變形狀,」他說。

如果不想開刀,拇趾外翻可有解?

儘管骨科醫師大都認爲,開刀是根治拇指外翻外形的唯一途徑,但朱家宏強調手術的適應症應考慮到患者的疼痛程度,日常穿鞋習慣和個人美觀觀感,如果不想因爲腳拇趾的緣故走上手術檯,還是有預防惡化、減輕疼痛的方法,讓人們與拇趾外翻和平共存。【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16期】

【延伸閱讀】足底筋膜炎、拇指外翻?用瑜伽保養你的腳!氣墊鞋一定有益健康?8QA幫你釐清下牀一踩地就足跟痛,我得了足底筋膜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